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飽肚皮才能有精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是民間文化傳承發展的根本道理。像我這樣的俗人有太深的體會,因此,在文化知識薄弱的條件下,去寫什麼論文,談什麼傳承發展之道和研究太多的時候總感力不從心。而在一定外力的作用下,很快能一口氣敘述出我們所熟悉的東西,所以,萬般還是一個用武之地的平臺功效。
隨著屯堡文化博大精深的感染力,國內外越來越多的人們關注並走進屯堡,研究屯堡,地戲文化作為安順絢麗文化和標誌文化更是研究不可或缺的板塊,屯堡人忠孝仁義的內涵似乎得到了全面的詮釋,知足感讓我們淡忘了地戲傳承演繹“祈福”的夙願功效。
近期,有朋友問到我安順地戲最重要最值得研究的東西有哪些?應朋友之邀, 今粗略寫出了地戲的儀式,一起分享!
架馬:
架馬相當於拜魯班,就是開始給一個村做臉子,首先選擇黃道吉日進行拜魯班儀式,然後才能做。
開光:
做好一堂臉子之後,村裡的老人和戲友要看好日子才能來接神,來接的時候,由雕匠負(魯班弟子)給臉子開光,舉行請神祭祀儀式。通過口述史的形式把神請下凡間,讓英雄的神靈附在臉子上面,然後才能用於演出。
開箱:
每年每次演出之前,要舉行開箱儀式,供上豬頭、糖絲果品等供品,把神櫃裡面的神靈請出來,然後把臉子分給參與演出的藝人。(注意:開箱的時間一般女性是不能在場的。)
參廟:
藝人戴上臉子之後,就打著行路鼓朝廟宇或者土地廟走去,一邊打一邊走,到了廟門前由元帥帶領眾戲友進行五方或者十二月的祈福。(有的村寨沒有廟宇就直奔演出場所)
掃開場:
正戲演出前由土地和和尚對說對唱,通過降福的形式表述演出的目的,送生產需要的糧種與牛馬和生活中的急需品,然後再送吉祥和平安。
參財門:
在演出的日子裡,會給一棟財門或者一戶人家的大門進行參門儀式,通過這樣的形式給裡面的主人帶來如意和幸福。
掃收場:
每次演出完之後,要舉行掃場儀式,由土地和和尚對說對唱,通過掃場儀式吧不好的東西掃出去,留下平安和吉祥。
封箱:
藝人演出完之後,除了自己的私有物品,面具、兵器等要統一管理,把道具放在神櫃裡保存,等待來年或下次用的時間在開箱。
這是儀式的流程和簡述,並非幾個字能詮釋裡面的內涵,真正的文化內涵我覺得更是在舉行祭祀儀式時間的祈福口述史。
閱讀更多 屯堡趣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