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小空間,毀掉你人生的大格局

別讓小空間,毀掉你人生的大格局

生活中,狹小的空間總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的個性——

擁擠的房間、嘈雜的街道,甚至人群聚集的辦公室,都會讓我們透不過氣。

有時候加班,不是因為白天沒有努力工作,只是因為旁邊各種溝通和需求,頻繁打斷我們的思路:

“小王,幫我拿一下快遞。”

“小王,幫我貼一下報銷。”

“小王,這個打印機怎麼用啊?教我用一下唄。”

你也嘗試過拒絕,但也經常推脫不了。等周圍的人好不容易消停下來,公司裡的哥們老張,又來約你抽菸了。

在狹窄的空間裡,你註定是被打擾和低效的。

回憶集體宿舍、合租的生活,相信你也多次意識到空間距離的重要。晨練的室友刷牙的聲音,會讓被窩裡的你感到異常的刺耳。室友夜裡打開的泡麵,更讓在減肥期間的你無可奈何。但就生活習慣而言,其實沒有所謂的對和錯。問題的根源,都出現在空間太狹窄上。

因為空間的狹窄,你總免不了和舍友產生摩擦,就像在擁擠的地鐵裡總是免不了爭吵那樣,它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現象。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在婚後,發現原本紳士體貼的男朋友,好像變了一個人。

其實,他還是他,只是你沒有留一個和他相處的空間,讓彼此的缺點都暴露無遺。

這也就是,為什麼多年不見的老友,你總是心心念念他們的好,而坐在鄰桌的同事,你卻嫌棄他打電話聲音太吵。

空間,是人際交往中不變的保鮮秘訣。

而高效的人,都懂得和人群保持距離的重要性。他們往往能和人建立緊密聯繫,但卻又不任意侵佔對方私人空間。他們會在和人聊天的時候,保持禮貌的距離,不至於讓人感受到威脅。

同時,他們對自己的空間也呵護備至。我以前遇到的一位領導,跟著他一起創業時,他的辦公室擺設很少,十分寬敞。每次去彙報工作,我都有充分的距離去施展。而他本身是一個氣場強大的人,但是在寬敞的辦公室裡,這種氣場也被削弱到一個合適的強度,讓我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彙報工作的時候也很流暢。

保持距離,有時候會將溝通雙方的狀態達到最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