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危機對中國的影響:資產泡沫崩潰 房產泡沫很可能被刺破

近期中國金融市場出現幾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國內貨幣市場的資金處於極度寬鬆狀態,表現在:銀行間一個月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向下突破2%,超過2015年5月的歷史低點。3個月同業存單利率亦下探到1.9%歷史新低點,也就是說銀行獲得資金的成本大大降低。與此同時,貨幣基金收益不斷創新低,餘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已跌至3.33%。

市場資金的充裕也反映到房貸利率上。就在上週四,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上海分行將其首套房貸利率最大折扣從95折下調至9折。只是因為市場對其解讀太強烈,第二天上述兩家銀行召開緊急會議,並對外宣佈首套房貸利率沒有變化。筆者認為銀行為了追求所謂政治正確,而忽視市場需求,這對於購房剛需一族來說不夠公平。

對於今年以來出現的流動性充裕現象。央行解釋稱,今年貨幣政策適時預調微調,前瞻性對沖內外部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中國銀保監會近日發文,要求銀行充分利用當前流動性充裕、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的有利條件,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初步統計,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45萬億元,同比多增6237億元。7月新增基礎設施行業貸款1724億元,較6月多增469億元。

就在國內積極釋放流動性,提振實體經濟之時。國外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出現集體暴跌的恐慌現象,其中土耳其里拉今年已下跌50%。土耳其普通民眾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影響,財富急速蒸發,由於里拉的貶值,大部分民眾取消了出國遊的計劃。身在土耳其的外國遊客則喜笑顏開,紛紛在土耳其掃貨,香奈兒和路易⋅威登等奢侈品門店前排起了長隊。

土耳其危機對中國的影響:資產泡沫崩潰 房產泡沫很可能被刺破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餘永定最近發佈講話指出,近期由於里拉的下跌,以及俄羅斯盧布、南非南特、印尼等貨幣的集體下跌,這一場景與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相似,即金融危機中的“羊群效應”,通過這種效應,新興市場國家的金融危機一定會影響到中國。

餘永定在剛剛過去的週日講話中,概括了中國近期金融市場上出現的六個令人不安定因素。

首先,一些資產泡沫已經崩潰,典型的就是近期p2p暴雷潮。

其次,中國市場上最大的泡沫——房地產泡沫很有可能被刺破,市場近期對於房地產泡沫的破裂擔憂愈發加重。根據央行披露的數據顯示,6月房價上漲城市數量增多,漲幅擴大。全國 70 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63個,比3月份增加 8個,平均漲幅較3月份高0.7個百分點。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 66 個,比3月份增加7個。

第三,中國經濟下半年很可能會減速。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GDP增速為6.8%。國際貨幣基金組織7月底預測中國今年經濟增速為6.6%,這說明其預測下半年經濟增速低於6.6%,減速成為共識。

第四,貿易爭端對中國經濟和市場信心會產生消極影響。貿易爭端7月正式交鋒以來,高端製造、基建等行業開始受到影響。阿里國際站聯席總經理張闊表示,貿易戰對跨境電商交易的影響已開始在供應鏈生態端顯現,貿易商開始縮短賬期。民營企業則因普遍規模小,能力弱,利潤薄,產品議價能力差,一旦加徵關稅,影響甚至可能是致命的。

第五,中美貨幣政策正在發生分化。美國將繼續執行退出量化寬鬆,聯邦基金利率會進一步上升,但中國已經開始調整以前中性偏緊的貨幣政策。第六,某些新興市場國家已經出現了金融危機,其中典型的代表是土耳其。土耳其里拉大幅度貶值的一個非常重要原因是土耳其外債過高。土耳其的公司外債對GDP比是40%,所有部門外債總額對GDP比在2017年底是55%。它需要借新債還舊債,債務成本肯定會飆升。在里拉大跌之際,川普又趁勢推了土耳其一把,宣佈把土耳其鋼鋁製品關稅提高一倍。

餘永定強調,上述六個因素相互疊加就一定會對人民幣匯率產生較大的下行壓力,市場也會加強對人民幣匯率貶值的預期。中國需要為應對資本外逃和人民幣貶值壓力做好準備。目前中國在堵資本外逃方面已經做的非常成熟,但需要注意數字貨幣可能成為資本外逃新的工具。對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是否會“破7”,餘永定認為7和6.9沒有區別,保7不是目標。以目前中國的經濟狀況,人民幣不可能大幅貶值,他希望央行能夠保持定力,不要干預人民幣匯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