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過去了,你爲什麼還記得那年的作文題

高考首日,和往年一樣,語文作文題成為網絡熱議話題。

“2035年的時光瓶”“倖存者偏差”“被需要”“浙江精神”……今年各套高考作文題,有的體現思辨色彩,有的反映地域特徵,有的富有時代性。總而言之,讓考生“有話可說”,是高考作文一以貫之的命題指向。

在應屆考生群體之外,高考作文成為“熱搜話題”,還要拜廣大經歷過高考的成年人所賜。不誇張地說,學校裡有一個考場,網上也有一個考場。打聽今年的作文題是什麼,大概是守候在考場外面記者的頭等大事。作文題被媒體第一時間發佈到網上以後,不少“吃瓜群眾”躍躍欲試,紛紛設想自己就是坐在考場裡的考生。

社會關注高考作文,也許是出於對青春的懷念。與全民熱議高考作文相伴的,是“如果高考可以重來”的討論。對多數人來說,高考不會重來了,“如果”的潛臺詞大概是“永遠不會”。大家討論高考的遺憾,而把情感寄託於現下的高考題上。

有人說,大家討論高考作文,因為這是離開校園的人們唯一還有能力答題的部分了,其實這恰恰說明了作文之於人生的深切意義。

社會關注高考作文,還表達了對教育的重視。高考依然是國民教育最主要的“指揮棒”,而在試題中最能體現思想的部分,莫過於語文作文題。從高考作文題的命題思路中,人們能體會到最新的教育觀念。公眾也會對高考作文發表感受和評價,由此,教育與社會發生了必不可少的互動。

高考作文是極其富有時代性的,關注高考作文,就是在感知時代變遷的脈搏。從1977年“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到2018年“新時代新青年一一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北京卷),鮮明的時代特徵,賦予高考作文豐富的社會底蘊。

高考作文具有時代風向標的特徵——人們關心高考考了什麼,就是在關心這個時代發生了什麼。高考作文是考察考生寫作能力的試題,不過,人們對寫作能力的期待,不止於文章的謀篇佈局、段落語言的組織和標點符號的使用。不管是從傳統文化追溯,還是考慮到現實社會的需求,寫作都堪稱是公民社會生活中最重要能力之一。

前不久,清華大學宣佈面向本科生開設“寫作與溝通”必修課,強化對學生的寫作訓練,獲得一片點贊。可以預見,寫作教育在未來會被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社會對高考作文有極高的關注,高考作文也不斷對公眾期許作出反饋。恢復高考40多年來,高考作文的形式和內容在作調整,從中反映的是逐漸成熟的社會心態。大家都記得,在高考前的中學時代,一次次的月考、期中期末考、模擬考,讓中學生反覆強化符合高考要求的寫作訓練。然而,高考結束以後,很多人再也沒有如此印象深刻的寫作體驗了。這並不是說上大學、進入社會以後不需要寫作,而是寫作出現了不同的形態。

高考作文跟此後的各種公民寫作不是割裂的,它理應是檢驗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環節,而不是某種“應試文體”的終點。高考作文可以成為社會文化的載體。一份網絡流傳的法國高考作文題庫受到部分網友追捧:“就盧梭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的一段選寫一篇論文”“就法國哲學家米歇爾·福柯《言論及寫作集》中節選寫一篇論文”。

在人們為法國高考作文的哲理性與思辨性稱讚時,要看到命題思路體現的社會文化,以及這種社會文化所表達的民族價值觀。而對於中國考生來說,“文以載道”是紮根於民族文化的寫作傳統,當然要在高考作文中體現。

圍繞高考作文的討論還會持續下去,討論不必限於“如果我來考能得多少分”“當年我考試留下了什麼遺憾”,也不妨通過這些討論,探尋用怎樣的命題,才能引導考生形成有效率、有思想的思維方式,才能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寫作能力。

多少年過去了,很多人忘掉了所有的高考題,卻依然記得那年的作文題。這就是人們對高考作文之價值的最直觀表達,高考作文不應辜負這份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