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碧嘉」或於14日夜間前後再次登陸粵西沿海 省防總將防風Ⅳ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

目前位於陽江市東南海面上的第16號颱風“貝碧嘉”(熱帶風暴級別),可能於14日夜間前後以熱帶風暴或強熱帶風暴級(10級左右)在西部沿海地區再次登陸,為做好防禦工作,13日上午省防總再次召集有關部門會商研判颱風發展態勢,進一步部署防禦措施;並再次派出兩個工作組赴粵西有關地區開展督導工作;同時於13日14時將防風Ⅳ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應急響應,同時維持防汛Ⅳ級應急響應。

“貝碧嘉”較長時間影響粵西

據監測,13 日19時,颱風“貝碧嘉”(熱帶風暴級)中心位於距離廣東省陽江市東南方向約195公里的海面上,最大風力9級,中心氣壓985 hPa。

會商認為,“貝碧嘉”13日夜間到14日將繼續在我省西部海面徘徊擺動,強度還將略有增強,並可能於14日夜間前後以熱帶風暴或強熱帶風暴級(10級左右)在西部沿海地區再次登陸,登陸後沿粵西沿海向廣西方向移動,較長時間給粵西和珠江三角洲市縣帶來明顯風雨影響。其中:13日-16日,廣東中西部沿海和海面、瓊州海峽、北部灣和南海北部海面風力7級~9級陣風10級;南海有大浪到巨浪,廣東近岸海域有中浪到大浪。14日-15日白天,珠江口至雷州半島東岸一帶沿海將出現30~120釐米的風暴增水。14日白天,粵西和珠江三角洲沿海市縣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其中雷州半島有暴雨局地大暴雨,其餘市縣有(雷)陣雨局部大雨,14日夜間-15日,粵西市縣、珠江三角洲市縣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其餘市縣多雲有(雷)陣雨局部大雨;16日,粵西有暴雨局地大暴雨轉中雨,珠江三角洲大雨轉陣雨,其餘市縣有陣雨。

12日以來,全省雨勢逐漸減弱,據氣象水文監測,13日08時-17時,全省有4個站錄得50毫米以上暴雨,有37個站錄得25毫米~50毫米的大雨,其中雨量較大站點為廣州市花都區花東鎮74毫米。目前,全省無江河超警戒水位。

搶險救災工作有條不紊進行

受“貝碧嘉”帶來的強降雨影響,粵西多地受災嚴重,救災工作正有條不紊進行。

13日,副省長、省防總總指揮葉貞琴同志繼續帶隊在茂名信宜檢查指導救災工作,看望慰問受災群眾。省防總按照省領導部署,全力組織受災地區開展搶險救災,協調省公安廳飛行服務隊、省民政廳增派直升機空投食品等救災物資到救災點;組織有關地方和部門做好受災群眾安置、交通水利電力通訊供水等設施修復、災區查災核災等工作;進一步落實部署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巡查管控。

省防總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密切配合

各有關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合力抗災。省公安廳響應行動迅速,增派直升機參加受災地區救災工作。省民政廳及時部署下撥發放救災物資,組織開放2700個應急避護場所,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省國土資源廳派出督查組赴有關地市檢查指導地質災害隱患點排查工作,排查新增地質災害隱患點423處,落實巡查責任人和防控措施,並及時發佈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指導地方防禦。省海洋與漁業廳報請農業農村部批准,推遲南海休漁開捕,同時要求各沿海市海洋漁業主管部門延遲與開捕有關的活動。組織汕尾以西海上作業漁船回港避風,魚排養殖人員上岸避險,加強漁港、防坡堤、避風塘巡查,防止漁民漁船搶風頭追風尾。截至13日11時,汕尾以西11個沿海市免休漁船1400艘,已全部回港避風。魚排人員8721人,已全部上岸避險。省通信管理局出動保障人員3987人次,出動保障車輛1363臺次,動用油機1326臺次,已發送應急類公益預警短信共6875.3萬條,預計14日前全部完成修復。廣東海事局進一步落實好客渡船、危險品船、沿海施工船舶、無動力船舶、中小海輪等防颱措施。截至13日13時,瓊州海峽、川島海域、大(小)放雞島等船舶已停航。省水文局加密江河湖庫水情監測,提前發佈洪水預警信息。省氣象局發佈各類服務短信7132.2萬人次,向江門、陽江、茂名、雲浮、湛江市發佈全網颱風預警信息。廣東保監局組織保險行業提前調配資源,做好防災減災及理賠工作。

受災地區奮起抗災

受影響地區黨委政府全力開展防災救災工作。茂名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在災區一線統籌各方面力量,投入救災搶險和群眾救助,累計派出救援人員4342人,搶險車輛和機械1214臺次,發放救災物資大米300包、麵條700箱、摺疊床340張、衣服1100套、空調被900張、毛巾被626條。珠海市市委主要領導到受災害影響區域檢查防汛防風工作,主持召開全市防汛工作會議進一步部署防禦工作。江門、雲浮等市適時調整應急響應,繼續做好各項防禦工作。中山市召開防颱風視頻會,部署颱風防禦工作。(粵水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