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渭南」陝西農村報關注渭南市環境保護監測站

8月13日出版的陝西農村報關注在東秦大地鍛造生態環保鐵軍——記全國環保系統先進集體渭南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全文如下

「媒體聚焦渭南」陝西農村報關注渭南市環境保護監測站

2月2日,春節將至。一封喜報,讓折桂全國環保系統先進集體殊榮的渭南環保監測人歡呼雀躍。

從全國環境監測站標準化建設(二級站)達標單位到省級文明單位,從全省環保系統文明單位標兵到全市五星級黨支部……在站榮譽室裡,這些熠熠生輝的金色招牌,記錄著他們的輝煌足跡。

一個承擔全市轄區15條河流46個國控、省控、縣界斷面,325個噪聲監測點位,47個國控重點汙染源的監測及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任務,擁有173項233個參數監測能力的環保哨兵。他們是如何成為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環保鐵軍?

「媒體聚焦渭南」陝西農村報關注渭南市環境保護監測站

選出最合適的人才

在全站,六零後的王宏亮最有說服力。5年前,擔任固體廢物管理中心主任的他被調任渭南市環保監測站站長。他靠的是這樣一份成績單:和同事一起打造3個噪聲自動監測站、4個空氣質量自動站、4個水質自動站,數據傳報連年穩居全省環保前列、目標考評折桂全市環保“四連冠”……。特別是在全國農村環境質量試點監測必測村莊確認名單中,合陽縣和家莊鎮劉彥村入選。

大家佩服王宏亮的是全站倡導的伯樂相馬、賽馬。為了建立“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用人機制,全站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通過運用“三項機制”,最終得出每名監測人的綜合評價及其特長,並錄入全站監測人才數據庫,每位監測人的情況一目瞭然。

“知人善任是前提。該站一班人堅持把百分之八十的精力放在平時的磨礪精兵上。”據介紹,近年來,渭南市環保監測站以“四個更加”為導向,一手抓隊伍建設,一手抓人才培養,環境監測事業發展呈現出可喜的局面。

在全站,6人入選環保部首批國家環境監測“三五”人才庫,在全省環保系統組織的五屆技術大比武中,獲得團體二等獎1次,三等獎3次。同時,將重點工作實績列為重要考核內容,使一大批人才在攻堅克難、急難險重中得到鍛鍊,脫穎而出。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要以“工匠標準”甩開膀子,不以“工匠精神”喊破嗓子。如今,越來越多的渭南環保監測鐵軍,用行動踐行誓言:到一線去,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

今年4月,站上承擔了沋河張家莊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任務。面對時間緊,任務中,技術要求高。站長王宏亮多次協調用地、水電等,施工方採取人員三班倒的方式,歷時51天建設直至竣工的那一刻。

白加二五加黑,苦嗎?有一點。值得嗎?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確保黃河流域渭河沋河張家莊水質自動監測站項目如期竣工,站領導帶頭領辦項目,把骨幹派到項目中,實現了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工作“最高標準、最快速度、最實作風、最佳效果”。

通過全站上下的共同努力,各項工作均走在全省前列。而大批敢抓敢管、遇事不避責的技術員在一線實戰中大放異彩。如今,一大批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耐心專注、專業敬業的監測工匠成為全站的“頂樑柱。”

繼“一線工作法”取得實效後,該站又推出了環境監測工作講評會,至今已堅持了整整3年。“自從有了‘夜考’,每天都在‘趕考’。氣質、水質是否每天在改善?工作是否每天在抓落實?幹了監測這行,就要扛起這份責任。”一名老監測員如是說。

要讓擔當有為者上

捧著“鐵飯碗”就要能幹事,全站36名黨員有了積分,工作沒了水分。今年,該站出臺了黨員積分制分類量化考核新政,黨員每完成一項工作,張貼一個五角星。“有上‘榜’的危機感,幹事才有緊迫感。”說起這個,全站每個黨員深有感觸。

近年來,站黨支部始終以黨管業務為重點,讓擔當有為者有位子,10名優秀的青年技術骨幹被選拔到中層領導崗位上,極大地調動了全體幹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去年7月,總工高寶玲作為站領導班子成員,也是多年的老黨員,在承擔國網土壤採樣工作中,她和年青黨員一起用自身豐富的實戰經驗,圓滿完成了採樣任務。

市直機關工委負責人指導調研黨建工作時說:“這個站的黨建工作不僅做到了常抓,更做到了常抓,在全市環保系統真正起到了標杆引領作用。”

「媒體聚焦渭南」陝西農村報關注渭南市環境保護監測站

作為全市崗位學雷鋒示範點,該站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信仰成為監測人的精神底色。如今,活躍在全市的“甲醛檢測志願服務隊”深受百姓青睞。他們的先進事蹟先後被《中國環境報》、《生態新時代》、《渭南日報》等報紙雜誌競相報道,好評如潮。在連續連年舉辦的環保開放日活動中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廣泛讚譽。

在慶祝建黨97週年的偉大日子裡,一個有著40多年的光榮團隊在改革開放40年來,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乘著新時代的浩蕩東風,加油鼓勁,幹字當頭,讓560萬東秦百姓擁有藍天白雲、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美麗環境,向著全國一流環保監測隊伍的目標奮勇前進。(來源:陝西農村報 記者 吳飛 通訊員 雷軍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