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信访战线上一颗普通的螺丝钉

黄开跃同志,现年四十八岁,任中共玉屏侗族自治县委群工部副部长(信访局)副局长。三十年工作中,他在信访工作岗位上就默默奉献了二十二年。他爱上了信访工作这份职业,越干越欢;他体谅着百姓的冷暖,“逆来顺受”;他为了上访群众的利益,默默奉献。他帮助弱势群体讨到了说法,为有冤屈的群众表达了合理诉求,维护了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而他自己仍然以一个默默的身影,游走在信访战线上,周旋在上访群众与信访对象之间,为维护好党群干群关系,为守护和营造全县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贡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树立起了黔东信访战线上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形象。

甘做信访战线上一颗普通的螺丝钉

一、面对党和人民的信访事业,他忠诚坚守

1994年8月,黄开跃同志调入县信访办,成为一名普通的接访人员,2010年,他走上副局长的领导岗位。二十二年来,他不论是一名普通的接访人员,还是走上了领导岗位,每天坚持提前半个小时赶到单位,每天坐镇信访窗口第一线,配合县接访领导做好群众工作,上班最早,下班最晚,从未请过一次公休假。二十二年来,他所在的单位有七任领导被提拔和交流到其他部门,有七位同事提拔调动到其他单位,但他仍坚守岗位,无怨无悔,从未向组织上提出过任何要求,也从不以老同志自居。二十二年来,他有两次机会调离信访部门,但他没有这里嫌工作辛苦和清贫,而动过调走的念头,相反却一直在充斥着怨声载道的接处环境中坚守。2005年,是《信访条例》实施的第一年,也逢原县信访法制局分家。新成立的信访局一共只有三个人。而他既是办公室负责人,又是来访接待室负责人,同时还兼单位报账员。他既要接待上访的群众、又要处理繁多的材料、还要处理各类报表和财务账目。繁重的国事家事压得他一个头两个大。但

甘做信访战线上一颗普通的螺丝钉

是他从未向组织诉说自己的困难,从未放弃手中的工作。觉得累了,从工作中抽出间隙休息一下,继续加班加点的工作直至深夜。觉得身体受不了了,就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坚持1个半小时的登山运动,进行自我调节。他爱这份职业,觉得为信访群众服务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二十二年来,他共亲自接待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3735件次8675人次,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玉屏的社会稳定。

二、面对上访群众的纠缠和动粗,他耐心劝解

在接待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中,无论群众反映的情况如何都笑脸相迎,一杯热茶奉上,让上访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然后进行详细登记。属于职权范围内处理的,他严格按程序交办转办、督办;对群众提出过高或非份要求的,也不烦不躁,耐心讲政策讲道理;碰上情绪激动讲气话的,他也能做到“逆来顺受”,耐心劝导,讲解政策,告之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甘当上访群众的“出气筒”和社会矛盾的“减压阀”,使不少的上访群众暴跳如雷而来,心平气和而去。他受过各种委屈,甚至被上访群众动过粗,但他总是换位思考,以理解宽容的态度对待上访群众。对有生活困难

甘做信访战线上一颗普通的螺丝钉

的上访群众,他常常自己掏钱给老人和小孩买吃的,还为没有车费的上访百姓买返程车票。2012年3月,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东乡镇村民周代君携夫杨科到信访接待室上访反映:其夫杨科在当地老板彭军的带领下来到玉屏县金鹏铁合金厂从事锅炉改装工程。杨科不慎从约两米高处摔下,致使腰部受伤,导致下半身瘫痪且大小便失禁,经鉴定二级伤残。经相关部门调解,由彭军一次性赔偿18.5万元。经过一年多的治疗,补偿款已所剩无几,但杨科的病情仍未治愈。为此,上访人找到玉屏县金鹏铁合金厂要求赔偿,但遭到金鹏铁合金厂的拒绝。周代君将大小便失禁的丈夫杨科滞留县信访局信访接待室关机离开。他和接访室的其他同事轮流照料其夫杨科长生活、起居长达20余小时,其间多次打电话和发信息给周代君,均无反馈信息。也许是所发信息感动了上访人,她终于返回到信访局等候处理。他一边做工作,一边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了协调会,本着关注民生、助残扶弱的原则,最终决定由金鹏铁合金厂出资1.2万元作为杨科后续康复的相关费用。拿到钱的周代君夫妇感动得泪流满面,感谢不尽的踏上了回家旅程。

三、面对生活困难的上访群众,他回访慰问

在工作中,他经常给身边的职工讲,群众上访是因为有想法要向党和政府倾诉,有困难需要党和政府帮助。信访部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桥梁纽带的窗口,直接同人民群众打交道,就必须深切的关注和切实的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加大对老、弱、病、残等上访弱势群众的扶助。平溪镇舞阳村张家坪村民组张运仙,因患直肠癌家庭生活十分困难,独生儿子被迫辍学,她多次到村、镇申请救助,均以上访人是出嫁女应到男方户籍地申请,而男方村、镇认为其户口不在本地,不能办理。他接访后积极为其协调临时性救济、慢性病医疗保险、农村低保等,使上访人一家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此后,在他的建议下,信访局还连续两年在春节期间对上访群众张运仙进行走访慰问,发放慰问金及物资1000余元。在一次又一次的接访中,他了解到红花村税上村民组村民陆绪珍、水泥厂退休职工陈文其等10余户家庭十分贫困后,建议局班子对这些困难上访群众进行回访慰问。二十二年来,信访局慰问上访特困群众100余户,为上访群众协调解决困难补助200余万元。现在,对困难上访群众进行回访慰问已成为玉屏信访部门的常态。

四、面对上访群众的合法诉求,他全力协调

在接访工作中,只要符合政策和法律规定的,他都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以解决。2011年12月8日,朱家场镇舒才武等10人代表玉屏县兴鑫冶炼厂19名工人上访,反映厂里因技术革新放假休息15天,期满回厂后这些工人却被通知裁员了,要求讨个说法。他立即组织县人社局、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先后两次进行调解,并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责令厂方补交各类社会保险,使这起劳动纠纷得以妥善解决。2014年4月25日,四川岳池县丁川鄂等40余人在朱家场镇柴冲村修建高压线铁塔,因包工头拖欠民工工资共计38万余元问题到县政府非法聚集并堵塞政府大门,造成县政府机关无法正常上下班,在做大量思想疏导工作无效后,他及时汇报,最后由公安机关对牵头闹事者进行依法处置,并依法对带头闹事的三人进行了行政拘留。与此同时,他第二天就与县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负责同志远赴该项目的业主单位凯里和承建单位贵州省电建集团某公司为其催要工资,使这一起恶意拖欠民工工资引发的事件得以圆满解决。2015年1月份,他分管的群众工作中心接待因欠薪引发的农民工上访问题共80起1000余人次人。这些农民工遍及湖南、江西、四川等地。他

甘做信访战线上一颗普通的螺丝钉

每接访一起案件,首先做好安抚,然后及时与施工单位、业主单位和劳动监察大队取得联系,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对难以处理的问题第一时间形成信访维稳专报报县委、县政府领导,确保重大问题得以及时妥善处理。他分管的这一专为农民工讨薪的“绿色通道”,这二十多年来就帮助农民工讨薪超过五千万元。

黄开跃同志以扎实的工作作风,上为党委政府分忧,下为信访百姓解难,其事迹虽谈不上惊天动地,故事也未必能催人泪下,但当他看到弱势群体讨到了说法、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他就感到无比地欣慰。特别是看到全县政治稳定、社会安宁,他就感到无比的自豪。他恪守“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锐意进取,勇于探索、克服困难,无私奉献在信访工作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为党和政府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