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水平到底是升是降,我們分析了國家統計局7月數據

消費水平到底是升是降,我們分析了國家統計局7月數據

『發自北京』

到底目前居民消費水平是升是降?

在宏觀經濟運行承壓下,這一問題顯得至關重要,畢竟傳統的出口、投資與消費三駕馬車中,出口受到全球貿易大戰一觸即發的影響,前景不明;投資在美元加息資金成本上漲的背下,短期不再輝煌;只有本國消費才是靠得住,拉得動經濟的最基礎動力。

但消費到底給力不給力,還得看看實際數據,這同樣影響著消費金融行業景氣度。

信貸消費增長強勁

消費水平到底是升是降,我們分析了國家統計局7月數據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說,2018年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個百分點。

在政策面的支持下,7月信貸大幅放量至1.45萬億。而且,短期貸款增速較快,短期貸款增加1768億元,同比增長65.1%;中長期貸款增加4576億元,同比增長0.7%。

可以看出,短期的信用借貸增速遠高於按揭類的買房等消費增長,信用卡貸款、消費貸等受青睞。

近期銀行在指導下加強了信貸投放,但整體需求走弱,且表外非標融資也在繼續萎縮,社融增速仍是下行趨勢。

這主要是前期監管效應的延續。消費金融領域在監管加強後,主要受到資本充足率的影響。

在2017年141號文出臺前,消費金融機構通過發行ABS,將信貸資產“出表”,從而不受監管對資本充足率等指標的要求。141號發出後,文中明確規定ABS不得出表,並表後由於槓桿率的限制,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等平臺的整體放貸規模受限。

據融360統計,

2018年消費信貸ABS產品量陡降,截至目前僅發行40支,數量不足去年同期的1/3,主要原因是2017年底網絡小貸ABS融資被納入表內,合併計算槓桿率,嚴格限制了消費金融ABS的擴張。

不過資產質量和公司背景相對較好的阿里系,還是在發行ABS方面較為順利,在40支ABS產品中,螞蟻花唄共發行了21支,規模合計478億元;螞蟻借唄共發行8支,規模合計115億元。二者合計發行數量佔市場總髮行量的72.5%,合計發行規模佔市場總髮行規模的61.57%。

對於持牌機構而言,資金獲取渠道多,且槓桿率更高,股東增加資本金是出路。以馬上消費金融為例,近期完成了新增戰略融資20億元,註冊資本從22.1億元增至40億元,成為內資第一大消費金融公司。

今年上半年,各家公司的運營數據還將持續增長。消金界瞭解到,海爾消費金融2018年上半年營收總額達到5.23億元,較2017年同期增長236%,是2017年全年營收總額的1.32倍;淨利潤為6091.51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38%,為2017年全年淨利潤的1.2倍。

消費結構發生變化

據姜超宏觀債券研究姜超撰文稱,從2018年6月的零售數據來看,一方面汽車銷售增速轉負且創下多年新低,另一方面食品、服裝和日用品消費增速卻回到了近兩年的高位水平。

2018年6月,汽車、家電等耐用消費品稱等可選消費的增速為-0.3%,創下2002年以來的17年新低;食品、服裝、日用品等必需消費增速為11.9%,創下2014年以來的5年新高。

他提到,這屬於“口紅效應”——每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口紅的銷量反而會大幅上升。

消費水平到底是升是降,我們分析了國家統計局7月數據

節省了大額消費,發生“擠出效應”後,消費者加大了對於食品、服裝、日用品這類的消費,這也是短期信貸最主要的消費對象,也是信用卡、花唄等小額消費信貸產品瞄準的消費場景,而且分期消費的意願也得到提升。

或許正因如此,自2017年以來,持牌系消費金融公司迎來了盈利大爆發,整個行業營業收入及淨利潤都實現了大幅度增長。

其中,捷信的營收最高,達132.36億元;中銀的利潤最高,達13.75億元。

消費水平到底是升是降,我們分析了國家統計局7月數據

從遠期看,消費金融增長依然強勁。艾瑞諮詢發佈的《中國移動互聯網消費金融行業研究報告》白皮書中指出,預計到2019年,互聯網消費金融規模或將達到3.3萬億元。

與此同時,隨著消費結構的變化,消費市場正在向服務消費傾斜。

消金界瞭解到,在消費支出裡,近年來服務消費的比重每年約提高1個百分點;目前居民消費中,服務消費的比重約為50%。服務消費的比重能夠持續提高,說明服務消費的增長速度比實物消費增長速度快。

這背後,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在年初的政府報告中指出,要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而且,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剛剛還聯合印發《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信息消費規模達到6萬億元,年均增長11%以上。信息技術在消費領域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拉動相關領域產出達到15萬億元。

所以,在場景開拓中,消費金融公司今後不妨多多挖掘信息消費中的潛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