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女人意味著什麼

孩子對女人意味著什麼

王曉真作品

王曉真,女,河南洛陽人。善詩文,喜書畫,1991年畢業於河南洛浦美院。2016年畢業於清華美院,主攻動物,花鳥。

作家龍應臺曾說過:其實父母跟食物一樣,都是有“有效期限”的。

在最開始的十年是最關鍵的時刻,孩子對社會的感知,個性的形成和父母的感情培養都是最佳時機。如果錯過了這個黃金期,再彌補就晚了。

可是。很多做父母的由於被生活所迫。或是在外打工,或是長期在外工作,很多做父母的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學會走路,什麼時候發了第一顆牙,什麼時候會寫ABC,什麼時候會數123。這樣的爸爸媽媽在孩子的記憶裡就是電話裡的聲音,過年時送玩具的那個叔叔阿姨,再無其他。

最可悲的事情莫過於做父母的努力工作,想要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卻錯過了陪伴孩子的機會,成了孩子眼中的陌生人。

很無奈的。這是一個壓力重重地社會。我們為了生存。不得不放棄對孩子的陪伴,就像目前很流行的一句話就是:抱上你,我不得不放下工作。拿起工作,我不得不放下你。真的很心酸,很無奈....

想起在20年前,沒有電腦媒體,我還沒有看過這些言論,而且在兒子小的時候,為了不至於餓死或者想要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我就把無人照顧的孩子的送給別人家寄養,自己去附近的縣城擺攤掙錢,好在雖然奔波。孩子終究沒有離開過我的視線。雖然受盡了苦難,但是當時的收入還是很可觀的。

因為,那時候,我對婚姻沒有安全感,對那個男人絕望了。我怕以後我的孩子也會有個不健全的家,那個時候雖然辛苦,但是能掙錢,最起碼能夠保障我們的無憂生活。

果然,沒過幾年,我的婚姻就亮起來了紅燈,並且離婚的時候,還沒有等我考慮是要還是不要孩子,那個男人就率先提出了房子歸他,孩子歸我的離婚方案。那時,我想起了孩子對我的依戀,就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孩子對女人意味著什麼

王曉真作品

那時候,我看到了很多影視劇裡的離異家庭,孩子像個皮球似的被踢來踢去,就感到深深地恐懼。而且我也認定孩子是我·最值得付出的人,所以。儘管遭到了很多人不知內情的人們恥笑:認為我帶著孩子是傻,但是從來沒有後悔過和孩子在一起生活。

後來,生活中還看到了很多離婚的男女為了孩子爭來爭去,甚至還挾持自己的孩子不讓另外一方來看的等等種種事件,我都覺得好笑,孩子本來就是兩個人的,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這樣控制孩子不知道孩子心裡的感受怎麼樣?

很早就聽有個朋友說,她小時候是跟著奶奶長大的,到了上學的年齡,就被放到姑姑家上學。她說小時候的回憶是一生的痛,一想起來就要哭。姑姑那時候脾氣不太好,又喜歡打牌。有次,班裡有同學欺負她,她去跟姑姑講,姑姑正好打牌輸了,狠狠打了她我一個耳光說:“不要煩我,你這個倒黴精!”

離婚時,孩子已經十歲了,已經到了記事的年齡。為了照顧他方便,我就選擇了開店經營。這樣可以天天的陪在他身邊。並且,一干就是十年,直到他高中畢業後。生意也沒法做了。正好孩子也長成了大小夥子。

至於個人問題,期間也有過很優秀的男人,但是為了孩子,我不敢接受,也不敢面對將來的生活,不敢想,最怕的是孩子受委屈,現在想想,也沒有後悔,這個世界上還有比孩子更重要的人嗎?好像沒有。

看到很多單親的孩子過著悽慘的生活,我只有驕傲的說,我的孩子沒有經受過那樣的被遺棄。雖然帶孩子的生活很艱難。可是我也早就習慣了。

最讓我欣慰的是:孩子很懂事兒,也許是艱辛的生活讓他過早的成熟,也許是他本來就是個好孩子,總之,離婚並沒有給他帶來心理上的陰影。這是我最慶幸的。

而且 孩子現在早已經獨立,還是一個很優秀的音樂人,他也知道是我一手把他帶大的。有時候我就想,如果當初我也不要他,那麼現在孩子的成大將會有著一層磨滅不掉的陰影,那是任何的事後彌補都無法找回的。

幸虧這種種離奇的悲慘故事都離我們很遠很遠,這也許都得益於當初我沒有拋棄孩子,而是堅持一直陪著孩子成長的原因吧?

孩子對女人意味著什麼

王曉真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