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民間故事)

咸豐十一年(1861年),捻軍起義,土寇蜂起。當年八月,一夥賊寇攻破鞏縣縣城,知縣袁修翰和縣城部分居民逃到康家莊園的金谷寨。《鞏縣誌》記載:“……團勇不支,遂潰。鞏城一帶燒廬舍,毀什物,掠牛馬,居民空巷,未及逃匿者,皆被害。此吾民一浩劫也。”

賊寇的頭目喚作張瞎子。攻佔縣衙後,從知縣袁修翰的府邸得到一件瓷器,自然是當地生產、聞名遐邇的唐三彩。色彩鮮豔,造型獨特。是一個喝酒的杯子,比一般杯子大,說壺更確切一些。這個杯子不同於其他酒杯,長方體,類似兩頭翹的小船,兩端各有一隻仙鶴,共用一個鶴身,仙鶴的嘴是壺嘴,中間是連通的,俗稱雙嘴壺,也叫連心壺,因為兩隻仙鶴一隻公的一隻母的,又叫雌雄壺,一次能裝三斤酒。在談判或是商談什麼事情的時候,拿出這種酒壺招待客人,表示出了真心實意(因為什麼呢,咱們喝的是一樣的酒,我是不會在酒中下毒藥的),一般情況下事情都能談妥。

張瞎子拿下縣城後,還不死心,打算騷擾一下康家。他知道康家兵足將廣,莊園固若金湯,硬碰硬是不行的,便拿出示好的姿態,請康百萬到衙門裡喝酒。

康府上下都勸康百萬別去,都說張瞎子心狠手辣,不懷好意。康百萬也知道此行兇多吉少,但老是迴避也不是辦法,惹惱了張瞎子,他不定冒什麼壞水呢,於是,康百萬便決定帶上小勇,去會會張瞎子。

袁知縣嚇壞了,勸康百萬多帶一些兵丁:“小勇雖會些武功,但一拳難敵四掌……”

康百萬笑了笑:“我多帶兵丁,反而容易誤事,帶小勇一個人足矣。”

都知道康百萬的性格,再勸說也是多餘,就眼巴巴地看著康家父子出了莊園大門,心卻都揪了起來。

張瞎子看到只有康百萬父子二人,心中暗喜,康百萬啊,康百萬啊,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自來,此番你有來無回。原來張瞎子在壺上做了手腳,用一面團把中間連通的那個空洞堵上了,一邊酒裡有毒,一邊酒裡沒毒。

康百萬到的時候,張瞎子已經把酒席擺好,兩雙筷子一個酒杯,就是那個雙嘴壺。

張瞎子朝康百萬拱了拱手:“康掌櫃富甲一方,樂善好施,張某一向佩服,佩服。”

康百萬欠了欠身算是回禮,不冷不熱地說:“有話直說,不必繞來繞去。”

張瞎子說:“好,俺張某就喜歡痛快人。俺有話就說,有屁就放,有心高攀康掌櫃,結為金蘭之好,不知康掌櫃賞臉否?”

“這個嗎?”康百萬一時為難了。

張瞎子眯著沒瞎的那隻眼睛,呵呵一笑,說:“康掌櫃,不用急著回答,喝酒,喝酒,邊喝邊聊。”說罷,指了指那個雙嘴壺。

對於這個雙嘴壺,康百萬並不陌生,他曾和袁知縣喝過多次。

康百萬說:“康某帶著家酒,要不就喝康家的酒?”

說話間,小勇已經捧出一罈子酒來。

張瞎子忙擺了擺手,說:“酒已倒好,喝現成的。”

小勇拿起酒壺,聞了聞,之後把酒壺放下,說:“好酒,好酒。”

康百萬故意皺了皺眉頭。

張瞎子見狀,搶先一步端起酒壺,對康百萬說:“康掌櫃,我用母嘴喝,您用公嘴喝。”說罷,端起酒壺就是一口。他這樣做為的是打消康百萬的顧慮,意思是說酒裡沒毒。

張瞎子喝罷,順勢把酒壺推給康百萬。

“這……”康百萬顯得有點為難。

小勇說:“爹,喝吧,沒事。喝醉了我揹著您。”

“哈……”張瞎子沒等笑出口,便口吐白沫,咕咚一聲栽倒在地。

不等張瞎子的手下明白過來,小勇唰的一聲從腰裡抽出寶劍,厲聲喝道:“張瞎子自作自受,已經被酒毒死,還不快快投降!”

康百萬也高高舉起自家那罐酒,說:“這可是炸彈,誰敢胡來?”

那些嘍囉兵見狀,慌忙扔下兵器,爬在地上磕頭如搗蒜:“爺爺饒命!爺爺饒命!”

康家父子不費一兵一卒拾掇了這夥賊寇。

原來,小勇聞酒的時候,已經察覺到了異常,暗自運氣用鼻子的氣息把那個堵塞空洞的麵糰衝開了,兩邊的酒混為一體,張瞎子才中毒身亡。

袁修翰回到縣衙重新執事後,特奏請朝廷,嘉獎了剿匪有功的康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