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對山,逸待勞|三分天下話理財(四)

編者的話:

有人說進行財富管理規劃猶如規劃一場戰役,選擇理財產品就好比調兵遣將。僅僅是結構性理財產品這一類投資產品,也是琳琅滿目,豐富多樣。如何找到合適自己的結構性理財產品,排兵佈陣,完成財富管理規劃呢?這次請隨我們穿越去三國,讀五虎上將故事新演繹,3分鐘瞭解結構性理財產品特點。

佔對山,逸待勞|三分天下話理財(四)

在火藥武器尚未問世的時代,弓箭是戰場上唯一的遠程打擊武器。人們對於弓箭手,尤其是百步穿楊的神箭手,具有一種特殊的情結——你可以想像狙擊手在現代戰場上的作用——精準打擊、以逸待勞、猝不及防中取敵上將性命,這是一支軍隊的影子靈魂。

《三國演義》裡的黃忠就是這樣一位神箭手。年邁的黃忠,雖然提刀上馬仍有衝鋒之勇,但更為人所津津樂道的,自然是他掌中那口百發百中的鐵胎弓。連帶他指揮的戰鬥,也經常帶有神箭手的氣質:以逸待勞,不急不躁,累積勝勢而成勝局。

如果你喜歡黃忠這般不急不躁、以逸待勞的神箭手氣質,區間累積型(Range Accrual)結構性理財產品或是比較適合你的選擇。

避朝銳,擊暮歸

佔對山,逸待勞|三分天下話理財(四)

區間累積型結構性理財產品的特點,在於並不追求極致的漲幅,反而是設置一個下限水平(通常為65%左右),每天觀察,只要掛鉤標的的表現不低於下限水平,每天均可獲得收益。這是一種典型的以逸待勞式戰法,講究尋覓機會,然後以滾雪球的方式將獲利越滾越多,及至獲得最終勝果。黃忠最著名的那場定軍山之戰,便是將這種以逸待勞的戰法演繹到了極致。

當時,張郃統兵進攻張飛鎮守的巴西,被張飛擊敗,隨後又被黃忠奪了天蕩山,幾乎是全軍覆沒,隻身逃回定軍山。前線的戰局驚動了許都,曹操決定率四十萬大軍擺駕親征,徵西將軍夏侯淵則負責在曹操大軍到來之前死守定軍山,擋住劉備軍的鋒芒。

定軍山山路險峻,易守難攻,黃忠以陳式打頭陣,結果被夏侯淵生擒。黃忠找法正商量,法正說,“可激勸士卒,拔寨前進,步步為營。” 所謂步步為營,便是拔寨而進,前進數里即穩紮營盤,隨後住數日,又進數里,直至穩穩地逼進到定軍山腳下。

在張頜的力勸之下,夏侯淵仍然死守不出。法正又獻一計:“定軍山西,巍然有一座高山,四下皆是險道。此山上足可下視定軍山之虛實。將軍若取得此山,定軍山只在掌中也。”黃忠便趁半夜奪下對山。此時定軍山虛實已盡為黃忠所掌握,不容得夏侯淵不出兵決戰。黃忠便自守半山,令法正在山頂舉旗——早晨的時候,夏侯淵舉兵圍住對山,兵勢洶洶。法正便舉起白旗,任夏侯淵再百般辱罵,黃忠只不出戰。待到傍晚,法正見曹兵倦怠,銳氣已墮,多下馬坐息,乃將紅旗招展。“鼓角齊鳴,喊聲大震,黃忠一馬當先,馳下山來,猶如天崩地塌之勢。夏侯淵措手不及,被黃忠趕到麾蓋之下,連頭帶肩,砍為兩段。”

這便是避朝銳,擊暮歸,以逸待勞,成就了《三國演義》裡最著名的戰役之一。

當時曹操方面徵南將軍曹仁負責南線,東線都督諸軍是夏侯惇,夏侯淵則是西線領導人。曹操軍的三大方面軍司令之一直接死在前線,這幾乎是整部三國裡陣亡前線的最大牌將領。從此曹操丟失了在漢中的主動權,可以說是砥定漢中勝局之戰。黃忠則憑此一戰,直升到後將軍,與關、張、馬三人並列。功勞大到關羽都口出怨言了。

知其雄,守其雌

佔對山,逸待勞|三分天下話理財(四)

分析整個定軍山之戰的勝負手,其實只有兩點:一是比誰更沉得住氣,二是比誰能佔據予己方有利的戰機。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便是沉得住氣。佔據地勢,以逸待勞,便是尋覓更有有利的戰機。

區間累積型結構性理財產品,在買入時會設置一個下限水平——以下限水平是65%為例,買入之後,每天會對掛鉤標的進行觀察,只要掛鉤標的跌幅不超過35%,即掛鉤標的的表現不低於下限水平,就能獲得當天的收益。但如果掛鉤標的跌破下限水平,則不會有收益進賬。到期結算收益時,即按照掛鉤標的落在區間裡的天數計算總收益。

因此對於區間累積型結構性理財產品來說,首先便是要尋找到一個有利的戰機——這需要投資者尋覓一個市場溫和上漲的時間段。一旦看準了市場趨勢,便不用在乎上漲的幅度會有多大,期間的回調又會在哪裡出現。只需要投資者沉得住氣,守住這一波上升浪,就等於每天都有收益進賬。

不同的投資者會有不同的投資風格,便如同不同的武將會有不同的作戰風格。你可以如張飛般熱愛衝鋒陷陣,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收益,也可以如黃忠般以逸待勞,用步步為營的方式將收益耐心地累積。這分不清孰優孰劣。但我們可以看到,區間累積型結構性理財產品的規律,則暗合了《道德經》裡所說道理:“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深知什麼是雄強,卻安守雌柔的地位,這才是連綿不斷的溪澗。在投資理財中,看得準趨勢、沉得住氣,正是投資的大道之一。

理財非存款,產品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