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毒人》看完了,金三角顺便了解一下?

这段时间,电视剧《猎毒人》终于迎来了大结局。主演于和伟在徐峥、吴秀波等众多知名卡斯的背书之下,一路跌跌撞撞卧底打怪,终于搬倒了金三角楚门毒咖。

电视剧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王国般的楚门世界,毒枭的日子就像国王一样,拥有豪华的宫殿,庞大的产业(毒品)集团,众多的武装保镖。

然而,历史上的金山角,却是一段残酷、无奈、心酸、又"辉煌"的往事。

金三角,原来只是特指湄公河与夜塞河冲积而成的河口三角洲,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后来,这里漫山遍野怒放着妖艳的罂粟花,紧接着滚滚而来的就是绿花花的美金,金三角由此得名。

它不是一个地区,而是由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接壤的地方组成的一片三角形区域,得天独厚。

《猎毒人》看完了,金三角顺便了解一下?

湄公河极其支流切断中南半岛的崇山峻岭,山高谷深,峭壁悬崖遍布,形成了众多的交通死角,导致这些国家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影响力难以到达。

这就为日后罂粟大规模的推广种植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绝佳先天条件。

那么谁是这里的始作俑者呢?毫无疑问是万恶的英国人!

大英帝国在经济上怼不过腐朽的大清帝国,那就专门生产鸦片烟土来毒害中国人的身心。

19世纪中期,英国人从他的殖民地印度向东扩张到缅甸,当然也把罂粟带到这里。

缅甸与中国接壤,从这里往中国贩运更加的方便、快捷、高效,在英帝国的不懈努力下,当时十分之一的国人吸食鸦片。

英国人嫌走私不过瘾,接连发动几次鸦片战争,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法国人一看鸦片来钱这么快,迅速跟进,不仅直接从缅甸贩运承销,更加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在越南、老挝推广种植,同样赚的是盆满钵盈。

《猎毒人》看完了,金三角顺便了解一下?

直到二战结束,英法在鸦片这事儿上都没断过篇儿。

越南战争后,美国人接盘越南,成了中南半岛最大的毒品承销商,将这里出产的毒品销往全世界。

那么好像没有本地人啥事,倒也不是,还没有轮到他们出场。

1950年,刘邓大军解放大西南,国民党一支残余部队约1500人逃到缅甸境内,一边招兵买马,一边等待蒋委员长一声令下反攻大陆。

台湾这边,迟迟没有音讯,大陆又不能回去,缅甸方面眼看着自己家里来了不速之客,就想武力驱赶。

即使国军部队很快扩充到了3000人,缅军也没怎么当回事,派了10000人准备一举剿灭。

虽然国军打共军不行,但是对付缅军这种弱鸡还是有几把刷子,把装备坦克、火炮的建制缅军打的稀里哗啦。

蒋校长得到了胜利的消息,内心五味杂陈,派遣这支部队的老上级李弥将军来到金三角继续发展,部队一度扩充到了18000多人。

《猎毒人》看完了,金三角顺便了解一下?

缅甸更加不干了,急得跳脚,进一步围剿,可是国充分发扬游击战精髓,山地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各种战法,在解放军那里学到的本事统统使出来,搞得缅军屡战屡败。

缅甸政府打不过,一气之下告到联合国,台湾坐不住了。

李弥将6000人撤回台湾,缅军一看这边人数大减,决定再搞一下,结果还是去吃土。

1961年,无计可施的缅军请来陈赓大将做幕后总指挥,一举打垮了这支国军93师,一部分只能撤回台湾。

93师的留任指挥官段希文收拢残部3000人,留在金三角继续战斗。

《猎毒人》看完了,金三角顺便了解一下?

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不知何处为家,缅甸打,泰国骗,大陆不敢回,台湾去不了,93师成了令人心酸的亚细亚孤儿。

可是,部队要发展,要生存,弟兄们要娶老婆要吃饭,段希文最终选择了制贩毒品的路子,于是乎罂粟花迅速成规模的开遍了金三角。

测试版段希文之后,正式版毒品教父罗星汉登上历史舞台,再之后升级版2.0成为了世界毒王,他的名字叫坤沙(张奇夫),金三角80%的毒品都是出自其手,毒品网络覆盖全球。

这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IA曾悬赏2000万美元捉拿坤沙,1996年,坤沙向缅甸政府投降,后被软禁,2007年病逝在仰光,据说他一生不曾向中国境内贩毒。

《猎毒人》看完了,金三角顺便了解一下?

金三角巅峰期过后,毒品生意一度锐减。

坤沙之后就是臭名昭著的糯康,他一直被中、老、缅、泰四国通缉,但是始终不改穷凶极恶的本性,犯下了滔天罪行,也作到了尽头,最终在中国伏法。

虽然这些国家一直努力经营替代植物,但是效果始终不够明显。

毒品在金三角并没有消亡,毕竟这里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每年还拥有全世界20%的产能。

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毒品背后巨大的利益驱动。

无论这里曾经有过多么"辉煌"的历史,毒品对于全人类的害处是无法磨灭的事实。

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到永恒的禁毒主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