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是土,向前是金

回頭是土,向前是金

因為《我喜歡遼闊的地方》這本書的名字, 第一次看畢淑敏的書,

最喜歡前半部分她回憶在崑崙山當兵的日子那部分。回首往事,再艱難的歲月,都會成為生命中的一份美好。

許多年過去了,某一天心靈重返舊地,翻掘遺骸,我驚奇地發現,哀傷已經化為晶瑩琥珀,歡樂變成巨蚌,養育出了珍珠。

畢淑敏從16歲開始在西藏阿里當兵11年,這11年給她的人生帶來了深厚的積澱。當別人17歲還在青春迷茫時,她已經每天在面臨著生死的考驗,因為高原缺氧,每個夜晚睡下就不知道第二天早上可否再醒來。

我似乎從未真正年輕過。沒有放浪形骸的為所欲為,也幾乎沒有肝腸寸斷的愛戀情愫,有的只是迅疾奔突的行軍和日復一日的躬身診療。不變的星辰不變醫素不相識之人的病痛生亡。

人生最大的紛擾,是找到意義和價值。這題目在我17歲的時候,已經悄然作答。

很早看過生死的人,對生死也瞭然。瞭解死亡以後會更珍惜生,更看淡人間愛恨情仇。

在那裡,死亡是一種必然,活著倒是幸運的機遇了。在君臨一切的生死憂慮面前,我已悟出死亡的真諦,與它無所不在的黑翅相比,個人所有的遭遇都可淡然。

一切時候,我們只能順從規律,順從自然。

一直認為了解死亡是人生一門必修課,只有真切的瞭解或感受過死亡,才會笑對人生那些雞毛蒜皮,才會有無論如何都要好好活下去的勇氣。

在北京,大家都勸覺得生活沒意思的朋友:“去八寶山走一趟就什麼都有意思了。”

我送別親友曾去過幾次八寶山,那裡無分貴賤就是死亡的流水席。

離開那裡,覺得活著真好,能享受清風陽光,能感受到痛也是一種福氣。

生活總有這樣那樣的不容易,但只要活著,就有機會去到更好的地方,擺脫掉那些不易。

身後,是熟悉的一切,儘管它有令人不不滿以至腐朽發臭的地方,但我們曾長久地浸泡其中,習慣成自然了。

向前,一切是陌生和昏暗曖昧的,在它若隱若現的渾濁中,藏身著莫名的危險和恐懼。這種未知帶來不安和焦慮。

練練看,不回頭。你就發現,行進的速度快了許多,心情好了不少。回頭是土,向前是金。

每個人都有人生最難熬的時候,覺得要熬不出頭的時候,再堅持下,一切會風淡雲輕。

不是有句古語: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遇到困難時,就想自己是那個“天將降大任的人”。人生路上,困難從來不是什麼,最重要的是你要了解自己,不能因為外界一個小事就亂了心性。

我知道我要什麼,知道我會碰到哪些阻礙,我希望自己能知天命,能耳順,能從心所欲不逾矩。從此,我對這個世界無抱幻想,但並不悲觀。我也不會虛妄地認為人性是美好的,但同時並不喪失信心。

人生路很長,向前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