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人」蔚來上市路,醉翁之意不在酒

「汽車人」蔚來上市路,醉翁之意不在酒

18億美元,只不過可以把3年來燒掉的錢坑(扣除固定資產增值)填上,對下一步運營來說,裨益不大。與此形成鮮明對照,估值卻已經高達370億美元。也就是說,蔚來只釋放了一點流動性,其意不在融資,而在於IPO本身。

◎ 《汽車人》記者 黃耀鵬

8月14日凌晨,蔚來向SEC(美國證監會)提交上市申請,計劃融資18億美元,低於一個月前預計的20億美元。與此同時,從舊金山開始路演。這透露了令人不安的信號,蔚來上市的步子邁得急了些,寧可融資額比預期少一點,也要搶時間趕進度。

融資太小的疑惑

年初,CEO李斌對蔚來IPO輕描淡寫,“我覺得這些(IPO)都是水到渠成的。當然,我們想把一個公司IPO沒什麼不得了的,我們三年不就從成立到市值幾百億港幣了,我覺得這肯定不是一個公司的目標。”

「汽車人」蔚來上市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自始至終沒有否認蔚來急於IPO的意圖,只不過淡化了IPO對於蔚來的戰略意義。IPO對於大多數創業公司來說,都可稱階段性勝利,但對蔚來這樣融資額高達146億元的公司來說,IPO不能解決大問題。李斌沒有吹牛。

18億美元,只不過可以把3年來燒掉的錢坑(扣除固定資產增值)填上,對下一步運營來說,裨益不大。與此形成鮮明對照,估值卻已經高達370億美元。也就是說,蔚來只釋放了一點流動性,其意不在融資,而在於IPO本身。

「汽車人」蔚來上市路,醉翁之意不在酒

這如何理解?表面上,蔚來急於上市,是為了給投資人,特別是早期投資人一個體面的退出路徑。雖然融資額不多,但鎖定期結束後,理論上股東們都可以選擇將股份變現,但這要取決於當時的市值和股東權益兌現情況。特斯拉上市8年還在虧損,但不妨礙它現在的股票價值比IPO價格上漲20倍。股東們在鎖定期後選擇退出的可能性也不大,因為急於換現錢的小規模風投,根本進不了蔚來的融資圈。

至少幾大機構投資者,無論騰訊,還是高瓴資本,都不會退出。有一種可能性,蔚來創始人團隊可能和早期投資者簽訂了對賭協議,如果蔚來不能在某個時間點IPO成功,公司控制權將易手。一如FF與恆大旗下時穎公司簽訂的對賭協議。如果真有對賭,IPO不是為了獲取利益,只能算是擺脫一個麻煩。

美股的平衡機制不是福音

在蔚來確定了IPO路線後,赴美上市就成了惟一選擇。原因在於國內的審核制動輒以兩三年的排隊“輔導”勸退,而且蔚來目前的財報極為難看,根本不符合審核要求,可能連“輔導”的資格都沒有。

「汽車人」蔚來上市路,醉翁之意不在酒

吸引人的還在於多重股權架構,以保護創始人團隊的控制權不被資本淹沒,但這是有條件的。後者控制公司的同時,也排他性獲取了超量真實信息,對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來說,這是雙重的不公平。為了平衡這一點,公司控制者必須進行大量的信息披露,有些信息可能為競爭對手所用。馬斯克就非常氣憤這一點。家醜外揚的結果,是大量的做空行為和連篇累牘的批評。

現在輪到了蔚來。和特斯拉8年前一樣,只有1款產品(EP9未量產)、交付了幾百輛車就敢IPO。長達8年的虧損泥潭,未能阻止特斯拉成為560億美元的大公司,但從產銷量來看,任何二三線車企就足以將其碾壓。但沒辦法,市場就是固執地認為,特斯拉代表製造業和科技業的未來。

「汽車人」蔚來上市路,醉翁之意不在酒

顯然,蔚來也期望特斯拉的光環套在自己頭上。但他早期對投資者充滿“溫情”的同時,對二級市場更為吝嗇:A股權1股1票、B股權1股4票,C股權1股8票。巨大的投票權落差下,投資者們幾乎只分紅,無法對公司運營置喙。儘管李斌說比特斯拉和亞馬遜盈利“更早一些”,但可預見的幾年內,蔚來毫無盈利可能,所謂分紅,只是說說罷了。因為,有人計算過,即便走量的ES6(5座SUV)推出,買掉40萬輛,方能盈虧平衡。蔚來和他的代工方江淮,都視之為畏途。

同樣的理由,李斌將自身擁有的股份拿出1/3,透過某種分配機制,保留其中投票權的同時,與早期客戶分享收益,也只是畫餅姿態而已。但就一個姿態,也成為納斯達克惟一的存在(蔚來並未明確在納斯達克上市)。

特斯拉不是好老師

交付數量稀少且延遲、產品線單薄、續航里程不足、模式圈錢、燒錢,特斯拉的毛病,蔚來一個不缺,不是蔚來刻意如此,而是製造力和產品質量管理能力不足的表現。這些恰恰是成熟車企的標誌。市場一度相信,特斯拉能夠建立起穩定的產能、穩定的商業模式,現在仍付之闕如。蔚來像一個早期的特斯拉,惟一不同的是,估值是特斯拉IPO的3倍,交付首款量產產品的數量,卻只有後者的1/3。

「汽車人」蔚來上市路,醉翁之意不在酒

至少現在看,蔚來是一個更糟糕的特斯拉。美股投資者可能無法對“小號”特斯拉還能保持耐心,如果遲遲無法突破產能瓶頸,只須幾個月,就能引發廣泛輿論批評,伴隨大量做空行為,甚至引發機構集團訴訟。這也是美股的平衡機制之一。

儘管蔚來在招股說明書中誇耀自己的產品力和願景,但其商業模式是模糊的。所有人都很清楚,如果創業企業只靠賣車,很難盈利,必須指望後市場的“創新型服務”。但蔚來的換電和電池租賃業務都很難實現規模效益,新零售、大數據、車主社區等概念也影影綽綽,投資人可能對此失望。路演結果將給出蔚來融資的最終額度,也給出市場的最終態度。

「汽車人」蔚來上市路,醉翁之意不在酒

亞馬遜和特斯拉都還在虧損,但他們讓市場相信,他們正在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回報是早晚的事。蔚來需要證明履行訂單是靠譜的,還要證明自己能夠在投資人信心喪失殆盡之前盈利,指望特斯拉帶路越來越不現實,不過,很快兩者就能同場競技。特斯拉國產化將撞上蔚來的中級車產能落地,投資者們也許急切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押對寶。(《汽車人》記者/黃耀鵬,圖片來自網絡)【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