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有多厚的臉皮才能夠活在這個世上

得有多厚的臉皮才能夠活在這個世上

王曉真作品

好幾年前,網上就盛行一則新聞,說的是據什麼機構調查國人的最低平均收入每個月是5千元左右.此帖一出,眾人譁然,很多人紛紛感慨說自己的收入太低對不起政府。拖了祖國的後腿了。甚至有一個最能八卦的貨說自己何止是拖了祖國的後腿?簡直是把祖國的褲衩都快給拖掉了。

說這話的時候我還經營一家2百平米的超市。當時由於網絡的衝擊,生意一落千丈,看到那麼多人發牢騷,看來低收入人群很多,咱好歹也是自營,要擱到過去剛剛改革時期,個體戶可是一個相當榮耀的稱謂呢!不過過去的事情就不提了。

一晃這幾年過去了。風浪已過,再也沒有什麼調查平均收入的新聞了。也沒有人再提那個拖了祖國褲衩的往事了。

倒是最近,由於好幾年都沒有心情寫東西了,原因是寫文換不到錢,所以就沒有動力了。那一日,閒來無事。忽發奇想,就去網上搜索看看有沒有什麼可以寫文章換錢的途徑。這一看,不打緊,後悔的我都真想倒回幾年前去:自媒體在兩年前風聲雲起,熱火朝天,而且加入者不需文采,在網上抄襲搬運就能輕鬆月入上萬元。

天呢!這是個什麼事呢?那幾日,我就像是著了魔一樣的,專心的搜索關於網絡自媒體的信息。看得多了,就發現有一個自稱在自媒體大潮中抓住了機會的男孩,眼看大勢已去,如今自媒體已經是走入低谷,他就急流勇退,靠著自己的經驗專門做自媒體培訓,並大肆宣傳說雖然自媒體目前暴利期已過,可是隻要發文勤奮,每個月收入幾千元還是很穩妥的,並且不需要很高的文采。並樹立了很多成功的楷模。

看到這些,我就有些動心,想想以前一毛錢沒有我還經常發文到網上,何況現在有人給你零花錢呢?於是,就抓緊行動,註冊了幾個自媒體,有接近於平民的比如:趣頭條、一點號、企鵝號。還有立刻就能見到收益的,比如《今日頭條》。也有一些大腕兒,一般人夠不到邊兒的,比如:網易號,搜狐號等等。針對的都是些“上層名流”。

終於最後經過一番篩選入駐了能夠接納我的共計八個。其中包括微信公眾號。

得有多厚的臉皮才能夠活在這個世上

王曉真作品

申請通過後抱著激動的心情,所發的文章都是近幾年的精品存貨。滿以為發佈出去會“一石激起千層浪”,可是卻卻大失所望,才知道網絡寫手不靠採取勝,要迎合別人的口味,也就是不能寫你自己想寫的,而要寫別人想看的。這和以前寫文章的初衷大相徑庭。經過一番瞭解這才知道因為網站對你有一個考核期,沒有轉正的賬戶所發的文章網站也不會給你推薦,更別提收益了。更可氣的是百家號和大魚號仗著自己實力強大還張牙舞爪的隨時都想要把你從他們的地盤裡踢將出去。這就是人滿為患的局面呀!哎!真是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呀!

再看看培訓班裡的煽情文章,依然是熱火沖天,說每月就是隨便發發偽原創就能月入上萬。等等......可是我將近發了半個月還是預備隊員!真懷疑他們所說的真實性!

留意了網絡,就會經常地看看這些年輕人發的視頻,真的是很好呀!可是文章卻不是好寫的,視頻要的是電腦相關的專業技術,要的是青年人的敏捷思維。凡是技術類的東西都比較容易上手,可是文章想要寫好卻不是一年之功。

這就是當前一些自媒體文章名字起得相當誘人,可是看是卻索然無味。

再翻開我註冊的自媒體賬號只有今日頭條有零星的收益,其他的還是新手期,看來所有的事情沒有好做的,任憑他們隨意的吹噓吧!

反正不犯法不交稅。也無人監管。文章嗎?心情好了發一篇,不想發就算了吧。只是心裡的遺憾還在。想想如今各個領域創造的神話的真多,可惜我做不到。

還有微信公眾號,當時第一個賬號註冊的是我的名字。因為習慣性再加上對公眾號的無知。第二個名稱我就有了靈感,在網上搜索了半天,試著給自己的公眾號按搜索規律找了一些關鍵詞。然後把這兩個公眾號同時開通。但是隻用第一個發文章,每天一篇。一月後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現了,兩個號碼的用戶量都是5個!

看來名稱確實是運營公眾號的一個成功前提。怪不得之前有聽說一個人的公眾號由於名字好,幾個月後發現再不管不問的情況下居然自動吸粉幾千個!

看來一個公眾號的名字也是決定成敗的關鍵。那開始調整發文目標吧?放棄第一個,專心做第二個。果然,發文沒幾天,這個賬號的用戶就蹭蹭的往上升,這時候,正在我為自己的一點收穫而沾沾自喜的時候,又有一個消息給了我當頭一棒:一個大咖運營公眾號僅僅4個月就吸粉20萬人。

我的天呢!我的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幸福指數又被一個神話擊垮了....慚愧呀!看來想要幸福的心情真的是太考驗強大的內心了.....

得有多厚的臉皮才能夠活在這個世上

王曉真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