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陽城建職業學院:建「雙師」隊伍,育「精品」人才

江陽城建職業學院專家雲集、名師薈萃。依託國家重點大學優質教學資源,引進國內相關行業頂尖專家,師資力量十分雄厚。現擁有國家教學名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四川省學術與科技帶頭人等10餘人,並初步建立了由200多名企業家和技術骨幹組成的教師庫,擁有學術與技術一流的專兼職“雙師型”教師隊伍,開啟人才培養的全新模式。(6月27日 四川新聞網)

說到“人才”二字,不少人腦海中可能自然聯想到酒城瀘州。因為,近年來,為了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加快城鎮建設步伐,瀘州在“人才”的培養與使用上可謂動了大手筆。力求“聚天下英才為我所用”。目前,瀘州又發出了“英雄帖”,將於7月6-7日舉行人才發展大會現場招聘會。與同時,在酒城瀘州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上,加快人才培養步伐,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學術與技術一流的人才已經蔚然成風。而像江陽城建職業學院這樣培養直接的對口人才的院校,更承載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任。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要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就必須有一支德才兼備的師資隊伍。作為職業學院,有人錯誤地認為,就是學一點簡單的技術,然後混個文憑而已。其實不然,職業學院的人才是直接和市場對接的,沒有“含金量”的人才完全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為此,“依託國家重點大學優質教學資源,引進國內相關行業頂尖專家”成為職業院校師資庫構建的主渠道。這些專家的“頂尖”,不僅體現在精湛的技術上,還體現在嚴謹的學術、廣博的胸懷和崇高的職業操守上。

著名中共黨史專家、毛澤東思想研究專家,中國黨史學科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人,全國優秀教師,東北師範大學榮譽教授、原副校長鄭德榮先生在培養博士生的第一節課上,從不講專業知識,而是告訴學生,應該樹立“理想、勤奮、毅力、進取”的治學精神,堅持“嚴謹、求實、探索、創新”的治學方法。這正是說明,人才的培養應當“立德”在先。這個“德”就很大程度體現在嚴謹的“學術”上。一個潛心學問的人,治學精神和治學方法同樣重要。惟其如此,我們的人才才能充分發揮出正能量的作用。

當然,既為直接輸出的對口人才,最關鍵的還是“能幹事”。也就是說,精湛的技術才是敲門磚。“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四川省學術與科技帶頭人”,以及“名企業家和技術骨幹”組成的教師庫,正是培養頂級技術的前提和保障。“校企合作”之路,是被無數事實證明了的一條康莊大道。而在此基礎上,江陽城建職業學院還把人才培養與脫貧攻堅結合起來,“實施精英教育計劃,實現‘培育一名技師,脫貧一個家庭’,畢業即就業。”這樣的創新模式,做到了多管齊下,一大批德才兼備的人才將在這樣的模式下脫穎而出。

有人說:“有德無才是廢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有德有才是精品。”在偉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需要的是更多更好的“精品”人才。江陽城建職業學院打造的“擁有學術與技術一流的專兼職‘雙師型’教師隊伍”,並“與中埃國際諮詢公司簽訂國際校企合作‘一帶一路’定製班人才培養協議”等舉措,為“精品”人才的培養做好了良好的鋪墊。“至德至善、至嚴至愛、允忠允誠、高質高能”,在這樣的辦學理念下,融入新時代和國際發展的洪流,必將“不盡人才滾滾來”。(文/何竹梅)

江陽城建職業學院:建“雙師”隊伍,育“精品”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