兩國都不想火拚,卻打的比誰都激烈,停戰後,中國成最大受害者

1938年7月,在東北的張鼓峰,日蘇兩軍發生了激烈的戰爭,這是日軍和蘇軍之間第一次正面起衝突。

當時十名蘇軍在張鼓峰附近進行建築,而日本軍官下令攻擊蘇軍。7月30日晚,他們趁著夜色偷偷的渡過圖們江,在防川屯會軍,把那裡的老幼婦孺都趕走了,留下青壯年為他們運送物資。

第二天的晚上,他們又趁著夜色,炮轟張鼓峰,並且在炮彈的掩護下,他們又派出了兩個步兵攻擊蘇軍。因為當時駐紮在那裡的蘇軍兵力不夠,所以在8月1日,凌晨時分日本拿下了張鼓峰和沙草峰,攻下了這兩個地方之後,就下令不準再攻擊,處於保守的狀態。而且為了縮小事態的嚴重性,他們限制了飛機的使用,日本的軍備本來就比蘇聯方面的弱,這樣一來,沒了空中支援的日本,顯得就更加弱勢了。

兩國都不想火拼,卻打的比誰都激烈,停戰後,中國成最大受害者

8月2號,蘇軍轟炸張鼓峰和沙草峰以及別的一些鄰近地區,之前駐紮在這裡的蘇軍只有一個師和一些邊防人員,被日本方面轟炸過後,他們迅速請來了援兵,來支援的有兩個步兵師,和一個機械化旅。

這樣一來蘇軍這邊就有1.5萬人,200多門火炮,200多坦克,還有200多架飛機,而日軍這邊簡直是被碾壓了,他們只有7000人,30多臺火炮和72架飛機。

8月4號,蘇軍從南北兩方面夾擊日軍,但是卻被日本軍隊擊退,隨後的兩天內,雙方僵持不下。雖然,這片區域還被日軍佔領著,好像日軍佔優勢,但實際上,蘇軍火力強猛,已經炸燬了周邊的交通公路,控制了圖們江大橋,完全切斷日軍的補給,所以此時的日軍已經陷入了極大的困境。

兩國都不想火拼,卻打的比誰都激烈,停戰後,中國成最大受害者

於是,日軍當時向大本營報告,希望和蘇聯和談,以贏得緩衝時間,大本營當時也同意了這一點,因為他們認為現在和蘇聯差距過大,作戰也是贏不了對方的,所以也想要軍隊撤回到原地,但是一方面又害怕這個命令會挫敗士氣,所以一時間糾結起來,沒有及時傳遞,讓日本方面遭受了更為嚴重的打擊。

8月6號,蘇聯發起了猛攻,在炮彈和轟炸機的掩護下,又讓坦克掩護步兵發起衝擊,但是當時環境方面,蘇聯不佔優勢,那地方沼澤多,坦克容易被泥潭所困,而日本軍隊火力也比較強,所以當時蘇軍損失有些慘重,但是他們的軍備豐富,有上百架飛機在空中支援,所以張鼓峰最後還是被蘇聯佔領了。

而日本軍隊也不願意放棄,當天晚上又重新奪回了張鼓峰,此後的兩天裡,雙方爆發了多次大戰,終於在8月9號的時候,蘇聯徹底勝利,將日軍驅逐了出去。

兩國都不想火拼,卻打的比誰都激烈,停戰後,中國成最大受害者

在8月10號的晚上,蘇聯和日本兩國在莫斯科簽訂了停戰的協議,雙方約定好從11日開始就停止一切作戰,這次停戰協議能成功簽訂,主要是蘇聯方面本來就沒有強烈的作戰慾望。而日本方面,也因為這個停戰協議可以保留住一絲臉面,所以也就順坡下了。

所以在8月11日的時候,日本大本營下達命令,停止和蘇聯軍隊的戰鬥。日本和蘇聯經過多次協商,最終達成了各自退80米的協定,8月13號,雙方交換了俘虜和屍體,這件事情才算是落下了帷幕。

兩國都不想火拼,卻打的比誰都激烈,停戰後,中國成最大受害者

日本和蘇聯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真正倒黴的是中國,因為當時蘇聯軍隊趁日本方面撤退,迅速佔領了整個張鼓峰以及周邊地區,蘇聯只給中國人留了一條通往防川的狹窄通道。而這條通道,在1957年的時候又被海水沖斷,所以百姓要想出入防川的時候,只能借走蘇聯地區。到了1983年8月的時候,才重新修了一條大堤,而這樣做防川就孤懸在蘇聯境內了,吉林也失去了圖們江入海口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