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學習的方法?讓你很爽愛上學習!

1,大腦只喜歡快準狠的多巴胺獎勵

科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在白鼠的腦袋裡插根電極,然後在它生活的籠子裡按上一個踏板,只要它踩一下踏板,電極就會刺激白鼠腦中可以產生多巴胺的區域,使它感到相當愉悅,最終的結果是,白鼠不停地踩踏板,接著不停地受到多巴胺獎勵,最後活活“爽”死。

做為萬物之靈長,我們一直以擁有思考能力為榮,但說實話,在可以立刻得到快感,也就是所謂的多巴胺時,我們傾向於放棄思考,轉而安於現狀。

為什麼那麼多學生在學生時代,選擇抽菸、酗酒、逃課打遊戲、談戀愛,甚至早早輟學去打工,就為了賺那兩三千的工資?

因為相比於讀書和學習,抽菸和喝酒,都能在短時間內獎勵學生足夠的多巴胺,他們一旦提前享受到了這滿滿的快感,就更有動力去抽菸和喝酒,於是就形成了一個負循環。

進入社會,這種一味追求多巴胺獎勵的行為,已經愈演愈烈。

文章的標題要足夠挑撥人心,不然我們是不會點擊的;而且字數不能超過500個字,否則就立刻評論“太長不看”;段子手和短視頻盛行,滿足的都是人們越來越短暫的耐心......

所以你可以在公交或者地鐵上看到這些畫面:

絕大部分的人,抱著手機不停地在各種軟件上切換來,切換去,即使偶爾點開了一篇文章,發現字數太多,或者比較有深度,都帶著很不耐煩的語氣抱怨說:好沒意思,看得好累,還不如刷刷搞笑的短視頻或者頭條新聞呢!

多巴胺的刺激一旦上去了,就很難再下來,這跟古人說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其實是一個道理。

玩王者榮耀入迷的人,你叫他立刻進入學習的狀態,可以說是非常難,除非deadline臨近,或者有更大的刺激源出現,比如要去追求學霸型的女神,自己就能從高刺激的狀態(打農藥)轉向更高的刺激(追求女神)中去,不然真的非常難,巨難,超難。

最近公眾號流行這樣的一篇文章:“男朋友打翻了我的神仙水,給了幾十塊叫我重新買。”,說實話,曾少對於這種只負責挑動情緒,不做任何分析的雞湯文是非常鄙視的,但沒有辦法,因為這種雞湯文有極大刺激多巴胺分泌的特點,所以閱讀量10W+,是分分鐘的事情。

不是曾少有多麼特立獨行,而是這樣的文章,如果一名剛剛畢業的女孩,就沉浸其中的話,很快就會營銷號給成功洗腦,他們不斷給你灌輸應該怎麼樣去精緻生活,不管你現在的收入水平有多麼拮据,多麼困難,仍然要你去追求不切實際的消費。

當你不斷地按照他們給出的消費水準生活時,要麼經常裝修出租屋,要麼花大錢去買一個包,要麼來幾次說走就走的旅行,那你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的多巴胺分泌水平,已經如同火箭般,硬生生地被營銷號給拔高了。

上天的感覺,通常是非常爽快,但要下來,可沒有那麼容易。

2,留意你的學習狀態,不斷加以複製

那沉迷於可以即時得到多巴胺獎勵的人,應該怎麼樣才能進入學習狀態?

我的建議是,留意你自己的學習狀態,在學習力爆棚的時候,一定要記下當時的情境,以便可以在低谷的時候,可以成功加以複製。

在很多人的眼裡,學霸都是神一樣的存在,每天都精神滿滿地去學習,不知疲倦,心情也不會有任何起伏。但實際上,即使是文壇老司機,自己對於自己管控,也達不到神一樣的高度。

不信?我們來看看胡適先生在《胡適留學日記》是怎麼記錄的:

7月12日

新開這本日記,也為了督促自己下個學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讀完手邊的莎士比亞的 《亨利八世》……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打牌。

7月15日

打牌。

7月16日

打牌。

7月17日

打牌。

7月18日

打牌。

我相信胡適先生之所以敢如此拖延,不自律的原因,是他經常性地記筆記,知道自己在什麼樣的情境之下,生產力可以達到最大化,此時此刻的拖延,完完全全可以在將來彌補回來。

這也是學霸和學渣之間的區別之一。

所以,我建議在學習的過程中,即使你極度沉迷於玩遊戲,打農藥,也希望你在每一天結束前,能夠花點時間審視一下自己今天的學習狀態,如果偶爾有一天學習爆表,你就要特別留意造成爆表的原因。

是老師不經意的一次誇獎,滿足了你的虛榮感?是今天沒有帶手機去自習室,專注力不會被分散?是因為回家看到爸媽那麼辛苦,心底有點內疚,於是讀了點書?

只有通過不斷回顧,你才能知道自己為什麼能夠進入學習狀態的原因,然後,你就只需要通過對這個原因,不斷加以複製就行了。

這可以說是閃光點的不斷重現。

3,建立專屬於你的外部大腦,減少認知負擔

好,我假設你是得到老師的誇獎之後,才會去努力讀書的,於是你準備第二天好好複製下這成功的經驗,但在聽課時,發現有太多的東西需要記下來,而自己的腦袋容量又有限,記不得了那麼多,一遇到這種情況,你往往會心生怯意,接著就放棄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你過多兩年,依舊是個loser。

但如果你知道如何去建立自己的外部大腦,減少因為上課的時候,需要在短時間內佔用大量認知的話,那你往往能夠不斷堅持下去。

建立起自己專屬的外部大腦,可以選擇以紙質版的形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做讀書筆記,也可以選擇電子版的形式,利用各種記筆記的軟件,實現關鍵內容的準確輸入,以便將來可以隨時查閱和分享。

當自己的筆記記錄下來之後,我有一個記憶的技巧分享給大家,就是在每次記東西的時候,要做到讀一次,閉上眼睛至少回憶三到四次。

例如你現在讀到“認知失調”這個心理學概念,當你完整地看了這個名詞的解釋之後,試著閉起眼睛將這個概念回憶三到四次,這樣你會比之前記得牢固許多。

至於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你可以想象當第一次記某個概念的時候,你腦海中記憶的河流,就有了這個概念專屬的小溪,當你再把這個概念給回憶三到四次時,這條小溪就不斷拓寬和加深,以至於成為了一條河流,這樣在很長的時間內,這條河流都不會斷流。

這也是為什麼我高中的時候,文科之所以那麼厲害的原因。

4,激發你內心的情感,找到持續學習的動力

複製學習狀態和建立外部大腦,其實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不難,畢竟這兩個行為,你只要一天的時間,就能完成。

但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如何才能堅持下去,才是最令人頭疼的問題。

越長大,就越知道人之所以長時間堅持一件事情的原因,不是他內心有多少渴望成功,而是他清楚,自己一旦失敗後,會是怎麼樣的一種結局。

據我所知,很多人之所以成為學霸,是因為自己除了學習可以實現逆襲之外,已經不存在什麼其他事情可以讓他看到希望,他害怕自己學業失敗之後,會回家幹農活,在無數個重複且單調的日子裡,慢慢忘記自己曾經也是一個熱血少年。

不努力,他只有死路一條。

對於失敗的恐懼,這強烈的情感,一直盤旋在他的腦中,進而刺激他的行為——不斷學習。

情感可以改變和增強一個人的行為。

忘了是什麼時候看過這個故事:

一個去農村支教的城市老師,對於農村的孩子不讀書,想盡了各種各樣的辦法,都無法奏效。直到她找到了一個機會,把學生都帶進了城市,去感受都市的繁華和生活的豐富多彩,一和農村的閉塞落後相對比,一些學生因而產生了極大的學習情緒:只有努力讀書,走出大山,才有資格去追逐更美好的生活。

你所恐懼的事情是什麼?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你渴望不斷讀書和精進?又是什麼樣的緣由,讓你在大冬天的早上,不顧寒風刺骨,依舊跑去背單詞?

找到那個原因,也就找到了你精神的支柱。

5,拆解和組合,學會傳授給其他人

之前在知乎上看過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有些學霸那麼擔心教別人?有個回答讓我印象深刻。

“因為有些學霸認為知識的總量是不會變化的,一旦教會了別人,別人也可以像自己一樣,甚至超過自己。”

當然,學霸沒有義務去教會其他同學,但如果轉換一下思維,把知識視為總量不變,轉變成知識是可以在教會別人的過程中,通過拆解和組合已經學習到的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或許能達到雙贏的效果。

人的記憶,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工作記憶,即我們通過接觸周圍環境的事物,並加以注意,短時間內存儲在大腦中的記憶,如你今天在我的文章中學到“認知失調”這個概念;而長期記憶是一個存儲你關於世界的事實上知識的巨大倉庫,如現在問你地球有幾個大洋,有幾個洲,你會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如何高效學習的方法?讓你很爽愛上學習!

學霸可以在教會他人的過程中,從長期記憶裡面提取出有關的知識點,加以拆解和組合,從而使這些知識在工作記憶中,得到鞏固和提升,從而加深了對這些知識的認識。

同時,檢驗對一個知識點把握是否透徹和正確的一個標準是,你能不能用一句簡短的詞語來描述這個知識點,如果能,說明你已經掌握地足夠充分,如果不能,那你很有可能陷入了“假裝學會”的盲區。

所以,不要吝嗇你的知識,遇到合適的人,就互相取經吧。

6,利用外部環境帶動自己,減少認知的佔用

很多人往往忽視情境的作用,覺得學習是屬於個人自身的問題,自己不讀書,還能把這責任推脫給誰?

但實際上,情境往往會對一個人的行為產生巨大的影響,因為人希望自己和周圍的人保持一致。

你可以試想一下,當你進入一個周圍的人都在努力學習的外部環境中時,你自己如果不讀書,肯定會成為異類,而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承擔做為異類帶來的心理壓力,所以這個時候,迫於外部環境的力量,你往往會拾起書本讀起來。

知乎之前有人提過這樣的一個問題:相對比於家裡或者宿舍,為什麼到教室去之後,人會情不自禁地想要讀書?

高票回答大概的意思是,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只是一個人在場的話,他往往會以隨意和舒服為主,而如果到了一些公眾場合,那他就成為了社會人,需要特別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是否和他人一致。

所以,你可以想想這樣的一個畫面,你自己在宿舍或者在家裡的時候,想以什麼樣的姿勢學習就以什麼樣的姿勢學習,躺著,臥著、趴著都行,只要你樂意,在孤身一人的情況下,你往往會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和警惕,因而導致你學習效率低下。

而到了教室、咖啡廳、圖書館,因為不止你一個人在場,別人偶爾會把目光投注在你身上,所以你不能為所欲為,畢竟你還得維繫下自己個人的形象。

為什麼很多家長不惜花重本,也要送自己的孩子去好一點的學校去讀書?

因為只有學風優良的外部環境裡,才會存在大量愛讀書的人在場,進了這樣的學校,這個孩子很有可能會被其他同學給同化。

所以,如果可以的話,請你到教室、咖啡廳、圖書館去讀書,效率會比你在宿舍或者家裡,要高出許多。

好,我們來溫習一下高效學習的重點:

  1. 管控好自己的多巴胺分泌水平留意你的學習狀態,不斷加以複製建立專屬於你的外部大腦,減少認知負擔激發你內心的情感,找到持續學習的動力拆解和組合,學會傳授給其他人利用外部環境帶動自己,減少認知的佔用

學到了這些有什麼用?

你可能也會這麼問,畢竟在一個尋找多巴胺持續高漲的今天,想要靜下心來讀一篇長文,對於很多人來說,實在是難如上青天。

有這樣的時間和精力,不然刷刷微博熱榜,看看頭條小火山視頻來得爽快。

但我相信,總有一些人,會為了發現一些新知識而高興不已;會有一些人,在獲得新理念的時候,會如同發現新大陸一般,歡呼雀躍;也會有一些人,在探索知識邊界的同時,發現自己對於世間萬物的看法,已經脫離原來的框架和桎梏。

找到這些人,和他們做朋友,其實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希望對你們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