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從1個大家到16個小家|牛塘人說牛塘四十年

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改革開放已四十年,古運河畔的小鎮牛塘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為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牛塘鎮特開闢“牛塘人說牛塘四十年”微信專欄,這裡沒有長篇的宏大敘事,有的只是土生土長的牛塘人對牛塘的四十年印象、四十年感想、四十年情懷,從普通的牛塘人口中敘說牛塘四十年光陰鉅變,帶你回味故鄉的難忘時光……

“牛塘人說牛塘四十年”專欄持續面向社會徵稿,歡迎廣大群眾踴躍投稿,談談改革開放以來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牛塘人、牛塘事、牛塘情,我們將擇優錄用,並在“牛塘橋”微信、雜誌上刊登。(具體見文末)

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
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

第一期

一社區莊橋村王瑞祥

來到王瑞祥在牛塘一社區的家,家門口綠意蔥蘢,滿是自己種植的花草,邁入大門,牆上貼滿了各式各樣的字畫。這位93歲的老人用自己的堅持和執著詮釋著對書法、對中國古典文化的熱愛。

他家裡有厚厚的一疊手抄報,上面記錄著自己每日讀報看書的佳詞佳句,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書寫改革開放四十年一家的變化,託73歲的兒子親自送到鎮政府,從他身上,我們能夠感受到從前那個年代的古道熱腸、心懷國家的濃濃情懷……

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
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

圖為93歲老人王瑞祥的手寫文章

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

改革開放40年我家庭的變化

40年前,我家還住在四間只有4米多高的平房裡,上下三代人,子女兒孫十三人燒一座老灶頭。

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
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
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
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

子女要上班,有的到社辦廠,有的在村辦廠。老體(自己)還種幾畝責任田,幸虧鄧小平提出了改革開放,總算飯能吃飽了,賣東西不用票了。由計劃經濟改為市場經濟了,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了。我在這四間平房裡已娶了兩代兒媳婦,感到住房實在太緊,但又無法改造新房。

我大兒子已到鄉里當農技員,後又提升為副主任(現稱為副鎮長)。1974年,他提出要造房子,借點債,大旗他來扛,只要我不當攔路虎。當時我也是社辦廠領導,就這一來,各自設法借錢,不多時就一層平頂房建起來了,就把老房拆了。因為當時老房子行條柱都是杉木結構,把它拿到市場去賣一根可值30元錢。這錢又可以去買回磚頭和水泥,這樣我們13個人就可以搬進四間平頂房,在這四間平頂房後面還可以造豬圈,養豬,豬糞又可以用來肥田,因為我有四個兒子和三個女兒,那是已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結了婚,尚未分家,還在一個灶頭上吃飯。由於節省造價80根桁條和樓板都是自己動手澆鑄,耽擱兩年後才結頂造上去,共借債2700元。

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

王瑞祥的小兒子在越南

到1980那年四間三層樓的房子就造好了,我上樑不辦酒,也不請陰陽先生看吉日,就定在了五一勞動節,因為第三個兒子結婚,所以同時辦了喜宴和新房落成。因為我是共產黨員,是唯物主義者,花炮也未放一個,就熱熱鬧鬧地辦上十多桌酒席。兒子向我說:爸爸,什麼時候可以開小灶(分家)啊?我說就元旦吧。當時我很窮,沒什麼東西分,只分點柴貨,還各自分擔了670元的債。四間新房落成,當地也算是闊氣了。

80年元旦,幾個孩子各立門戶,經濟分開。他們工作積極,小兒子還在部隊裡,參加過越南自衛反擊戰,是中共黨員,任軍需參謀,到86年轉業當鎮江商業中心幹部;大兒子調往鎮江地委統戰部工作,是中共黨員;三兒子在村辦廠工作,也是中共黨員;二兒子在村辦廠工作。

自分戶之後,經濟好轉,所欠債務不幾年就還清了。隨著時間的前進,各家生兒育女,現在女兒都嫁出去了,都買了小轎車和房子。我細算一下,有四個兒子、四個孫子、兩個重孫、一個重孫女、兩個重外甥女和重外甥,加來重自輩12個一共靠近有50來人了,其中有十幾個大學生,共有八個共產黨員。每年春節年初一大團圓,歡聚一堂,熱熱鬧鬧。

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

四世同堂的全家福

經濟方面更是寬餘,都有銀行存款或者單位投資,我越想越開心。我年已九十三歲,老伴同齡,盛世社會,生活幸福。小兒子請了保姆服侍我倆,這樣的幸福日子我們還想多活幾年。要感謝改革開放帶來的豐碩成果,感謝各屆國家主席的英明領導!

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

40年前一個大家

20年前7箇中家

現在已有16個小家

改革開放四十年

我們家庭飛躍變

增加人口有幾倍

房屋低舊變高樓

已是孫輩住城市

都有轎車去上班

共計已有十八輛

全家已有四代人

大學生有十幾個

牛塘一社區王瑞祥

2018-5-21

以上所編寫都是我自己動腦,不煩任何人。

自我介紹:王瑞祥,93歲,老伴陸蘭英同齡,

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
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
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

隨處可見的書畫作品

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
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

王瑞祥老人津津樂道地介紹自己的家庭相冊

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
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

王瑞祥老人73歲的大兒子王國平也鍾情於書畫和中華文化,上圖是他每天堅持寫的一本厚厚的日記,右下是王國平家中的一些字畫,有自己寫的,也有村子裡志同道合的書友相贈的。

誰也無法抵抗時間的洪流,但在這期間我們能留下一些東西,一些回憶,它來自我們的親人、朋友和故鄉。王瑞祥老人用一封來信講述了他的四十年,他精神矍鑠,每日鍛鍊讀書,不輸少年,只是聽力不如從前,因此話也不多。雖然他的臉上一直掛著慈祥的笑容,但我看著他和他的作品,卻突然明白了一句話:“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這裡有王瑞祥的四十年,這裡也是牛塘的四十年。

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

徵稿啟事

“牛塘人說牛塘四十年”專欄持續面向社會徵稿,歡迎廣大群眾踴躍投稿,談談改革開放以來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牛塘人、牛塘事、牛塘情,我們將擇優錄用,並在牛塘橋微信、雜誌上刊登。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若是手寫稿,歡迎交至牛塘鎮政府1號樓三樓宣傳辦辦公室。諮詢電話:69870973。

40年,从1个大家到16个小家|牛塘人说牛塘四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