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在網絡上對日本好感度那麼高呢?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在網絡上對日本好感度那麼高呢?

我們知道,人是“動物+道德”的生命體,即人具有動物的所有因素之外,還具有精神生活的需要;可以說,人類的生活用最普遍的“衣、食、住、行”來形容:“衣食住”就是人的物質生活,“行”就是人的社會生活,是從走進社會中享受精神生活的文化過程,是人超越動物的高級生活。說實話,誰不想活得美滿,活得瀟灑,活得快樂?我們羨慕他國,首先肯定是因為他國的物質生活比我們優越的原因,倒不一定是因為量的原因,更多的是因為質的原因:比如日本人的食品更講究品質的保證,沒有弄虛作假;日常生活必用品更講究科學性與人性化;社會公共設施更加普及化和優越;醫療保障更加廣泛和徹底;社會保障更加健全和體制化;經濟結構更加合理和穩定;社會就業更加方便和隨心;教育更加先進和完整……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在網絡上對日本好感度那麼高呢?

中國社會確實有哈日、精日分子,這個不奇怪。有學者說,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戰場上有二百萬偽軍,超過了鬼子兵的人數,可以想象,在有幾十名國民黨中央委員,幾十名國民黨軍將官投敵的情況下,在敵偽統治區一定還有不少從國難中獲得好處的人員,這些人,罪大惡極的在戰後被處決,很多人被清算。聽說過在韓國十幾萬二鬼子戰後自殺的吧!因為清算來了。抗日戰爭勝利後及至新中國成立後,敵偽時期的人和事其實是反覆被清算的。這個過程在八十年代後才漸漸變得越來越淡化。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在網絡上對日本好感度那麼高呢?

中國是個大國,人口眾多,過去毛澤東時期,老人家要求共產黨團結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多數人民。可是,在我們國家,百分之五就是一箇中等國家的人口,更不用說百分之五以上了。因此,今天的設問,依據是在哪裡的調查就不管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國,對日本評價高的人數必定是“一小撮”,是漢奸或者是敵偽人員後人為主體(這個有必要調查一下哈日,精日分子背景),少數是對歷史缺乏認知,對現實中國日本態勢不瞭解的。相反,無論何時,在中國反感、仇視、討厭日本的絕對是大多數。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在網絡上對日本好感度那麼高呢?

現在很多網友對於中國歷史根本不感興趣,很多年輕人就只知道日本如何發達先進如何時尚潮流,殊不知,日本之所以有今日之繁榮都是站在中國幾千萬中國人的屍體上成功的,這是國仇,日本人世世代代都還不清的血仇,我輩中國人永遠都要記住我們的身邊隨時都有一個野心勃勃的國家,他們就像一隻陰影中的野狗,只要你一不小心它就隨時會撲上來咬你一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