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个阶层孩子10年的人生轨迹:可怕的不是贫困,……

关注回复 “拿礼物”

送你40个游戏教程陪娃玩


这是一部绝大多数国人都看不到的纪录片,但我,仍然忍不住要写它。

2009年,女导演郑琼,把摄像机对准了三个孩子:甘肃山沟沟里的12岁女孩马百娟、复读了三次的咸宁男孩徐佳、还有从央美附中退学的北京姑娘袁晗寒。

他们都正处在自己人生的坎上,三年后、六年后,于是便有了纪录片《出·路》,便有了中国三个阶层孩子的十年人生轨迹。

中国三个阶层孩子10年的人生轨迹:可怕的不是贫困,……

(袁晗寒、徐佳、马百娟)

荐妈对于这样的题材,没有抵抗力。

《新华字典》上,有一个经典的例句: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但在现实是:他们的命运,将天差地别。

这几个孩子,是中国的缩影。观看他们,就是观看中国过去的十年。

影片结束后,我久久无语,他们的人生使我不得不思考:我们的命运,在出生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吗?读书是否还有用?在阶层固化的今天,我们是否还有机会奋力跃迁?

马百娟

中国三个阶层孩子10年的人生轨迹:可怕的不是贫困,……

让我最唏嘘不已、心里隐隐作痛的,是马百娟。

马白娟的家,是真穷。父亲是农民,母亲有智障,一家住窑洞,吃用冷水泡开的硬馍馍,缺水巨旱。08年他们全年的开销不超过50块钱。

用导演郑琼的话来说:那里的人都像蚂蚁一样讨生活。

中国三个阶层孩子10年的人生轨迹:可怕的不是贫困,……

(喂猪、做饭,她要干很多农活)

但我却无比喜欢这个孩子,她就是那么喜欢上学

小学里只有5个学生,2个老师,一块黑板,四面白墙,要啥没啥。但当马百娟读着课本时,她眼里亮亮的,藏不住的笑意。像在教堂唱诗。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走过弯弯曲曲的山路,千山万水地去到十几里外的小卖部,高高兴兴地笑、小心翼翼地数钱——三张皱巴巴的一元纸币,外加两个一毛的硬币,买下了四本作业本。

仅此而已,但在回去的路上,她一路小跳,欢快地挥动着双臂,高兴得像个吃到糖果一样的孩子

中国三个阶层孩子10年的人生轨迹:可怕的不是贫困,……

那时的她勤奋努力,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每天干完农活,在炕头上,读着书里的那些话,眉眼里透出对当下的满足,和对未来的希望。

中国三个阶层孩子10年的人生轨迹:可怕的不是贫困,……

(她在土坡上念着自己的作文,说,“长大后去北京上大学,然后去打工,每个月挣1000块,给家里买面,因为面不够吃,还要挖水窖,因为没水吃。”)

只是3年后,再看见她时,一切都变了。

靠着父亲存下来的低保金和打工的大哥攒的钱,一家人在宁夏中卫买下了一处房子,有电,有水,能吃饱饭。

但马百娟眼里亮晶晶的光却完全消失了,变得木讷麻木。甚至提出了退学。

退学后无所事事,她尝试去找工作,结果别人对她说:“你现在你去洗碗都没人要你,我们这里都是地毯,不需要扫地。前台要会电脑操作。”

没有得到工作的她,坐在村口的桥上,低着头在叹气,在摇头。

中国三个阶层孩子10年的人生轨迹:可怕的不是贫困,……

后来马百娟的父亲拒绝了拍摄,声称要拿两万块钱才给继续拍。

在最后的镜头里,我看到马百娟和几个年龄相仿、但已怀着孕的朋友,站在墙头,互相讨论谁的肚子大,讨论家长里短。

中国三个阶层孩子10年的人生轨迹:可怕的不是贫困,……

很快,这一切果然就轮到她了。2004年,16岁的马百娟嫁给了她的表哥。

我没有办法责备马白娟,在她的世界里,可能这就是她最好的路。

处于一个那样思想落后逼仄的环境里,她只能被安排,被动地接受自己的命运。或许中间,她有过挣扎,有过无数次想去坚持自己的梦想,但最终还是屈服于现实。

辍学、和自己的表哥结婚、怀孕,围绕着她的,就是这一个小小的院子,操持家务,照顾小孩,赡养父母。

只是我心里总是觉得可惜,那个说好要去北京读书的女孩,去哪里了呢?

徐佳

中国三个阶层孩子10年的人生轨迹:可怕的不是贫困,……

与此相对应的,是徐佳,但他从没有想过放弃读书。

第三次复读的他,已经有了恐惧,经常冒冷汗,手发抖,有的时候他甚至没有办法做题目。

中国三个阶层孩子10年的人生轨迹:可怕的不是贫困,……

徐佳的家里也并不富裕,住在城中村低矮、昏暗的平房,全家的开销,就靠母亲一人打工维持。

但考上大学,是逝去的父亲的遗愿。父母都是农民工,没有什么文化的他们在城市里受尽苦楚,他们并不愿意自己的孩子,继续吃没有文凭的亏。

我印象深刻地记得,徐佳母亲对着镜头,破釜沉舟地说:已经这个样子了,就不差那一年了,那就赌一年。

她爬在地上,也要让自己的孩子上大学。

小地方的孩子们,高考可能是唯一一个能够体现公平竞争的方式了。

但命运对徐佳是温柔的,最后,他如愿考上了一家还不错的大学——湖北工业大学。

但三年后毕业找工作,却是无比的艰难。

中国三个阶层孩子10年的人生轨迹:可怕的不是贫困,……

他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找到一份太平洋保险客服的工作,他打的第一通电话,话没有说完,就被对方挂掉。

这份工作徐佳并没有做多久。

几经辗转,徐佳最终把自己“卖给”了中电技术——工作难找,他没有太多选择余地。他心里有点空落落的,“待遇啊发展前景啊都很模糊,一下子把自己卖出去的感觉。”

在影片的最后,徐佳在拍婚纱照,准备与拍拖多年的女友结婚了。

中国三个阶层孩子10年的人生轨迹:可怕的不是贫困,……

未来对与徐佳来讲,还有很多的未知。在遍地大学生、高房价面前,他如何在城市中立根呢?买房、生娃、赡养父母等压力接踵而来,没有任何积蓄的他,很可能只能像陀螺一样麻木地不断旋转。

前路未必好走,但庆幸他手中,已掌握了更多的筹码。

袁晗寒

中国三个阶层孩子10年的人生轨迹:可怕的不是贫困,……

17岁的袁晗寒,跟他俩处在完全不一样的世界跟空间里。

她是北京中产家庭的孩子,从小一路都是最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但学校的考试有几门不及格,妈妈认为女儿天性不适应学校教,便主动为她从央美附中办了退学。

袁晗寒很“丧”。她不是那种壮志满怀的人,好像做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片子里的大部分时间,她都在对付“无聊”这个敌人。“我恐慌的不是没事干,而是会不会一直没事干。”

中国三个阶层孩子10年的人生轨迹:可怕的不是贫困,……

但是,她却永远有路可走。

没多久,她骑着自行车,转悠到南锣鼓巷,一眼看中一间铺面,租金两万。

这个举动一看就不靠谱,但母亲还是义无反顾地支持她。“就当交学费了。”对于父母,爱好大过一切。

没有客人,很快,咖啡馆就倒了。接着,袁晗寒去到德国杜塞尔多夫,继续读艺术。

全世界顶级学者艺术家来这里讲学、开讲座,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资源,袁晗寒并不当一回事。

她带着自己的花兔子在草地上玩耍,和妈妈视频,自制卷烟,与朋友瞎逛瞎聊来消磨时间。

中国三个阶层孩子10年的人生轨迹:可怕的不是贫困,……

2015年,从德国回来,袁晗寒去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实习。公司聚餐的时候,他们讨论哪个vpn更好用。

德国让她感觉像一个发展到头的养老国家。虽然生活总是漫不经心,但她还想回国折腾一下。

同年,她在北京注册了自己的艺术品投资公司。像当初那个酒吧一样,家里人并没有指望她事业成功,她自己喜欢就好。

对袁晗寒来说,开公司,就像当年两万铺租开个店一样,试错成本是很低的。她可以选择学业,选择职业,也可以选择,随时换个目标。

中国三个阶层孩子10年的人生轨迹:可怕的不是贫困,……

三个故事下来,一个个片段在我脑海里翻腾,五味杂成,感慨万千。

读书还能改变命运吗?

读书不一定能改变命运,寒门确实再难出贵子,但对于底层人民来讲,这依然是最有效可达的途径。

马百娟是那么地爱读书啊,她看着书的时候眼里都有光,但没想到,最后她却提出要退学。早早嫁作人妇可能是更优选择,但她的人生也失去了腾挪的空间。

中国三个阶层孩子10年的人生轨迹:可怕的不是贫困,……

与之相对应的许佳,整个人生,都是在成长的。

复读的时候,他躲在一摞摞堆得高高的书背后,表情是麻木的。当时的徐佳,不擅长表达想法和情绪,面对导演郑琼的问题,他说的往往是一些空泛的励志口号。他没有自己。

中国三个阶层孩子10年的人生轨迹:可怕的不是贫困,……

但徐佳上大学后,导演再问他:现在回过头来看,你还觉得考大学是你惟一的出路吗?

徐佳说:不是。这就好像你吃了99个饼,到第100个,你就觉得饱了,但并不是前面99个没用。

他能说出这句话,是因为他跨过了高考的这一坎儿,到了更高一点的地方了。

中国三个阶层孩子10年的人生轨迹:可怕的不是贫困,……

但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读书,是指接受教育、保持学习,不仅仅指学习成绩。学习是终身的事,不仅仅是上补习班。

世界为何如此不公平?

有人出生即在罗马,他根本不用做什么,就已经远远地把你甩在了身后。你穷尽一生努力奋斗,却不过是别人的起点。

对于马百娟、徐佳来说,他们是不是应该怨恨袁晗寒呢?因为她生而拥有了他们所渴望的一切。

不是的。

虽然袁晗寒什么都有,吃穿不缺,她仍然会不快乐,仍然有她需要面对的问题:例如,如何面对无聊?人生有什么意义?自己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些都要靠她自己去寻找。

中国三个阶层孩子10年的人生轨迹:可怕的不是贫困,……

导演郑琼说:“在这个被单一成功学统治的社会里,人人都是受害者。

的确,前面的人更容易拿到奖励,但并不意味着后面的人不能跑。在人生路上,每个人都要完成属于自己的比赛。每个人在自己的跑道里,有自己的步程。

起跑枪声响起的那一刻,不管起跑线在哪里,所有孩子都要鼓足了劲,在拼命向前冲。

父母,影响孩子的一生

这些孩子命运的背后,都有一双无形的手,暗暗影响着一切。

那就是孩子的父母们。

马百娟的命运,父亲早就盖章定论了。

马百娟十二岁才上二年级,因为早些年,父亲不让她读书,“念书没用,你念它干啥,念完考不上还不是回来种田吗?”学校几次上门动员,父亲最后勉强同意时,马百娟已经十岁了。

后来,父亲又说,“女娃娃除了嫁人,再没有别的出路。终归是别人家的人,书少念一点,够用就行了。”

当身处的环境所有人都这么灌输时,你就难以跳出去了。马百娟的人生注定不会有别的出路。

而造成这一局面的,不是贫穷,是思想。

中国三个阶层孩子10年的人生轨迹:可怕的不是贫困,……

而徐佳要感谢母亲多年的坚持,她一直很笃定地坚信读书是一条出路。徐佳能走到今天,离不开母亲。

同样的,袁晗寒也有一位无比包容的母亲。在传统教育中,袁晗寒应该就是一个差学生,但母亲却从不以传统教育的规则来限制她、要求她,反而容许她不断试错。

在这样的家庭中,袁晗寒最有可能活成她自己。

中国三个阶层孩子10年的人生轨迹:可怕的不是贫困,……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混沌理论,影响它的因素如此之多,你永远无法预知结局会是怎样。

但父母的影响,无疑是最持久,最润物细无声的。

看完后这个片子后,我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冲动:我要好好活成我自己。

因为只有我努力做好自己了,孩子才能言传身教,那么即使身处激流,也能保持在幸福的河道中央,稳稳前行。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