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人來說,唯有先謀愛再謀生,才能爲未來帶來保障

一直覺得,在當下的社會中,很多人對生育這件事有一種病態的期待。

對於很多人來說,唯有先謀愛再謀生,才能為未來帶來保障

就像節目中的媽媽團,催生起來簡直見縫插針,毫不留情。

“趁我們還年輕你們趕緊生,不然以後我們帶不動了……”

“生了孩子,你們的性格都會改變……”

“再不生,就老到生不了了。”諸如此類……

這些耳提面命是不是聽起來非常熟悉?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現如今,很多人都遭遇著如同他們一樣的催生壓力,以至於不少人為了謀“生”絞盡腦汁。

嘉賓徐海喬,僅僅為了完成媽媽的心願,就把生孩子當作工作指標。朋友嗆他:“你現在有女朋友嗎?”只有這時,他才好像找回了理智,開始為枕邊人操心。

對於很多人來說,唯有先謀愛再謀生,才能為未來帶來保障

在秦桑看來,這是一種非常不負責任的表現。一個成熟的男人,勢必要經營自己的節奏,抗住世俗的壓力。他們往往先學著謀愛,再想著謀“生”。

綜藝《幸福三重奏》裡,福原愛的丈夫江宏傑就很懂這一點。在他描繪的理想家庭素描畫裡,他和妻子十指緊扣,隔著屏幕都能讓人感覺到濃濃的愛意。而孩子則有自己的另一方天地,一個人坐在一旁,玩遊戲玩得不亦樂乎。

對他來說,孩子是感情水到渠成的產物,絕不是一個亟待完成的任務。他將自己的重心牢牢地鎖定在妻子身上,各種細緻入微的關心,打造了愛意濃厚的家庭氛圍。

一個連雙方都覺得身心舒暢的地方,才有可能給家人帶來幸福感。

對於很多人來說,唯有先謀愛再謀生,才能為未來帶來保障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原生家庭的幸福感對個人的一生有著重要的影響。對於很多人來說,唯有先謀愛再謀生,才能為未來帶來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