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談《帝國時代2》《文明4》的國家特色兵對比與歷史寫照(中)

帝國時代系列和文明系列,都有深刻的歷史文化氣息融入,是超越遊戲的存在。帝國時代具有廣泛浪漫氣質,包括一些歷史戰役、英雄主義的渲染,基於《全球通史》的文明更加寫實與唯物客觀,也有意無意傳達著部分美國人的價值觀。這兩個系列都是筆者的摯愛,即使現在,每當聽到帝國的開場音樂,還會有一陣頭皮發麻的感覺。

閒談《帝國時代2》《文明4》的國家特色兵對比與歷史寫照(中)

兩個系列都是以國家或者民族為單位,其中的特色兵種比較有趣,是筆者一直關注的方面。下面,就簡要進行一下兩者兵種的對比,包括它們在歷史上的真實寫照。參考遊戲僅限《帝國時代2》原版非資料片(包括13個文明)和《文明4》,因為玩得最多。(以下簡稱帝國2、文明4)

閒談《帝國時代2》《文明4》的國家特色兵對比與歷史寫照(中)

我們緊接上篇討論:

5.帝國2:中國-諸葛弩兵 文明4:中華文明-諸葛弩

西方遊戲常都有諸葛弩的出現,甚至作為中國的標配,一直很奇怪,這個在國外名聲響亮的武器為何在國內不怎麼閃光,在《三國志》只有很少的記載,在很多評書、演義、武俠小說裡都沒有他的身影,國內玩家對它瞭解還是因為《三國殺》。實際上諸葛弩的發明只算差強人意,在三國演義裡只有出場一兩回,其射速快但是命中差還不如一般的弓弩,一般還要配合塗毒使用。

閒談《帝國時代2》《文明4》的國家特色兵對比與歷史寫照(中)

諸葛弩

諸葛弩相傳為三國丞相諸葛亮所發明,箭矢用鐵製造,矢長八寸,謂之元戎,可以同時發射出十支弓箭,比普通弓箭部隊的火力要強大數倍,適用於瓦解敵軍的陣形,多箭齊發適用命中率的提高,對操作者也沒有過高的要求。

閒談《帝國時代2》《文明4》的國家特色兵對比與歷史寫照(中)

諸葛弩

再談遊戲,帝國2裡中國的孱弱,諸葛弩是要背鍋的。雖然遠程還行,但是近身簡直不堪一擊,經常被砍瓜切菜。它遠程被長弓兵完克,近戰如果沒有己方騎兵作為護盾的保護,會被所有騎兵類和步兵類剋制。連射看起來不錯,但是敵人從中第5根箭開始只傷害1格血,簡直就是撓癢癢。

閒談《帝國時代2》《文明4》的國家特色兵對比與歷史寫照(中)

諸葛弩

文明4的諸葛弩就很牛X了,兩個領袖秦始皇和老毛都自帶雞肋的保國,配合遠程的諸葛弩還不錯。諸葛弩將弩兵這個雞肋兵種發揚光大,是遊戲裡除了壓制單位唯一帶有濺射的。它自身實力強,打輔助補刀帶群傷,也可以打主力,有人專門研究出純諸葛弩組成的特別戰術,輪番轟炸,可稱霸古典戰爭時代。另外,玩這個兵種還有個終極夢想,就是升級點出丘陵3,就是50%撤退那個,取代攻城武器首發打濺射,保證極高的生還率。

閒談《帝國時代2》《文明4》的國家特色兵對比與歷史寫照(中)

文明4裡的諸葛弩

6. 帝國2:日本-日本武士/侍 文明4:日本文明-日本武士

武士和忍者一起,憑藉日本電子遊戲的廣泛傳播,成為其國家重要文化象徵,自然列為特色。日本武士是最接近西方古典騎士的作戰單位,畢竟同出封建,除了馬沒有那麼多。不過,歷史的武士比較苦逼,素食主義的他們飲食都很清淡,普遍營養不良,身材矮小的倭人形象不是開玩笑的(戰國時代的那些著名武將,身高簡直不忍直視),完全沒有遊戲裡身穿盔甲的高大威猛。而且他們強調的是絕對的忠君,武士道的教條主義十足,又沒有西方騎士的浪漫情懷,女士青睞什麼的,稍微犯個錯就要切腹。

閒談《帝國時代2》《文明4》的國家特色兵對比與歷史寫照(中)

日本武士

閒談《帝國時代2》《文明4》的國家特色兵對比與歷史寫照(中)

這身材嘖嘖

不過日本刀的品質,武士們的武功修為還是值得肯定的,包括抗倭名將戚繼光也曾經對倭寇中混編的日本浪人以很高的評價,是相當難纏的對手,正規的武士只會更加出眾。

閒談《帝國時代2》《文明4》的國家特色兵對比與歷史寫照(中)

日本太刀

帝國2的日本武士,實力一般,依然會被騎射放風箏,沒有條頓的重甲和減傷要差一點,不過價格便宜。武士對抗城堡的特種兵最強,但實用性比不上劍勇,對抗弓箭比不上哥特近衛,抗步兵比不上美洲虎,對抗騎兵不上長戟,只能說各有所長把……。

閒談《帝國時代2》《文明4》的國家特色兵對比與歷史寫照(中)

日本武士上了《榮耀戰魂》封面

文明4的日本武士就比較變態了,比普通的釘錘多2次先發打擊(相當於攻擊+20%),自帶操練1級,再加上首領德川家康的戰鬥一級,堪比進階的羅馬城管,是火器之前最強冷兵器主力。還有,他們動作炫酷,跳劈的樣子著實嚇人,攻城也是不虛,是中世紀唯一能和守城長弓單挑的近戰。

閒談《帝國時代2》《文明4》的國家特色兵對比與歷史寫照(中)

文明4裡的日本武士

7. 帝國2:蒙古-蒙古騎射手 文明4:蒙古文明-蒙古騎射手

蒙古鐵騎果然威名遠揚,沒有傳統軍事思想的束縛的他們,幫助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們建立了宏偉的蒙古帝國。

閒談《帝國時代2》《文明4》的國家特色兵對比與歷史寫照(中)

蒙古騎兵

雖然蒙古人的戰鬥方式異常殘暴,屠城更是家常便飯,但是精銳的蒙古騎射手並不是憑藉人海戰術,一般比敵方人數要少的多。他們組織嚴密,訓練有素而且軍紀極其嚴格。標準蒙古野戰部隊包括3個騎兵縱隊,每個縱隊有10000騎兵,每個騎兵縱隊包括10個騎兵連,每連100人,每個騎兵連包括10個班,每班10人。全員騎馬戰鬥,一旦馬匹垮掉,士兵將在其他騎兵部隊的掩護下在馬後射箭。另外蒙古騎兵的機動性也是舉世無雙,每天能推進80公里,矮小的蒙古馬耐受力極強,包括各種嚴寒的極端氣候,還是天然的補給。

閒談《帝國時代2》《文明4》的國家特色兵對比與歷史寫照(中)

蒙古騎兵

帝國2遊戲的蒙騎是非常恐怖的兵種,也是各種變態打法的常客。低級蒙騎比普通騎射多了10點血,精銳蒙騎多加1攻,而且打長槍兵和攻城武器雙克,攻擊速度比普通騎射提升20%。幾乎沒有弱點的他們甚至能夠對抗矛兵隊伍,唯一弱勢就是生產速度太慢,即使他們很難死掉。

閒談《帝國時代2》《文明4》的國家特色兵對比與歷史寫照(中)

蒙古騎兵

文明4蒙騎也是變態的存在,配合蒙古的氈帳,遠古時代出來就有7點經驗,好在兩個領袖都沒有魅力屬性,不然就無敵了。他們擁有額外一次先發打擊,而且無視地形移動,是最好的閃擊武器,再加上騎兵本身的高撤退,讓戰損減到最小,前期很容易就能積攢一隊蒙騎大軍。面對弓手,他們是碾壓級的存在,高移動的攻城略地跟玩似的,唯一問題是蒙古的種田屬性不足,前期的經濟不夠支持他們打下的地盤。

閒談《帝國時代2》《文明4》的國家特色兵對比與歷史寫照(中)

文明4的蒙古騎兵

文明4有玩家研究出最高難度極大圖的變態純蒙騎打法,就是從頭到尾只發蒙騎不其他,純攻城征服路線,不種田不發展科技,資金全部用於戰鬥維護。後期的電腦都啟蒙時代了自己還在古典時代,蒙騎和後期的長槍、火槍對抗還能不落下風太多,最終完成了野蠻人的統一。

8. 帝國2:波斯-戰象 文明4:波斯文明-波斯長生軍

歷史上,戰象作為軍事單位的首次著名亮相是波斯帝國與亞歷山大大帝的高加米拉會戰。後來名將漢尼拔翻越阿爾卑斯山,戰象也作為大殺器震懾著羅馬軍團。不過相比馬匹,戰象雖然戰力驚人,但也存在幾個明顯的弱點。1是容受驚嚇,體格龐大的他們其實比較膽小,有形容是“戰象對最小的豬的尖叫都會感到恐懼”,對火光更是天然的沒有抵抗力,很容易當逃兵。2是紀律性差,訓練有素的戰馬可以執行各種指令,大象無組織無紀律較難操縱,而且他們會只聽操象者一個人的,這個人從它幼年就開始訓練,全是棍棒教育,不是打就是餓,一旦操象者被攻擊死亡,座下的大象就廢了,發起瘋來敵我不分,教訓隊友比敵人更給力。3是週期長,訓練十幾年都是少的,能夠上戰場的成型緩慢。而且它們吃的多拉的多,比正常的人力軍隊可是貴多了。

閒談《帝國時代2》《文明4》的國家特色兵對比與歷史寫照(中)

象兵

帝國2的戰象是比較雞肋的,血薄且貴,速度又慢,還沒有加成,是弓騎兵的活靶子,除非特別的憋大象戰術,一般也沒人出。戰象到了文明4,變成了高棉文明的特色兵種,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戰車單位——波斯長生軍。

閒談《帝國時代2》《文明4》的國家特色兵對比與歷史寫照(中)

波斯長生軍,在文明4裡和印加棒子一樣,是最適合快攻的兵種。波斯也是筆者最愛用的一個族,領袖居魯士霸權配魅力的屬性很適合打仗,有馬的波斯就是變態。波斯長生軍4點血量,100%對抗弓手,面對前期守城的3血弓手,除去城防、地形,也是佔上風的,用它可以速推搶地盤。

閒談《帝國時代2》《文明4》的國家特色兵對比與歷史寫照(中)

文明4裡的長生軍

歷史上的長生軍,也叫“不死軍”,而且是作為入侵的反派出現,《斯巴達三百勇士》裡面波斯的蒙面黑衣大隊就是他們。長生軍是5,6世紀波斯帝國強大的重步兵兵種,他們一般裝備弓箭和矛兩項武器,戰鬥方式是前面肉盾頂後面弓箭射,主要充當波斯王的禁衛軍團。他們是一群神棍隊伍,自稱幽冥的戰士,面容十分可怖要用面罩遮住,專門獵殺人類的靈魂,殺不死也打不敗,還可以不借助任何外力受傷復原。後來的事大家都看到了,溫泉關一戰,幾百人的斯巴達戰士就把這些成千上萬的黑衣人困住,砍瓜切菜殺死一片。

閒談《帝國時代2》《文明4》的國家特色兵對比與歷史寫照(中)

電影裡的長生軍

閒談《帝國時代2》《文明4》的國家特色兵對比與歷史寫照(中)

另附非主流版大流士

9. 帝國2:拜占庭-甲冑騎兵/聖甲騎兵 文明4:重甲騎兵

重騎是拜占庭的標配,歷史上的拜占庭重騎兵是當時身價最高的僱傭兵,尼基弗魯斯二世憑藉它平定了巴爾幹,挺進了小亞細亞,征服了塞浦路斯和敘利亞,遙望被阿拉伯人佔據的巴勒斯坦。重騎兵的騎手們,不僅身上披著鎧甲,還使用長矛和弓箭武器,身兼射擊力和衝擊力的他們就是中世紀無敵的“坦克”。後來重騎的沒落,主要是這玩意太燒錢了,經歷再征服和大瘟疫的摧殘,查士丁尼王朝供養不起這些貴重的裝備,甚至無法支付軍餉而導致軍隊的譁變。

閒談《帝國時代2》《文明4》的國家特色兵對比與歷史寫照(中)

拜占庭重甲騎兵

帝國2的重騎兵還行,優點是沒剋星,不怕長槍兵和駱駝,群砍也砍得過遊俠,滿科技成形之後基本是可以橫著走,缺點是基礎性價比低。另外就是成型太慢,箭防又低得可憐,騎弓推進的時候完全沒有遊俠耐揍。拜占庭都不依靠它,主要的優勢還是垃圾兵廉價以及高速上帝。

閒談《帝國時代2》《文明4》的國家特色兵對比與歷史寫照(中)

拜占庭重甲騎兵

文明4的重騎兵馬馬虎虎,取代騎士,12點的血量和胸甲騎兵持平,就是迴避差點。胸甲和騎士的科技跨越不大,騎士很少有人出,胸甲經常用於閃擊戰術。用拜占庭的重騎兵,唯一的好處是能節省不少錘子……。

閒談《帝國時代2》《文明4》的國家特色兵對比與歷史寫照(中)

文明4的重甲騎兵

另附上期地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