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諾推介|「侃」見的表象,未必就是「袁」本的模樣——袁侃

藝諾推介|“侃”見的表象,未必就是“袁”本的模樣——袁侃

藝諾推介|“侃”見的表象,未必就是“袁”本的模樣——袁侃

有意識地將作品從單一的雕塑語言中抽離出來,從而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袁侃

藝諾推介|“侃”見的表象,未必就是“袁”本的模樣——袁侃

袁侃記憶猶新的一段小學經歷:

那年,四川大面積箭竹開花,老師說這樣一來熊貓的口糧就沒了,很多都會餓死。單純可愛的小學生們一聽都心如刀割,怎麼能讓那麼可愛的國寶餓死呢?我們一定要救救大熊貓。

他還記得自己一邊寫如何拯救熊貓的作文,一邊哭的情形。

藝諾推介|“侃”見的表象,未必就是“袁”本的模樣——袁侃

一個人內心的某種質地是那麼的與生俱來,特別對於藝術家來說,他們的作品往往就是他們心底那張對於世界的“相機底片”。

於是,“熊貓”便成了袁侃老師內心的創作靈感來源,通過這些熊貓表現著某種社會現象或生態,這何嘗不是藝術家的另一種使命感呢?

藝諾推介|“侃”見的表象,未必就是“袁”本的模樣——袁侃

作品:《偷窺者》

《偷窺者》中玫紅色的熊貓十分賣力地想從外面窺探室內到底發生了什麼?它把自己突出的鼻子和肚子都壓扁在展廳的玻璃牆上。如此可愛的樣子又帶著波普風的沒心沒肺。

藝諾推介|“侃”見的表象,未必就是“袁”本的模樣——袁侃

作品:《水池》

《水池》中,熊貓們前赴後繼地步入池中,不知深淺。它們眼中只有前方虛幻的光亮,從未意識到需要停下腳步感知自己所處的困境。如此這般集體無意識的“自殺”行為,生動揭示了當今社會隨處可見的混沌麻木狀態,令人深思。

藝諾推介|“侃”見的表象,未必就是“袁”本的模樣——袁侃

作品:《另外的道路》

以亞克力板為材料構成的《另外的道路》,一片片在彩色燈光下顯得如此虛幻如夢境。袁侃老師的很多作品中,都以燈光的互相影響作為銜接;將某種當下與某種未知世界無縫相連,又不斷循環……

藝諾推介|“侃”見的表象,未必就是“袁”本的模樣——袁侃

藝諾推介|“侃”見的表象,未必就是“袁”本的模樣——袁侃

藝諾推介|“侃”見的表象,未必就是“袁”本的模樣——袁侃

作品:《桃子》

裝置作品在《桃子》這個作品中,已經感受到袁侃老師有意識地將作品從單一的雕塑語言中慢慢抽離出來,從而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成為現如今大家所能看到的裝置作品。這些琉璃材質中混雜不同色彩的“桃子”,單獨看來能引發各種誤讀,譬如:乳房、腫瘤……將它們組合放置之後,則形成單一符號的重複變奏。這種復調式的處理在“熊貓”系列中依然是他喜歡的形式。

藝諾推介|“侃”見的表象,未必就是“袁”本的模樣——袁侃

藝諾推介|“侃”見的表象,未必就是“袁”本的模樣——袁侃

藝諾推介|“侃”見的表象,未必就是“袁”本的模樣——袁侃

在袁侃老師的作品中充滿著一種對現實社會某些問題的吶喊與態度。

強烈喚醒混沌不醒的某類人群,

再也不要:

麻木地面對某些不公……

麻木地迴避某些現狀……

麻木地追求某些慾望……

否則……

你我將喪失原本該有的那那份感知世界力量……

袁侃老師《具象的當代性·第四回》參展作品:

藝諾推介|“侃”見的表象,未必就是“袁”本的模樣——袁侃

藝諾推介|“侃”見的表象,未必就是“袁”本的模樣——袁侃

藝諾推介|“侃”見的表象,未必就是“袁”本的模樣——袁侃

《I'm Bobby Fischer》

《我是博比費舍爾》 高70CM 底面積可變 玻璃鋼著色 磁懸浮裝置 2017

藝術家袁侃用戲謔的方式,藉由一頭熊來反思我們越來越荒誕的現實世界。我們很多時候,為了所謂的功名,整天忙忙碌碌、蠅營狗苟。回頭看,或者跳離地球之外看,簡直都是不值一提,作品是在諷刺我們人類世界的虛妄和可笑。

袁侃老師簡歷:

1971年:

上海出生,現為上海油畫雕塑院雕塑創作員;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雕塑學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專業委員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2004年:

第十屆全國美展上海展

2005年:

第二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

作品《花神》被中國美協收藏

2010年:

“中國盆景”――當代藝術家提名展 (西班牙巴倫西亞現代藝術博物館)

2012年:

“2012上海城市雕塑邀請展”(總策展人,參展藝術家)(上海大寧靈石公園)

“文化·家園----第七屆全國中青年藝術家推薦展”(上海明園美術館)

2014年: “

明天的寓言—袁侃個展(上海油畫雕塑院)

2016年:

《吳語·方言----上海藝術家作品邀請展》(中華藝術宮)

獲獎作品:

“和平·和諧—2011全國中青年藝術家推薦展”(一等獎)

藝諾推介|“侃”見的表象,未必就是“袁”本的模樣——袁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