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發布AR-Driving,用AI重新定義人車關係

2018年7月6日,國內領先的互聯網汽車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斑馬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斑馬網絡),以“智行星球”為主題在上海舉行2018斑馬智行探索大會。眾多車企高管、行業專家以及城市運營機構等代表受邀參加,從年輕人對智慧出行的鮮活想象,互聯網汽車對人車生活帶來的巨大變革和城市智慧鏈接的無限可能等方面展開深入探討與交流,共同探索智能網聯行業及出行生態的未來趨勢和發展方向。

斑馬發佈AR-Driving,用AI重新定義人車關係

大會伊始,由AliOS總裁、斑馬網絡董事長鬍曉明做開場講話。胡曉明表示:中國市場需要有一款基於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的汽車智能操作系統。這個智能操作系統不屬於上汽,也不僅僅屬於阿里,而是對整個行業開放,服務於全球所有的汽車廠商。為此,我和我的團隊,包括我們的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操作系統,將全力支持斑馬,跟斑馬一起為汽車行業提供相應的服務。

斑馬發佈AR-Driving,用AI重新定義人車關係

AliOS總裁、斑馬網絡董事長鬍曉明

AR-Driving黑科技+在線服務聯盟,以更開放姿態服務全行業

活動上,斑馬網絡正式發佈黑科技AR-Driving,並聯合眾多汽車服務商共同成立互聯網汽車在線服務聯盟(OSA)。從車內人機交互全新方式到人車服務在線,不到三年的時間,斑馬網絡用獨有的互聯網速度改變著中國車企及消費者對於汽車出行體驗的定義和理解。

2016年,斑馬網絡創新的通過“去App化”,以“服務找人”的產品理念深度探索出行的全新方式。本次發佈的黑科技AR-Driving則重新定義了駕駛,該技術是由斑馬網絡百人研發團隊,傾注了2年半的心血之作,獨創的虛實融合算法突破了汽車硬件的壁壘,讓增強現實技術(AR)首次應用於量產車。現場通過舞臺劇的獨特形式,劇透了AR-Driving從概念誕生到量產成功的背後故事。

活動現場,斑馬網絡與眾多汽車服務商成立互聯網汽車在線服務聯盟(OSA),通過車、人、服務三者同時在線,從賬號到位置、語音、雲服務、支付的平臺技術和服務的整體輸出。從被動提醒到主動推送,線下服務端的“缺口”正在通過“在線服務”被填補。

斑馬發佈AR-Driving,用AI重新定義人車關係

斑馬網絡CEO郝飛與汽車服務商代表宣佈成立互聯網汽車在線服務聯盟(OSA)

在斑馬網絡高速發展的進程中,越來越多的合作伙伴加入到斑馬“朋友圈“。2017年12月,斑馬網絡與鈦馬車聯網、車音網、聯通智網、聯友科技、車聯天下、九五智駕等6家車聯網服務提供商(TSP)結盟,實現了“本土定製化服務運營+中國自主汽車OS”的盟軍體系。2018年3月,全球領先的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供應商博世與斑馬網絡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將在汽車多媒體軟硬件及智慧出行解決方案相關領域展開合作,這次合作既是兩家企業的一次“共同升級”,又是汽車產業走向開放、合作的充分體現。

斑馬發佈AR-Driving,用AI重新定義人車關係

斑馬網絡CEO郝飛

斑馬網絡CEO郝飛說:“斑馬網絡是一家面向汽車全行業提供互聯網汽車整體解決方案的平臺型和創新型公司,不會和原有的任何產業角色形成競爭關係。我們的目標是讓每一輛車都裝上AliOS的斑馬智行,實現汽車實時在線,讓中國消費者的出行體驗領先全球。 “

三場主題演講和對話,深入探討人、車、城市之間的新關係和新聯接

年輕人對未來汽車的期待是什麼?AI時代下汽車的角色是否會發生變化?面對快速發展的出行產業難題,三場主題演講和圓桌對話嘉賓將這些疑問變成了答案。

斑馬發佈AR-Driving,用AI重新定義人車關係

青年志聯合創始人張安定

在首場以《中國青年趨勢與出行啟示》為主題的演講中,青年志創始人張安定分享了中國年輕人個體演進的階段,重點闡述了在“大平原時代”背景下個體化的三大命題:安全感的獲得、自主決策的實踐,以及與社會的鏈接。而汽車本身,變成一個非傳統意義的創造對象,為車主提供親密關係的情緒共振。在以年輕人為主的新型出行方式的驅使下,汽車行業需要重新審視汽車為車主帶來的價值以及人與車的親密關係。

斑馬發佈AR-Driving,用AI重新定義人車關係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設計創意學院雙聘教授馬鈞

斑馬發佈AR-Driving,用AI重新定義人車關係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汽車產品管理與營銷研究所項目負責人龔在研

來自同濟大學汽車學院、設計創意學院雙聘教授馬鈞,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汽車產品管理與營銷研究所項目負責人龔在研,現場闡述了《從理智到情感,AI時代下的人車關係趨勢》,併發布了汽車行業首個《人車關係動態四維評價體系》。

隨著時代變遷,汽車的角色在不斷變化,年輕消費者對人車智能系統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而行業卻缺失一個完善的評估標準。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汽車產品管理與營銷研究所(以下簡稱同濟AMMI)從2004年起就致力於車載智能系統和人車關係的研究及評價,通過多輪迭代形成了人車關係動態四維評價體系。該體系覆蓋定量測試、定性研究、情感分析、後臺數據驗證四大維度,搭建起了基於人車關係的理性(人機交互、地圖導航、生態服務)和感性(顏值、智商、情商)維度。

馬鈞教授表示:“AI時代的到來,用戶購車不再只考慮整車性能指標,傳統理性評價體系已經不能覆蓋人機交互評測,在全新的人車關係面前,自主品牌與國際品牌站在了同一起跑線。”

斑馬發佈AR-Driving,用AI重新定義人車關係

上海城建城市運營集團技術中心博士彭崇梅

上海城建城市運營集團技術中心博士彭崇梅分享了與斑馬網絡共同打造的“智慧交通”案例,通過互聯網汽車駕駛者對道路路況的實時上報,上海城建集團得以精準、及時地匹配道路養護需求。互聯網汽車也由此從傳統交通工具變成了道路信息採集器,車主也從一名普通道路使用者成為城市運營的信息貢獻者。

不到三年的時間,斑馬網絡用獨有的互聯網速度改變著中國車企及消費者對於汽車出行體驗的定義和理解,這也得益於斑馬的內在驅動力——不斷探索用數據和技術驅動用戶體驗的創新。未來,斑馬網絡還將繼續秉持開放的姿態,不斷擴大合作邊界,服務汽車全產業;通過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聯合更多出行服務和內容提供商,加速整個汽車產業的智能化變革,為用戶提供更為極致的出行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