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吟秋声:玉有道,非常道

李勃龙先生最近在网上传授《道德经》的研读心得,我曾向他讨教一些疑问,正好说到“圣人被褐怀玉”,他谈了自己的理解后,便邀我一起拜访一位对玉很有研究的朋友。

我们一起来到了位于宜山路407号尚光徐汇中心金座701室的“尚光美玉”门市部,两扇大门古色古香,门上饰有典雅大气的花纹。南面整墙通透的落地玻璃,与纯净的玻璃柜台相得益彰。屋顶的无数射灯,照得店堂内光影交错、流光溢彩。总经理单国春先生是一位性格温润的三十多岁的男子,一如他的微信名“君子如玉”。

玉,最早是一种礼器,也同时作为神器。古人最初把祭祀时向神灵献玉称作“礼”,而把祭神的玉器叫礼器,把通神或降神的玉器叫神器。从8000年前的玉祭器,到3000年前的玉礼器、玉葬器、玉佩饰,再到明清时期玉器摆件、挂件……玉,浓缩着炎黄子孙的宇宙观、人生观和审美观;玉器对中国古代政治、宗教、信仰乃至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的影响,是任何古器物都无法比拟的。

绵延万年的中华玉文化,是历史最悠久、最能代表中华文明的古文化之一。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民族那样拥有如此蕴藉丰富、深入人心的玉文化:元明杂剧《玉玦记》、《拾玉镯》、《一捧雪》等,都是以玉文化素材为创作线索的代表作品;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与玉和玉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从其标题《石头记》,到从女娲补天遗石“通灵宝玉”,再到男女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无不贯穿着玉文化的诸种理念。

自古以来,儒家、道家、佛家都尊崇“玉”,都与玉文化息息相关。

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儒家认为君子应当是外带恭顺,内具坚韧;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光华内敛,不彰不显。玉的品质与君子的品质最为接近,正可谓“君子如玉,触手也温”。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玉石的应用、佩戴,是基于道德与精神双重的原因。

作为一名谦和的君子,应当时时以玉之触手温润如玉、光华内敛为要求自省,君子待人宽容、从容有度,处事给人如沐春风之感。金庸在《书剑恩仇录》中,借乾隆送陈家洛佩玉上之刻字,道出自己人生特别推崇的境界,其中就包含了这两句:“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道家文化与玉可谓渊源流长。道家在中国的玉文化的体现,主要在于人们喜欢佩玉以显示淡远之态,仅此就明显区别于其他首饰的含义。晋朝道教代表人物葛洪说,“玉脂芝,生于有玉之山,常居悬危之处。玉膏流出,万年以上,则凝而成芝,有似鸟兽之形,色无常彩,率多似山玄水苍玉也,亦鲜明如水精。”玉有灵性,能够反映出“无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道家哲学思想。

道教的“造神”也和玉脱不开关系,如天上的玉皇玉帝,玉女玉郎,玉阙玉楼,玉简玉册,玉兔玉蟾、玉树玉芝等等,每一个都与玉有关。传说开创全真道教“龙门派”的邱处机,还是北京玉雕业的行业神。

而佛教中的极乐世界,相传就是由黄金、白银、青玉、玛瑙、珊瑚等铺制而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佛教“七宝”。

玉,一方面是自然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承载着厚重的人文积淀。古人理想中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玉性与人性的最佳契合。

和田玉,又名昆仑玉,其著名产地是号称“万山之祖”的昆仑山,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田地区。一般夹生于海拔3500米以上高绵延的昆仑山脉山岩中。其原石经过自然的地质运动和冰川运动等长期的剥解,成为大小不等的块儿,这些碎块经过雨水雪水冲刷流入河流,成为和田玉山流水原石,再经过玉龙喀什河几百甚至上万年的冲刷,就形成了和田玉籽料,它是有名的软玉石品种,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汉书·西域传》亦有文字:“莎车国有铁山,出青玉”。整个昆仑山北坡长约1300公里,和田玉是出产于以和田为中心的狭长地带的昆仑山上游河中之玉璞,故又把昆山玉称为“和田玉”。

只要说到店里的和田玉,单总的眼神就会变得更加柔和。听他从产地讲起,将自己对玉的理解融入其中,娓娓道来,从容随和。

《道德经》第七十章,原文是这样的:“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老子认为,正因为自己的理论太平凡、太明白易懂了,所以其中包含的深沉而珍贵的价值不能被人们所认识、所重视,正像圣人的高贵品德与杰出才华之所以往往不能被人们所认识、所重视,也是因为他们的言谈举止太平凡、太朴实无华一样。

言谈间,单总起身拿了一块黑色的玉递给我,并告诉我,其玉雕图案是阴阳脸。灯光下细细观赏,的确看到了线条柔和的阳面与凶神恶煞的阴面。一念向善,福未至,祸已远离;一念向恶,祸未至,福已远去!。这里面包含着很多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要靠慧根来参悟。此玉通透纯净,工艺精湛,品相圆润,堪称一绝。

单总是个有文化品位的人,他告诉我们,玉,吸天地之灵气,摄日月之精华,孕万物之丰采。山韫玉而生辉,玉在山而草木润,玉在河则河水清。古往今来,“玉”总是与高贵和美好连在一起,是人类对美好的追求和升华,是美和德的意象。心中有玉,则美好俱生。

既然玉代表了美好、尊贵、才学、圣洁与吉祥,那玩玉、盘玉的过程,其实就是修身养性的过程,在这种对玉的细细品玩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和田玉的无限美感。玩玉之人,能从玉石中读出人生,品出哲理。解读原石之自然之美,从那浑然天成的玉石中领会造物主的神奇,感受千年的静静流淌,品悟其中蕴涵的万种玄机;欣赏雕玉大师的独具匠心,他们深具慧眼、因势象形,让玉的灵性得到最好的保留与发挥。经过一段时间的盘玩,玉件本身的质地会渐渐地显露出来,好的玉温润有余,灵气十足,且会越看越赏心悦目。

单总领着我与李勃龙先生参观“尚光美玉”珍奢汇精品收藏俱乐部。原来他一直在做有关玉文化的普及推广工作,并且不定期地举办一些鉴茶、品玉等沙龙活动,还会邀请会员一起来到新疆昆仑山,追溯和田玉籽料的开采过程,并可以亲自参与设计,与设计师一起打造一款自己心仪的独特款式。

李勃龙先生致力于研读《道德经》,他由衷地说道:“‘道可道,非常道……’。玉有道,非常道也!“我则笑着告诉单总,我在全国语文界推广溯源导读法,有缘人总能产生更多的共鸣。重新在店堂入座喝茶,相比那张厚重的沙发,我更喜欢一旁几张富有设计感的中式太师椅,它们线条流畅、做工细腻,像这里的玉一样安静而不张扬,从内而外散发着一种柔和温润的光泽。而运营总监邹明珍女士,一脸的笑容更如玉质一般让人感到亲切。

稚吟秋声:玉有道,非常道

稚吟秋声:玉有道,非常道

稚吟秋声:玉有道,非常道

稚吟秋声:玉有道,非常道

稚吟秋声:玉有道,非常道

稚吟秋声:玉有道,非常道

稚吟秋声:玉有道,非常道

稚吟秋声:玉有道,非常道

稚吟秋声:玉有道,非常道

稚吟秋声:玉有道,非常道

稚吟秋声:玉有道,非常道

稚吟秋声:玉有道,非常道

稚吟秋声:玉有道,非常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