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了央视节目《是真的吗》的拼多多,真的只有假货这么简单吗?

拼多多最近赞助了很多节目,最大牌的就是央视的《是真的吗》还有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从拼多多在美国上市开始拼多多就陷入了假货风波,铺天盖地的差评和假货的消息层出不穷,但是,如果说拼多多只有假货那么为什么还能在美国上市?腾讯赞助拼多多难道就是为了骂名吗?

赞助了央视节目《是真的吗》的拼多多,真的只有假货这么简单吗?

首先,拼多多的购物模式很受大众的青睐,从模式来说,无疑是成功的。先不谈论假货问题,单从模式来讲,拼多多的销售模式看起来要比某宝某东吸引人一些,为进一步了解也下载了拼多多,上面的商品种类十分齐全,应有尽有。尤其是生活用品,随便一坨纸,一瓶洗衣液拼单数量少则几万件多则上百万件,为什么这么火爆?价格!举些例子,拼多多上27包装的抽纸(非名牌)拼单价为9.9,单独购买为15.9,拼单价每包不到1毛,在某宝上搜索了下同类商品,27包的售价最低的也需要20多块钱,试问普通老百姓谁不愿捡这个便宜?拼多多也瞄准了这些人的心理,图便宜,这是拼多多模式成功的核心因素之一。

赞助了央视节目《是真的吗》的拼多多,真的只有假货这么简单吗?

其次,说到假货问题,成都华人网络认为没有假货这一说法,只有成本的说法。俗说话,一分钱一分货,这是对成本最为通俗的解释了。我们从成本角度来看,商家是需要赚取利润的,那么通常情况下,售价一定是大于成本的。一双成本为500元的鞋子定价不会在500以下,除非冲量促销或者清仓处理,同理,一双成本为50元的鞋子,定价51元,价格虽低但是合理的。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拼多多上卖的物品价格之所以低就是因为它的商品成本就是那么低,所以定价随之也低。但不能说它是假货。它只不过是成本低廉的真货。在网上看到说在拼多多上买到杜雪斯,蓝月壳等等山寨产品。在拼多多尝试搜索了杜雪斯,并没有相关的产品出现,接着搜索了蓝月壳,出来的也没有蓝月壳,而是系统自动匹配为蓝月亮。这个大家可以自己下载实验下。那么,山寨=假货?非也。假设花50块钱买了双耐克的鞋子,并且名称和标志都是和耐克一样,不过做工很差,穿几天就坏,那么这是假货无疑。如果我花50块钱买了耐克宝,那么我收到的就是一双与耐克毫无关系的耐克宝鞋子,价值50元的耐克宝它就是品牌为耐克宝的鞋子,是耐克宝这个品牌的真货,并非是耐克的假货,但可以说耐克宝是山寨货。由此可见,拼多多卖的只不过是一些品牌效应低,成本低廉的货品罢了。同时,一些价值较高的名品,比如VIVO x21手机,拼多多拼单价为2398元起,某东上同款商品最低价也是2398元起,并未有差距。这也能说明成本是指导商品定价的根本,若花298买到的可能是VIVI 插21,花2398买到的一定是VIVO x21。拼多多上的廉价商品,归根结底还是成本问题。

赞助了央视节目《是真的吗》的拼多多,真的只有假货这么简单吗?

最后,拼多多的火热也说明两个现实问题:收入问题和普遍的人云亦云。我国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看总量似乎很庞大,单从这个数据来讲很多人认为中国应该每个人都很富有了,对价格低廉的低价值物品的需求应该是下降的。然而,拼多多的火热恰好从侧面说明,我国的人均收入问题仍然是个问题。价格低廉的商品最能吸引的人群当属低收入者,不难看出,我国的低收入群体还很庞大,从拼多多单个商品可以上百万的拼单量就可以猜测;同时,很多普通老百姓都是随波而逐流的,总是人云亦云,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认为,拼多多是卖康帅傅,剽柔,耐克宝,蓝月壳的假货集聚地吗?我们使用过再去评价。不过,拼多多的备受争议反而刺激了它的关注度,也可能很多潜在消费者已经转变为真实消费者,或抱有好奇心态,或抱有真实需求的心态。无论将其定义为假货,山寨货还是烂货,无法改变的是:

需求一直都是诱导消费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