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營閉幕發言|張可欣:四天三夜,我在管院收穫到的三堂課

夏令营闭幕发言|张可欣:四天三夜,我在管院收获到的三堂课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各位家長們,親愛的學長、學姐,各位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我是夏令營N組的一名成員,來自佛山市第一中學的張可欣。

很榮幸能站在這裡,和在座各位聊一聊在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度過的難忘時光,談一談這四天三夜裡我的心得感悟和心路歷程。

夏令营闭幕发言|张可欣:四天三夜,我在管院收获到的三堂课

認清自我,是我在管院收穫到的第一堂課。收到中大管院夏令營的營員錄取通知書時,我感到十分的激動與自豪。久聞大名的、位居全國前列的管理學院向我發出一份邀請,這是對我十幾年學習生活的一份難得的認可。於是我懷抱著對管院的嚮往與憧憬,帶著激動與驕傲,踏進了這裡。可漸漸的,我那興奮的手舞足蹈的驕傲,夾起了自己的小尾巴,灰溜溜地躲了起來,只因它遇見了更多優秀的人。有談笑風生、張弛有度的教授們,有鎮定自若、把控全局的學長學姐們,有知識淵博、器宇不凡的同伴們,大家都在綻放著自己獨特的耀眼光芒。我的心情就如坐過山車一般,從峰頂墜入了谷底。是秦昕副教授分享的一首《泥土》點醒了我,猶如在車轍裡的魚遇見了浩瀚無邊的汪洋,我被重新注入了無限的動力。正是一無所有,意味著將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與魄力,意味著自己將無所羈絆,只需勇往直前。從零到一,彼得·蒂爾可以,我何嘗不行?

認識商科,是我在管院收穫到的第二堂課。在正式參加夏令營之前,我對商科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基本概念和他人對商科的評價上,猶如管中窺豹,猶如盲人摸象,一直不能得到一個直接真切全面的體驗。這次夏令營向我敞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讓我得以近距離地感受商科獨特的魅力。教授們在講壇上或幽默或認真,或高談闊論或仔細叮嚀,慢慢地在我面前鋪展出一幅關於商科的畫卷,有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的宏偉,有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的從容,有要看銀山拍天浪的豪邁,有心路玲瓏格調高的細緻。我開始漸漸明瞭,為何有如此多的人都在追逐商科的路上馬不停蹄晝夜不息,為何有如此多的人們年復一年為商科獻去十幾年乃至半輩子的光陰。前行路上披荊斬棘砥礪前行的志氣,團隊裡同舟共濟患難與共的情誼,風雲場上指點江山呼風喚雨的豪氣,這些都是商科讓人魂牽夢縈無法脫離的魅力所在。如今的我,其實仍只是個處於商科外的人,但我已從一個旁觀者轉變成為了經歷者,開始逐漸走上擁抱興趣,探索真理,追尋理想的道路。

認知世界,是我在管院收穫到的第三堂課。新經濟時代下充滿了易變性、不確定性、複雜性和模糊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虛擬現實等等新興事物的湧現,構成了這樣一個光怪陸離的時代。而在這樣大時代背景下的我們,好似無法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無法尋到自己的容身之處?實則不然。請允許我舉一個不恰當的比喻,我們現如今所處的時代是一片諱莫如深的黑暗森林,而我們正被各式各樣的新興事物所追趕著。我們不應將目前所遭遇的事物歸罪於大環境下的諸多固有屬性的弊端,而更應該在現有事物的認知基礎上對新興事物進行把握控制以至使自身受益。這不僅需要我們對現處環境有足夠敏銳迅速的認知,更要有對新興事物擁有足夠深入的瞭解與把握。比起站在原地怨天尤人,惶惶不可終日,不如行動起來,及時把握前線信息,主動接觸最新興的事物才能在對戰裡拔得頭籌,獲得主動的地位。想要不被時代浪潮所淹沒,唯有成為寬口徑,厚基礎,擁有全局觀的高端創新型人才,才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站在時代的前列。

如果可以,明年今日,我希望我仍能站在這裡,和各位重逢,以一名中大人的身份,一名管院人的身份。

謝謝大家,感謝中大管院給予的這次機會,感恩激勵我扶持我的老師、師兄師姐們,也也祝願各位營員們都能夠金榜題名,不負韶華。

夏令营闭幕发言|张可欣:四天三夜,我在管院收获到的三堂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