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后,这些做法千万不要得

运动损伤后,这些做法千万不要得

运动损伤后,这些做法千万不要得

喜欢运动的朋友在享受运动带来得快乐之余,往往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运动损伤,运动损伤最常见的就是韧带拉伤和关节扭伤。经常打球的人都知道崴脚是什么滋味,因为自己都亲自品尝过。轻则瘸几天,重则卧床不起,休息个十天半个月。

运动损伤后,这些做法千万不要得

运动损伤后,这些做法千万不要得

前两天去打篮球,正打得兴起,忽然对面球场大喊一声,就看见一个中年勾手老大爷应声倒地。旁边的队友赶紧进行询问,我处于好奇过去也看看,只见这位大爷面目狰狞的坐在地上,旁边一大爷正在进行治疗,嘴里还念叨着:“没事,就是脚崴了,我给你揉揉。”真是中国好队友啊!看着大哥痛苦的表情和旁边揉脚大爷娴熟的手法,我心里只想说:“大哥,不要,停。”

运动损伤后,这些做法千万不要得

也许很多人觉得揉脚大哥可能手法相当专业,肯定能“手到病除”。但是运动损伤的正确处理办法绝非揉脚大哥的做法,大哥的做法可能适得其反,使患处更加严重。运动损伤后第一时间要进行如下四部曲,做到这四部曲可加快回复50%~70%。

一、休息

运动损伤后,这些做法千万不要得

要求运动员停止受伤部位的运动,好好休息可以促进较快的复原;

二、冰敷

运动损伤后,这些做法千万不要得

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冰敷袋置于受伤部位,受伤后48小时内,每隔2~3小时冰敷20~30分钟,冰敷时皮肤的感觉有四个阶段:冷→疼痛→灼热→麻木,当变成麻木时就可以移开冰敷袋;

三、加压包扎

运动损伤后,这些做法千万不要得

加压包扎使受伤区域的肿胀减小,可以用弹性绷带包扎于受伤部位,如足、踝、膝、大腿等部位,来减少内部出血;

四、抬高患处

运动损伤后,这些做法千万不要得

抬高伤部加上冰敷与压迫,减少血液循环至伤部,避免肿胀。伤处应高于心脏部位,且尽可能在伤后24小时内一直抬高伤部。当怀疑有骨折时,应先固定在夹板后再抬高。

运动损伤后,这些做法千万不要得

总之,运动损伤尽量我们主动的避免他,我们参与运动之前准备活动要充分,这个非常重要,做一些有效的准备活动才是远离运动损伤的最好良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