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楊永松——廣東唯一健在的開國將軍

逛了這許久,何不進去瞧瞧

您需要 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來源: 梅州日報 楊永松,現年99歲高齡。1919年7月出生於大埔縣百侯鎮侯南村,1927年加入童子團,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加入紅軍。曾參加中央蘇區的第三、四、五次反“圍剿”戰鬥,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徵。在抗戰時期參加了平型關戰役等著名戰役。抗戰勝利後馳騁東北戰場,曾任東北民主聯軍總政治部副秘書長、四野戰車師政委。1955年授銜時,是共和國最年輕的少將之一。

大埔杨永松——广东唯一健在的开国将军

艱難的童年歲月1919年7月,楊永松出生在梅州市大埔縣百侯鎮侯南村一個貧苦家庭。他是這個楊姓家中的第四子,靠他父親販賣鹹魚鹹菜為生。母親帶著四個孩子,租地種糧種菜,四季勞作,勉強可以餬口。 楊永松5歲時,父親積勞成疾,因病離世,家中生活更加艱難。但就是在這樣的窘況下,母親還是咬牙堅持著送楊永松去圩鎮的步梯小學讀書,這是他們當時唯一能看到的希望和出路。 1927年,革命浪潮風起雲湧,大埔的中共黨組織在鄉村進行廣泛的政治宣傳,工會、農會等組織紛紛成立。10月,從三河壩戰役撤退的南昌起義部隊經過百侯,他們的進步思想極大地感染鼓舞了當地群眾的革命情緒。楊永松的二哥楊鶴松在新加坡加入共產黨後,也返回家鄉積極組織開展革命活動。楊永松受家兄影響及環境薰陶,在學校加入了童子團,開始了革命的啟蒙階段。 一心要革命的“紅小鬼”1930年4月底,楊永松在二哥楊鶴松的安排下,跟隨中共平和縣委書記陳采芹去閩西,結束了百侯暴動後被迫在大東鄉開始的“放牛娃”生涯。在陳采芹的革命思想教育下,楊永松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留在永定縣委機關打雜,正式開始了革命工作。 1930年11月,在龍巖召開的閩西兒童團第一次代表大會上,楊永松被選入閩西兒童團團總部任組織部部長,接受張愛萍的直接領導,在工作中學習成長。 1931年7月,楊永松受到“肅反”運動的影響,被肅反委員會以反革命的理由抓起來,關押幾天後才放出來。他當時有兩條路可供選擇:一是回閩西機關,二是參加紅軍。楊永松思考了很久,最後,他下定決心:“讓紅軍考驗我,我是一心要革命的!” 楊永松參加紅軍後被分配在紅十二軍政治部機關做勤雜及文書工作,後被編入紅軍101團,參加了中央蘇區的第三次、第四次反“圍剿”戰鬥以及1933年9月開始長達一年多的第五次反“圍剿”惡戰。在硝煙瀰漫中,楊永松一天天成長,更加堅定革命的信念。

療病中拼命追隊參加長征1934年9月,為擺脫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的困境,楊永松所在的部隊開始向福建永安地區進發。部隊經過汀州時,楊永松因病被留後方醫院休養。後來由於戰事緊張,所有人員需轉移到一個叫“九堡”的醫院。楊永松和幾個戰友趕到九堡醫院後,讓他們意外的是,那裡除了一片用磚頭搭起的床鋪外,已經沒有一個人了。原來,醫院在一天前就轉移了。他們不顧傷病的折磨,堅持趕路,終於在第5天的下午趕上了紅一軍團的部隊。楊永松在尋找三團的駐地時,遇見了一師的聶鶴亭參謀長。“小鬼,你年齡還小,身體又很虛弱,能跟得上嗎?”聶參謀長關心地問楊永松。“紅軍不怕苦和難,我能行!”楊永松斬釘截鐵地答道。聶參謀長給三團打了個電話,把他留在了師部,讓他和一個叫賴可可的同志一塊負責文書工作。 第二天,得到通知:傍晚出發。當時楊永松還不知道,二萬五千里長徵就這樣開始了。因為他年紀小,部隊長征前整編,要送他回家,譚政說“他哪還有家?兄弟們都參加了革命,送他回家就等於送死”。 長征中九死一生1934年10月,楊永松隨部隊踏上了長征的征途。他們一路攻堅克難,突破了敵人的重重封鎖。部隊由毛兒蓋出發,楊永松所在的三團走在軍團的前面,翻過一座小山後,開始過草地。一路上,時不時見到浮在泥水中的軍帽和死在灌木叢中的同志。在進入草地的第六天,楊永松的雙腿因長時間泡在雨水裡,雙腿腫脹,無法起身。他沒有放棄,鼓勵自己“不能這樣倒下,一定要走出去”。他穿上在一次勝仗後買的一雙沒有補底的襪子,套上一直捨不得穿的新草鞋,找了一根別人當柴燒沒燒掉的樹枝做柺杖,憑著堅定的信念跟在部隊後面一步一撐艱難地往前走。兩三個小時過去了,他的腳能感覺到暖和了,開始消腫,楊永松非常高興,又一次甩掉了死神,往前追趕革命隊伍去了。 楊永鬆緊跟著革命隊伍,整整走了一年,1935年10月,走到了陝甘蘇區的吳起鎮,長征結束了。楊永松跟隨部隊經過了10餘個省,行程二萬五千裡,歷盡險山和惡水,戰勝敵人的圍追堵截,在艱難困苦中得到了鍛鍊,經受住了最嚴峻的考驗。

大埔杨永松——广东唯一健在的开国将军

1959年國慶節參加北京軍區將軍合唱團的將軍們合影。二排右一為楊永松。

南征北戰的軍旅生活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點燃了全面抗日戰爭的烽火。國共和談一致抗日,紅軍改編為八路軍。8月23日,楊永松任政訓處技術書記的685團作為先頭部隊開赴山西抗日前線,參加平型關戰役。此後,楊永松跟隨部隊保衛忻口,轉戰晉西,挺進山東,浴血魯南,在戰爭的烽火中不斷成長。1942年10月,楊永松調去中共山東分局高級黨校學習,後來又調任綏德抗大總校部秘書科科長,在徐向前校長身邊供職。1945年4月23日,楊永松以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候補代表的身份,出席了黨的“七大”。1949年3月,楊永松被分配到第四野戰軍戰車師任政委。共和國年輕的開國將軍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楊永松的戰車師參加受閱,坦克編隊以整齊的隊形,緩緩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了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1953年1月,楊永松調任華北軍區裝甲兵政治部主任。1954年,華北軍區裝甲兵司令部改稱北京軍區裝甲兵司令部。 1955年,楊永松被授予少將軍銜。楊永松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手撫著勳章,楊永松淚眼模糊了,他想起了那些犧牲的戰友們,他們沒有看到全國的解放,他們的鮮血灑在了革命的征途上,換來了今天的幸福和平。1957年8月,從解放軍政治學院畢業後,楊永松被分配到北京軍區工程兵任副政委。1959年9月,他參加了總政治部組織的全軍將軍業餘合唱團。1968年任北京軍區工程兵政委。1978年,楊永松退居二線,任北京軍區工程兵顧問,繼續為國家的軍事建設貢獻力量。1981年按副兵團級離休,醫療享受正大區職待遇。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勳章榮譽章。 光陰荏苒,一生為國家、為人民、為軍隊建設浴血奮戰、付出辛勞的老紅軍戰士楊永松將軍今年已經99歲高齡了。他年事雖高,精神依然矍鑠,思維依然敏捷,一如既往地關注著人民軍隊的發展和祖國建設的偉業。 (連建文、賴海濤根據楊永松著《硝煙往事》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