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尖子如何名利双收?这家公司给出答案!

记者 | 樊梦薇 楚海虹

技能尖子如何名利双收?这家公司给出答案!

550名员工的企业,1人获全国劳模,3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人获全国技术能手,2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市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前10名达119人次,传奇的荣誉史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八建设有限公司创造。

有人言当今社会已是“本科生满地跑,技术工无处找”的尴尬境地,为什么中油八建的员工能十几年连续在技能大赛中摘冠?为什么企业能坚持18年重奖技术尖子,让他们名利双收?跟着小编一起来中油八建一探究竟吧。

被“逼”出来的劳动竞赛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八建设有限公司曾是一家有1710名员工、以生产油田专用注汽锅炉和压力容器及施工安装为主的中石油企业。由于连年亏损,2000年整体改制,改制后多了“有限”俩字。当时人才流失严重,技术工人青黄不接,有的跳槽,有的另谋生路,面对一盘散沙,领导班子很是着急。

技能尖子如何名利双收?这家公司给出答案!

情急之下,逼着领导班子绞尽脑汁想办法,留住人才、吸纳人才、站稳市场。

公司选择了“劳动竞赛”作为切入点,再通过“兑现待遇”达到预期目的,同时培养“劳模、工匠”,树典型,带动员工积极性。

技术过硬,“接活”底气更足

八建根据各工种特点和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确定了年度竞赛和专项竞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岗位练兵、劳动竞赛活动。这一招儿,对症下药,很快就在提升员工素质、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优化技术指标、降能耗提效益等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

技能尖子如何名利双收?这家公司给出答案!

例如特种作业工段是专门从事不锈钢、抗氢钢及各种铬钼钢等特殊材料焊接的,由于焊接材料特殊、技术要求高、工艺难度大,公司特别组织了专项岗位大练兵。

焊工们仔细研读工艺文件,认真向老技师请教,苦练焊前预热、焊后消氢、热处理三个环节“内功”。虽然竞赛有高低,但交流无障碍。团队以先进带动落后,相互协作,真诚帮助,团结得像一个人,很快就创造了奇迹:焊接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焊接一次合格率均达98%以上。

技能尖子如何名利双收?这家公司给出答案!

“劳动竞赛”是提高技能的有效载体,激发了员工学业务、学技术的热情。许多焊工劳模在劳动竞赛中脱颖而出,竞赛、劳模和企业效益的辩证关系,不言自明:“竞赛”,增强了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不用返修就是增效”。

技术过硬了,“接活”底气更足了,一般焊工和其他单位拿不下的生产任务,技术能手们出手,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行业内人所公知,改制后第一年就实现了扭亏。

兑现待遇 让技能尖子名利双收

十几年前,虽然中油八建公司制定了考核激励政策,比如取得抚顺市技能大赛名次与报酬挂钩,给予优先评先选优,首席员工及星级员工给予技术津贴等等,但很多员工并没当回事儿,根本不相信技术水平高了工资就能长上去,毕竟当时企业并不景气。

2002年,32岁的中级焊工刘宇志参加了抚顺市第二届职工技能大赛,赛前领导问他,如果得了第一名想要什么奖励,他说:“要一台相机和电子琴”。结果,他真就拿了个焊工第一名。随即,他被破格晋升为高级技师,工资从900元增加到1350元,享受技术津贴,加上各种奖励月收入达3000多元,当时在工人中最高。公司领导还用1万元奖励兑现了承诺,随后又赶上“车改”,他成为最早一批开上私家车的。

公司领导的“徒木立信”,使得公司有了大震动,员工们学技术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起来。而这种“兑现待遇、让技能尖子名利双收”的做法,并不是心血来潮,也没有半途而废。这一坚持,就是18年。

技能尖子如何名利双收?这家公司给出答案!

公司领导加大对培训工作的人力及物力的支持,还先后投入千万元资金打造专门的员工培训基地,为员工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近些年来,中油八建不惜投入重金培育员工队伍,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公司获得国家专利21项,不同系列油田专用注汽锅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产品遍及国内各大油田,并出口哈萨克斯坦、哥伦比亚、委内瑞拉、阿曼、古巴、苏丹、老挝等国。

“劳模、工匠”当起火车头

榜样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就是一本教科书,树立榜样刘宇志,是公司关键时期的正确选择。

技能尖子如何名利双收?这家公司给出答案!技能尖子如何名利双收?这家公司给出答案!

工厂进门处摆放的都是刘宇志昔日的荣耀。

刘宇志不仅是全国电焊行业的佼佼者,而且当起了“金牌工匠团队”的领路人和大师傅。他曾在的班组共有18名员工,高级技师3人,技师6人,其中13人获市级大赛前十名。

按照刘宇志的话说:“让更多年轻人成为优秀工匠,才是我的价值所在。”今年五一,抚顺市总工会又向全市产业工人发出了“向刘宇志学习”的号召。在刘宇志的带动下,一批批“刘宇志们”涌现出来,他们鼓舞了士气,让比学赶超的风气在八建蔚然成风。

技能尖子如何名利双收?这家公司给出答案!

2015年,刘宇志培训准备参加全国职工技能大赛的选手。

公司每两年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技能大赛,同时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优秀师徒”实行同奖。目前已举办9届员工岗位技能大赛,涉及工种二十余个,参赛人数达千余人次,每次技能大赛都得到积极响应。

从十几年前公司掏钱买培训教材、“逼着”员工参加竞赛,到现在员工自觉自愿苦练基本功、争创“技术明星”,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何为“工匠精神”?就是一心一意,在某个细分领域做到极致。

作为“钢板裁缝”,刘宇志在焊接第一线已经“缝缝补补”了26年。“四百多台设备”、“五千多吨重量”、“九千多万产值”,这几个数字是近几年刘宇志参与的项目成果,而“100%的无损检测合格率”则是对其“裁缝”工作的最好注解。

技能尖子如何名利双收?这家公司给出答案!

刘宇志:咱们焊工就跟裁缝一样,只不过她们缝补拼接的是衣服,咱们拼接的是钢板还有机械。

技术大拿多了,公司效益好了

这时候大家要问了,培养了这么多技术大拿,八建公司最直接的收益是啥?

一是带动好学的气氛,让工人们努力研究技术,对生产又有拉动作用,最直观的益处体现在技术工人有名气,好闯市场,试想各个大赛的状元都出自中油八建,名号打响,抢占市场份额的事也就很简单了;二是实实在在地创造效益,保质量抢工期。举个例子,焊坏一个设备,返工会间接损失8万元,奖励员工只需要1万元,激励制度一出,工人努力钻研技术,工作更细致了,大大减少了返工率。一次返工会损失很多潜在效益,这个账谁都会算。八建一直落实得很好,奖金直接翻番。

技能尖子如何名利双收?这家公司给出答案!

公司领导提起历年来的优秀“战绩”满脸的自豪与喜悦。

中油八建已经蝉联抚顺市9届焊工技能大赛状元、3届铆工技能大赛状元,省第五届、第六届焊工技能大赛前三名,2015年第三届、2017年第四届全国无损检测技能竞赛个人第二名、总成绩第二名、团体第三名等。公司获得国家专利21项,不同系列油田专用注汽锅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产品遍及国内各大油田,并出口哈萨克斯坦、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国。公司自主研发的过热注汽锅炉列入2010年国家重点火炬计划,光管及集箱式油田专用蒸汽发生器被列入2013年国家重点火炬计划项目。2014年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被评为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2017年被评为国家级大师工作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