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看清自己能力值多少工資

“說說,你的能力到底值幾個錢工資。”

這一天,初姐來到位於CBD的一家互聯網企業,洽談項目合作。但突然間,辦公室裡傳來一陣刺耳的呵斥聲。

扭頭一看,是一位中年領導,在質問一名年輕的女員工。據身邊八卦的“大嘴巴”透露,女員工要求漲工資,是整件事情的起因。

而這一次,已經是這名女員工第四次提漲薪被拒了。或許,領導已經對付得不耐煩了,於是便當眾呵斥並侮辱她,想讓她徹底知難而退。

一招看清自己能力值多少工資

在大庭廣眾之下被質問“能力到底值幾個錢”,簡直就是奇恥大辱。但女員工不敢回應,不敢駁斥,甚至不敢動。站在辦公室中間像根木頭一樣,憋紅了臉盡力不讓眼眶掛著淚。

其實,她並不知道自己值幾個錢工資。而且,有很多上班族也都和她一樣,根本不知道自己應該拿多少工資,什麼時候該漲薪,該漲多少薪。

難道不是嗎?

初姐一遠房表弟阿若,雖然學歷不高,只有大專。但人很精明,工作認真,專業能力也很強。

或許是父母的正統教育,讓他在踏上社會、走上工作崗位之後,從不為了偷懶而打馬虎眼。

在進入這家研發公司不久之後,他被提幹成為策劃部的負責人。當然,依舊是那種十分常見的,只提崗不提薪的那種提幹方式。

且不說肩上的責任重了,

光是日常工作量都比之前翻了一番。

一招看清自己能力值多少工資

“姐,我活這麼多,領導還不給我提工資是怎麼回事。”

有一次一起吃飯,他突然問了這個問題,讓初姐有些愕然。

要知道,在如今的職場上,除了那些根正苗紅的那些“政商掮客”之外,幾乎不存在有主動幫手下加薪的上司,也不存在有主動幫員工加薪的老闆。

要不怎麼說資本家都是“萬惡”的,尤其是具有社會主義特色的資本家。所以,加薪這種事兒,一定是要自己去爭取的。

於是乎,阿若在初姐的建議下,向領導提出漲薪的請求。但立馬就被拒絕了。理由是,他入職公司還不到一年,現在漲薪,別的同事該怎麼想?

一招看清自己能力值多少工資

想想挺(N)合(M)理(D),於是阿若漲薪這事,一擱置就是半年多。

當他入職屆滿一年半時,他又向領導提出漲薪的請求。結果依然被拒。至於理由,倒是與之前截然不同:

“他說我部門沒啥建樹,就是寫寫商業計劃書、項目驗收報告等等,不能為公司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怕老闆不同意。”

阿若曾在電話中向初姐訴苦說,如果部門不產生經濟效益,也可以當成不漲薪的理由的話,那何不解散部門更省成本?

話雖沒錯,但這楞小子並沒有考量過,自己到底有沒有為公司產生利益,個人所輸出的勞動成果到底值不值錢。甚至他連自己應該值多少錢工資都不知道。

最後,心灰意冷的他,直接向老闆的郵箱發去了辭呈。這才讓老闆不得已“召喚”他前去談談。

結果是,老闆同意漲薪,

願意在原來3800元/月的基礎,加到5000元/月,並希望阿若能留下。

“不過強扭的瓜不甜,所以我還是不留了。”

他說,即便老闆同意加薪,但自己已經和直屬領導撕破了臉皮,也不好留下來繼續面對了。於是,能力不錯的他,很快又找了一份新工作。

一招看清自己能力值多少工資

然而在過去的這幾年裡,初姐知道,他在工作上一直不是很順利。似乎那一家研發公司的“魔咒”還在。

不管在職場上多努力,阿若就是得不到重視,提薪也總是被拒絕。

每每都要到辭職的時候,上司或老闆才同意給阿若漲那麼些許工資。倔強的他,也總是將這“些許”漲幅視為打發“要飯的”,毅然離開。

這幾乎成了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總是逃不開的職場死循環。

初姐曾問過他,每次提出漲薪請求的理由是什麼。他說,活兒多,責任重,壓力大。可是,這些申請理由,在上司或老闆眼裡,似乎都沒提到點子上。

一招看清自己能力值多少工資

因為阿若和一開始那名女員工一樣,都沒弄清楚自己的工作能力,到底值幾個錢工資。

甚至連自己該不該漲薪都拿捏不準,這樣導致在提出申請的時候,缺乏應有的底氣。

說到薪資問題的時候,絕對要講究學歷不足,氣勢來補。無論是文案、技術、運營,還是企業的專職司機、安保、保潔,都一定要清楚知道,現如今類似崗位或個人能力的“市場價格”。

舉個栗子

一名文案策劃專員入職的時候,談妥的薪資是3000元/月。但過了半年或者一年之後,社會上同類崗位的員工,平均薪資已經達到了4000元/月。

難道你還傻傻的苦幹嗎?

想都不用想,立馬寫加薪申請扔上去,並申明自己的工作量化、職責範圍、成果數據

除非對個人的專業能力很沒自信。不然的話,無論領導以什麼理由搪塞打發,都可以用“市場價格”加以回應。

潛臺詞是:其他公司文案策劃的薪資都達到4000了,你還給我開3000,這有什麼競爭力?

一招看清自己能力值多少工資

都說到這份上了,公司層面還不予以漲薪的話,要麼就是根本不重視這個崗位,要麼就沒想挽留這個人。

要真如此,那還繼續待下去幹嘛?早做打算了!

因此,只有知道個人能力的“市場價格”,才有底氣向企業提崗不提薪壓榨手段Say No!

那麼“市場價格”又從哪來?

企業並不喜歡經常跳槽的員工,因為這樣的僱員缺乏穩定性,會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企業的培訓成本。

但這並不表示,作為一枚普通的僱員,就不能頻繁的去面試。

初姐的好姐妹梧桐,幾乎每隔一、兩個月都要修改一次簡歷,然後在前程無憂、Boss直聘等求職平臺上“撒網”般投遞。

她的做法,恰恰就是為了清晰直觀的瞭解到,其個人能力在職場上實時的“市場價格”

一招看清自己能力值多少工資

“有時邀約面試的公司很多,我根據時間,找一兩家去聊聊。”

梧桐悄悄告訴初姐,最近一次向公司申請調休去面試,是上個星期的事情,面試的是一家服裝外貿公司。

對方同意她提出的年薪20萬元。而同樣是運營崗位,現在的這家公司給她的薪資卻只有17萬多的年薪水平。

加上那些邀約但她並沒有去面試的企業,所估算的薪資區間,梧桐認為個人現階段的“市場價格”為18-20萬年薪

一招看清自己能力值多少工資

“17萬多和稅前20萬其實差不了多少,就沒必要折騰提薪什麼的了。如果這個差距實在大,那就非提不可,甚至可以考慮跳槽。

雖然她已經在這家公司工作了六年,但向來都喜歡通過這樣的方式,利用加班調休的時間,多面試、多瞭解其他企業相關崗位的需求,

以此確保個人的職場競爭力。

除此之外,在和大量HR、HRD聊天的過程中,也培養了梧桐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讓她在工作中,無論是接洽客戶、接待領導都變得遊刃有餘。

她甚至曾開玩笑說,就算美國總統站在面前,也一樣能鎮定自若。

資本家總喜歡員工的付出“物超所值”,但作為一枚普通的上班族來說,想確保個人所付出的勞作,所輸出的成果“物有所值”,卻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招看清自己能力值多少工資

為了不讓個人被職場競爭所淘汰,避免個人能力被企業埋沒,上班族們都應該時刻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個層次,專業技能在職場上搶不搶手,所付出的工作量應該值幾個錢工資。

這樣一來,才能確保並提高個人競爭力,強化崗位能力意識,以應對各類突如其來的職場危機,甚至做到臨危不亂,心中有數,遊刃有餘。

一招看清自己能力值多少工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