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了央視節目《是真的嗎》的拼多多,真的只有假貨這麼簡單嗎?

拼多多最近贊助了很多節目,最大牌的就是央視的《是真的嗎》還有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從拼多多在美國上市開始拼多多就陷入了假貨風波,鋪天蓋地的差評和假貨的消息層出不窮,但是,如果說拼多多隻有假貨那麼為什麼還能在美國上市?騰訊贊助拼多多難道就是為了罵名嗎?

贊助了央視節目《是真的嗎》的拼多多,真的只有假貨這麼簡單嗎?

首先,拼多多的購物模式很受大眾的青睞,從模式來說,無疑是成功的。先不談論假貨問題,單從模式來講,拼多多的銷售模式看起來要比某寶某東吸引人一些,為進一步瞭解也下載了拼多多,上面的商品種類十分齊全,應有盡有。尤其是生活用品,隨便一坨紙,一瓶洗衣液拼單數量少則幾萬件多則上百萬件,為什麼這麼火爆?價格!舉些例子,拼多多上27包裝的抽紙(非名牌)拼單價為9.9,單獨購買為15.9,拼單價每包不到1毛,在某寶上搜索了下同類商品,27包的售價最低的也需要20多塊錢,試問普通老百姓誰不願撿這個便宜?拼多多也瞄準了這些人的心理,圖便宜,這是拼多多模式成功的核心因素之一。

贊助了央視節目《是真的嗎》的拼多多,真的只有假貨這麼簡單嗎?

其次,說到假貨問題,成都華人網絡認為沒有假貨這一說法,只有成本的說法。俗說話,一分錢一分貨,這是對成本最為通俗的解釋了。我們從成本角度來看,商家是需要賺取利潤的,那麼通常情況下,售價一定是大於成本的。一雙成本為500元的鞋子定價不會在500以下,除非衝量促銷或者清倉處理,同理,一雙成本為50元的鞋子,定價51元,價格雖低但是合理的。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拼多多上賣的物品價格之所以低就是因為它的商品成本就是那麼低,所以定價隨之也低。但不能說它是假貨。它只不過是成本低廉的真貨。在網上看到說在拼多多上買到杜雪斯,藍月殼等等山寨產品。在拼多多嘗試搜索了杜雪斯,並沒有相關的產品出現,接著搜索了藍月殼,出來的也沒有藍月殼,而是系統自動匹配為藍月亮。這個大家可以自己下載實驗下。那麼,山寨=假貨?非也。假設花50塊錢買了雙耐克的鞋子,並且名稱和標誌都是和耐克一樣,不過做工很差,穿幾天就壞,那麼這是假貨無疑。如果我花50塊錢買了耐克寶,那麼我收到的就是一雙與耐克毫無關係的耐克寶鞋子,價值50元的耐克寶它就是品牌為耐克寶的鞋子,是耐克寶這個品牌的真貨,並非是耐克的假貨,但可以說耐克寶是山寨貨。由此可見,拼多多賣的只不過是一些品牌效應低,成本低廉的貨品罷了。同時,一些價值較高的名品,比如VIVO x21手機,拼多多拼單價為2398元起,某東上同款商品最低價也是2398元起,並未有差距。這也能說明成本是指導商品定價的根本,若花298買到的可能是VIVI 插21,花2398買到的一定是VIVO x21。拼多多上的廉價商品,歸根結底還是成本問題。

贊助了央視節目《是真的嗎》的拼多多,真的只有假貨這麼簡單嗎?

最後,拼多多的火熱也說明兩個現實問題:收入問題和普遍的人云亦云。我國已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看總量似乎很龐大,單從這個數據來講很多人認為中國應該每個人都很富有了,對價格低廉的低價值物品的需求應該是下降的。然而,拼多多的火熱恰好從側面說明,我國的人均收入問題仍然是個問題。價格低廉的商品最能吸引的人群當屬低收入者,不難看出,我國的低收入群體還很龐大,從拼多多單個商品可以上百萬的拼單量就可以猜測;同時,很多普通老百姓都是隨波而逐流的,總是人云亦云,別人怎麼說就跟著怎麼認為,拼多多是賣康帥傅,剽柔,耐克寶,藍月殼的假貨集聚地嗎?我們使用過再去評價。不過,拼多多的備受爭議反而刺激了它的關注度,也可能很多潛在消費者已經轉變為真實消費者,或抱有好奇心態,或抱有真實需求的心態。無論將其定義為假貨,山寨貨還是爛貨,無法改變的是:

需求一直都是誘導消費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