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備賽時間短,但又希望快速提升的跑者,該怎麼練?

馬拉松備賽時間短,但又希望快速提升的跑者,該怎麼練?

對於相當比例的跑友而言,平時較忙沒有足夠時間訓練,也即跑量不足,但又希望馬拉松比賽跑得好點,那麼在賽前1-2個月時間,是否可以通過專門的強化訓練,達到突擊提高能力的目的呢?有意思的是這種類似“臨陣磨槍”式的訓練,也有訓練理論給予支持,這就是80年代來,一種新的訓練理論——板塊週期訓練理論

馬拉松備賽時間短,但又希望快速提升的跑者,該怎麼練?

一、科學訓練是跑馬的基礎

傳統的週期訓練是一種經典、傳統的訓練安排,其基本邏輯是根據重大比賽日期,分階段進行相應訓練。在整個訓練週期中,訓練量與強度、一般與專項訓練系統規律地進行,通常是距離比賽時間越遠,量越大,強度越小;越接近比賽,量越小,強度越大。其目的是讓運動員通過系統訓練,能力和狀態得到循序漸進地提升,最終在比賽期間達到個人狀態的最高峰,在比賽或者賽季結束後,狀態下滑,進入恢復階段並進入下一個訓練週期。

馬拉松備賽時間短,但又希望快速提升的跑者,該怎麼練?

馬拉松週期訓練基本模型

拿基普喬格這樣的頂級馬拉松運動員舉例來說,他一般一年也就參加2-3場馬拉松比賽,比如他今年上半年參加了倫敦馬拉松,下半年應該就是參加柏林馬拉松。專業運動員可不會像大眾跑者那樣,以玩和體驗作為參賽目的地頻繁反覆參賽,他們要麼不參賽,要麼參賽就是為了取得好成績,所以為了這一年的這兩三場比賽,他們會進行系統的週期化訓練,目的是通過訓練提升自己的能力,然後在比賽中拼盡全力將這種能力表現出來。

但是隨著當代職業體育和競技體育商業化的快速發展,職業運動員比如足球、籃球、網球運動員需要參加的賽事也快速增多,需要運動員在一年當中或一個賽季中儘可能保持巔峰狀態,那麼傳統的週期訓練就受到一些限制,不能夠滿足當下職業運動員對比賽的要求,因此一種能夠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讓運動進入最佳運動表現的訓練安排——板塊週期訓練就孕育而生。

馬拉松備賽時間短,但又希望快速提升的跑者,該怎麼練?

對於跑者而言,春季和秋季比賽很多,且都想參加,比如9月的北馬、11月的上馬、杭馬、南馬,12月的廣馬,1月的廈馬,很多跑者每隔一個月左右就想參加一場比賽。此時,板塊週期訓練就顯得更加適合大眾跑者。

二、短期提高能力的訓練方法——板塊週期訓練

週期訓練理論由前蘇聯著名運動訓練理論學家馬特維耶夫提煉總結得出,正是藉助週期訓練,六七十年代前蘇聯在很多項目上保持世界領先水平,板塊週期訓練同樣起源於前蘇聯,是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具有相對獨立體系的訓練理論,也是週期訓練理論創建後的另一個重要的訓練理論。其主要解決優秀運動員參賽次數大幅度增加與賽前競技狀態快速形成等一系列當代運動員所面臨的問題。

板塊訓練之父——前蘇聯著名訓練專家維爾霍山斯基(Vemhoshanskij)認為傳統的花費較長時間、按部就班地進行備賽週期訓練理論已經過時,他提出的觀點是:想要備賽既有效率也有效果,可以集中精力,訓練你能力中最弱的那一項,這樣就可以達到成績突破的目的。維爾霍山斯基的核心思想是:人體的運動素質往往是不均衡的,對於較強的素質只需要保持即可,對於較弱的能力進行集中強化訓練,就足以突破。

馬拉松備賽時間短,但又希望快速提升的跑者,該怎麼練?

以色列運動訓練學專家伊蘇林在他著作中提到,板塊週期訓練是一種高度專項化集中式負荷的分期訓練模式。簡單地說,板塊週期訓練就是一個訓練階段內對某項能力進行高度專項化的集中式訓練,強化並提升此項能力,然後進入下一階段。

因此板塊週期訓練具有以下特徵:

▫ 每個訓練板塊(階段)只需要2-4周;

▫ 每一板塊的訓練任務擊中在1-2項;

▫ 不同板塊的鏈接,具有特定的順序;

▫ 不同的訓練板塊構成一個持續6-10周的訓練階段。

三、板塊週期訓練由三個短週期組成

馬拉松備賽時間短,但又希望快速提升的跑者,該怎麼練?

週期訓練階段主要劃分為形成、保持、消退三個階段,板塊週期訓練同樣是由三個訓練階段構成。板塊週期訓練的三個板塊分別稱為“積累”、“轉換”、“實現”。

▫ 積累板塊的訓練目的主要提升基礎能力,例如一般有氧能力、肌肉力量和一般技術動作;

▫ 轉換板塊即致力於提升專項能力,例如有氧—無氧混合能力、無氧耐力、專項肌肉耐力和專項技術動作;

▫ 實現階段是指賽前訓練階段,主要模擬比賽訓練,獲得最大速度和進行賽前恢復;

每個板塊的訓練時間根據身體的先決條件決定,通常累計和轉換板塊訓練時間各有2-4周,實現板塊訓練進行2周訓練,三個訓練板塊組合並以比賽結束為標誌形成一個獨立完整的訓練階段。

馬拉松備賽時間短,但又希望快速提升的跑者,該怎麼練?

四、板塊週期訓練核心理論支撐:痕跡效應

傳統週期訓練理論支撐是我們較為熟悉的“超量恢復理論”和“適應理論”,板塊週期訓練的核心理論“痕跡效應”。痕跡效應是指在訓練停止後,由訓練引起的身體變化在超出一定時間後的延續效應。簡單的說在我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身體在某方面能力有一定的提升,當停止訓練後,這項能力會保留一段時間,然後才會出現明顯的下降,這段時間就可以稱為訓練“痕跡效應”。

馬拉松備賽時間短,但又希望快速提升的跑者,該怎麼練?

不同運動能力的訓練痕跡效應的持續時間

對於馬拉松項目來說,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有氧耐力,通過上表可以看到有氧耐力的痕跡效應為30天左右,也就是說當有氧耐力訓練板塊結束後的30天左右時,有氧耐力才會出現明顯下降,因此類似馬拉松、自行車等以有氧耐力為核心競技能力的項目,要在有氧耐力訓練停止30天以內進行比賽,此時間段身體會處於較好的競技狀態。

馬拉松備賽時間短,但又希望快速提升的跑者,該怎麼練?

另外訓練“痕跡效應”也將決定訓練內容的適宜順序和時間。有氧耐力的訓練“痕跡效應”在30左右,最大力量在30天左右,抗乳酸能力在18天左右,力量能力在15天左右,最大速度在5天左右。在這個五種能力中最大速度的訓練痕跡效應最短,力量耐力、抗乳酸能力次之,有氧耐力、最大力量訓練痕跡效應最長。

為了使運動員在比賽時擁有最佳運動能力,那麼就應該合理進行能力訓練的安排,使它出現最佳痕跡效應,也就是說在比賽期間這幾項能力都保持在有效水平之內。基於這樣一個事實,訓練痕跡保留時間越短的能力越要在賽前訓練,比如速度能力,抗乳酸能力,而訓練痕跡保留時間越長的能力則可以在更早時間進行訓練。

馬拉松備賽時間短,但又希望快速提升的跑者,該怎麼練?

“痕跡效應”至少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馬拉松比賽臨近需要減量訓練時,我們可以減跑量,但不要減速度,甚至還要增加一些速度,做一些速度快一點時間短一點的偏向速度型的訓練,這樣不僅不會因為減量而導致運動能力下降,反而有助於賽前將個人狀態調整到最佳水平。

五、板塊週期訓練 VS 傳統週期訓練之爭

雖說板塊週期訓練訓練更佳適合當下多賽事的職業體育與商業賽事,但並不是說板塊週期訓練與國際訓練大師馬特維耶夫創立的週期訓練是相對立,他們均是競技訓練的基礎理論,在總體目標、領域和方向上並不存在本質的區別。

馬拉松備賽時間短,但又希望快速提升的跑者,該怎麼練?

傳統週期訓練與板塊週期訓練主要區別

第一、傳統週期訓練適合所有運動員,板塊週期訓練更佳適合高水平運動員。

傳統週期訓練整個週期訓練時間長,尤其是準備期,無論是水平較低的運動員還是較高運動員通過長週期的訓練都會有所提升,板塊週期訓練整個訓練週期時間較短,更加適合基礎較為牢固的高水平運動員,經過短時間訓練可以喚醒基礎能力,進而在比賽階段達到較好競技狀態。

對於跑者而言,長期堅持跑步是基礎,如果你希望在賽前集中一段時間比如1-2個月,進行強化系統訓練,那麼板塊訓練就更加適合你。

馬拉松備賽時間短,但又希望快速提升的跑者,該怎麼練?

第二、週期訓練採用累加訓練效應達到最佳競技狀態,板塊訓練採用累加與訓練痕跡效應相結合

傳統週期訓練在訓練中更多采用訓練量與強度累計式的刺激,實現刺激—適應和超量恢復,板塊週期訓練是在超量恢復與刺激—適應基礎上結合訓練痕跡效應,合理安排訓練方案,使在比賽階段身體各方面能力都在較高水平,從而促進最佳競技狀態的形成。

馬拉松備賽時間短,但又希望快速提升的跑者,該怎麼練?

第三、週期訓練強調多種能力同步發展,板塊週期訓練強調少數能力依次進行發展

運動能力發展是週期訓練與板塊週期訓練的主要區別,對於高水平運動員來說,多年的運動訓練已經將其訓練負荷推到很高水平,如果想再次提升,必然冒著增加訓練與過度訓練、運動損傷的矛盾。而板塊週期訓練將少數能力的依次訓練,在不提高甚至是降低總體訓練負荷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提升能力。同時還可以避免多種能力同時訓練所產生的能力不兼容以及疲勞等問題,而且,還能夠充分利用前一種能力的痕跡效應對後一種能力訓練的促進作用產生疊加式訓練的效果。

馬拉松備賽時間短,但又希望快速提升的跑者,該怎麼練?

第四、週期訓練負荷特點全面刺激,板塊週期訓練集中刺激

傳統週期訓練採用漸進式負荷,也即訓練量逐步遞減,而訓練強度逐步遞增。而板塊週期訓練提出了一種以提高運動員專項能力為主要目標的高度集中的訓練負荷模式,以期在這種“衝擊式”負荷的刺激下打破運動員的平衡,從而在更高的水平上建立新的平衡。

馬拉松備賽時間短,但又希望快速提升的跑者,該怎麼練?

六、成熟跑者更佳適合板塊週期訓練

板塊週期訓練是突破運動員已經形成的穩定競技狀態,從而在更高水平上建立新的平衡。對於初級跑者,也即還沒有經過系統訓練,基礎耐力較差的跑者並不適合。而對於那些已經擁有較為牢固的有氧耐力基礎的成熟跑者,通過板塊週期訓練的集中式衝擊訓練,打破原有的穩定狀態,建立體內新的平衡,就可再次提升競技能力。

成熟跑者實施板塊週期訓練也要經歷“積累”、“轉換”、“實現”三個階段。

在“積累板塊”以LSD為主的有氧耐力基礎訓練為主,在“轉換板塊”進行以提升專項能力為主的間歇跑和抗乳酸訓練為主,在“實現板塊”進行馬拉松配速跑訓練模擬比賽。整個訓練時間維持在6-10周,雖然說訓練方法與週期訓練相同,但在每個階段的持續時間與整個週期持續時間大大縮短,再次說明板塊週期訓練更佳適合成熟跑者和精英跑者。

馬拉松備賽時間短,但又希望快速提升的跑者,該怎麼練?

跑者如何運用板塊週期訓練理論

七、總結

板塊週期訓練與傳統週期訓練是一種相互補充的訓練安排手段,如果跑者水平較低,即使使用板塊週期訓練,也不能發揮它的優勢所在,初級跑者還是要經過長時間系統訓練來逐步提高能力。如果跑者具有一定基礎水平,希望通過賽前1-2個月左右強化訓練提升能力,板塊週期訓練是他們的理想選擇。

馬拉松備賽時間短,但又希望快速提升的跑者,該怎麼練?

如火的八月對於跑步來說是異常困難的,再熬一段時間,進入涼爽的秋季後,很多跑者事實上就可以運用板塊週期訓練理論,經過1-2個月的強化訓練,進入下半年跑馬高峰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