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萬出過留學鍍個金,回來就牛了?那還得看能力!

一部《歸去來》,勾起了許多人對於留學生活的嚮往。即便劇情懸浮感爆棚,但依舊有網友高喊:

“多想感受那種一言不和就能出國留學的情傷呀。”

十幾萬出過留學鍍個金,回來就牛了?那還得看能力!

《歸去來》片段

劇中,羅晉所飾演的在美留學生書澈,因在美國無證駕駛、超速駕駛而被起訴。

作為紈絝子弟,他在庭審時突然變成了另一個人,談吐得體,舉止穩重,更重要的是十分有擔當。認罪之餘,扛下了所有的罪責。

有人覺得,書澈的言語舉止明顯就不符合留學生應有的“氣質”。縱觀影視劇中,擁有留學生人設的海歸形象,都不帶這麼好說話的。

比如《歡樂頌》中,劉濤所飾演的安迪,智商超高但處處咄咄逼人;比如《急診科醫生》中王珞丹所飾演的江曉琪,專業優秀但卻不通人情......

十幾萬出過留學鍍個金,回來就牛了?那還得看能力!

《急診科醫生》片段

當然,也有人說,在現實中所接觸到的大多數留學海歸,既沒有書澈的穩重擔當,又沒有安迪、江曉琪的智商與專業態度。

唯一相似的,也就只有咄咄逼人的性格,以及睥睨周遭一切的高姿態。

嘖嘖,那又有啥了不起的?

“沒啥了不起?老孃都快被逼死了。”

好姐妹妍妍在工作中遇到了些煩心事,上週末一起吃飯時,她不停地向初姐抱怨了整整一個多小時,說的卻都是同一個人。

不知道的,還以為她們之間,有著怎樣的血海深仇。而這個讓她控訴了整整一頓飯的人,就是她們公司新來的員工,一名英國海歸

只不過要命的是,海歸被安排在妍妍這個部門,和她同樣司職策劃。

“我策劃的方案几十頁起步,有分析有數據有案例;

她策劃的方案,兩頁流水賬搞定。

十幾萬出過留學鍍個金,回來就牛了?那還得看能力!

但讓妍妍深感無奈的是,領導居然在例會上誇獎海歸這兩頁流水賬,做的非常好。

詞窮之處竟然還舔不要臉的用了“簡潔大方”形容其方案內容的“優秀之處”,令策劃部的其他同事哭笑不得。

至於日常的工作上,妍妍與海歸更是摩擦不斷。同樣的職能同樣的崗位,海歸總想把自己的想法思維,強加在她的身上。甚至連部分有業務交叉的同事,也都不能倖免的“被教育”。

“總喜歡告訴我們,工作要怎麼做,英國人是怎麼思考問題的,英國人是如何提高效率的,英國人是從哪汲取經驗的。

十幾萬出過留學鍍個金,回來就牛了?那還得看能力!

每每看到海歸那副說教的嘴臉,妍妍都感覺像是吃了蒼蠅一樣難受。而領導自願為海歸壞了公司規矩的行為,則更讓她和其他同事感到憤懣不堪。

這家公司向來都有個奇葩的規矩,加班從不提前通知,但之後的調休卻要提前一天申請,不然就不予批覆。每每遇到緊急的事情,想要臨時調休,都總會被領導臭罵一頓。

“但海歸就是不一樣呀,人家中午說調休,下午就沒影了。”很明顯,領導對待海歸的確是有另一套標準。

妍妍告訴初姐,有膽大的同事曾質問過領導,為何獨為其開“綠燈”。領導還不帶一點心虛的大聲駁斥,“你要有能力的話,我也給你開綠燈。”

十幾萬出過留學鍍個金,回來就牛了?那還得看能力!

也許,每個人對於能力的定義有所不同。但規矩定下來之後就應該一視同仁。有能力就能夠無視規矩的想法,初姐不敢苟同。但在個人的印象中,海歸的形象似乎不該是這樣的

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初姐認識的海歸其實並不少。

雖然大部分海歸說話是比較直來直去,與人溝通的過程中,言語措辭也並不婉轉。但談不上難相處,而且做事極富擔當,思維也十分開闊。

因此,聽了妍妍的“控訴”之後,初姐冒出了一個這樣的想法:該不會是這妮子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嫉妒人家在公司擁有“特權”,才會產生這樣的偏見吧。於是便決定給她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開導開導

十幾萬出過留學鍍個金,回來就牛了?那還得看能力!

朋友小妖也是一名海歸。

2010年大學畢業之後,她並沒有選擇參加工作,而是前往澳洲的一所公立大學攻讀金融碩士。

因為小妖的家庭情況比較普通,所以父母並不支持她留學的決定。

但最終,她還是依靠半工半讀、週末兼職以及獎學金,支撐起了她所有的學費、生活費,甚至還能時不時給家裡寄點“零錢”。

她的生活,和電視劇中任何留學生過得都不一樣,擠地鐵、擠公交、為兼職四處奔波,日子一點都不美。

後來回國,在上海陸家嘴一家金融機構上班,雖然領導很看好她的經歷,但小妖卻不驕不躁。她曾告訴初姐,海歸沒啥好驕傲的,也是普通人。

要說區別,就是工資稍微高一些而已

十幾萬出過留學鍍個金,回來就牛了?那還得看能力!

“你這說的是第一類(海歸),我講的是第二類,什麼跟什麼呀。”

故事還沒講完,妍妍就面紅耳赤的搶著說,那位海歸同事的英國學歷,壓根就不是像小妖這樣刻苦攻讀回來的。而是她財大氣粗的爹,花錢給“買”回來的。

妍妍激動的告訴初姐,有同事發現,這位海歸的爹,背景並不單純,

紅得像剛剛初升的太陽,在某領域上可謂是一手遮天。至於錢,自然就是小Case了。

“所以她留學,不是憑本事憑能力,她爹的票子才是她的能力。”妍妍拼了命的解釋,試圖維護被曲解的價值觀。

聽到這裡,初姐方才知道,妍妍並非嫉妒海歸的留學經歷,而是不爽她那過於超前的“起跑線”,還趾高氣昂的將所有同事都視如敝履。

只不過,經過一番小調查之後,初姐發現妍妍所說的這一類,爹很有“能力”的海歸,在職場上也並不少見,而且還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這到底又是為什麼?

俗話說,外來的和尚會念經。這也是國內部分企業用人的理念,領導層總認為,海歸代表著有能力,證書代表著公司的業務實力。甚至希望通過海歸的加盟,提高企業員工的平均學歷水平。

說難聽的,

這和崇洋媚外有啥區別?何況這些“洋”還都是披著羊皮的狼。仗著爹買的所謂“學歷”,限制了職場能力者的發展空間,創造著更多的社會不公平因素。

要知道,外來的和尚,也可能只穿袈裟,不會念經。

先扯點八卦。

這幾天,眾所周知的王姓“國民老公”,因不滿章姓“國民妹妹”搶其最年輕的富豪稱號,怒噴其為“睡二代”,並表示自己才是真正的“富二代”。

港真,這年頭,人厚顏則無敵。

雖說“國民老公”能力尚可,但如果沒有“國民公公”當靠山的話,他或許就是個普通的公司職員。留學?海歸?不存在的。

說什麼“富二代”,其實就是個三十了還沒斷奶的“父二代”。至於“國民妹妹”,是不是所謂的“睡二代”大家自有公論。

這倆一個靠老爸,一個傍老公,半斤八兩都高尚不到哪去,就真的別丟人現眼再掐下去了。

十幾萬出過留學鍍個金,回來就牛了?那還得看能力!

而那些同樣是“靠爹”的所謂海歸,就真的任著他們在職場上高高在上,胡作非為嗎?

不,聽姐一句勸,搞死他。

因為這樣的同事並不具備協作精神,所以不要指望在工作上能有多大的配合度。

在工作效率上毫無增益不說,其自帶的“光環”還容易讓其他同事的勞動成果在領導、高層面前變得黯然失色

甚至當海歸出現了失誤之後,被抹黑背鍋的往往都是別人。

而初姐所提倡的“搞”,並非說是利用什麼特殊手段,去打擊他攻擊他。

在職場上遇到類似的海歸同事時,可以表面上敬而遠之,保持距離,在心裡嗤之以鼻。但請記住,一定要讓他脆弱的玻璃心無限膨脹。

不管他提出什麼樣的觀點,對誰開展何種方式的說教,都讓他說去。心情好的時候,甚至還附和他鼓勵他,誇獎他說得對,讓其他人受益匪淺。

是不是覺得這麼做,很違心,很委屈?

那就用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一句話安慰下自己:上帝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

如果所有同事都這樣做,那麼不久之後,從小長在蜜罐,缺乏社會歷練的這一類海歸,就會更加驕傲自大,甚至開始比肩巨人。

十幾萬出過留學鍍個金,回來就牛了?那還得看能力!

而接下來,他就會站到上司、領導甚至老闆的頭上去“撒野”,用所謂的“自以為是”,碾壓公司的決策或底線,

甚至覺得公司已經容不下他。

過分的狂妄自大,最終都將讓他自取其辱。

相信看到這裡,有很多聖母婊會指責初姐蛇蠍心腸。面對同事的無知,應該多包容、感化。而不是落井下石的打擊、縱容。

拜託,看一下現在的經濟環境,再檢視下目前的物價水平,誰還會有閒心、有時間、有義務去幫富一代、官一代教育好他們的紈絝子弟呢?

誰都養家餬口的好伐啦!

對於像小妖那一類,憑實力出外留學的海歸,初姐打心底裡還是很佩服她們的。

畢竟在人生地不熟的國外環境,求學、生活、兼職難度都非常大,有的甚至還要克服當地“土著”們的有色眼鏡,飽受歧視。

對於這一類海歸,同等崗位薪資稍高一些,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他們所付出的金錢、艱辛都在那擺著呢。

而另一類“靠爹”的海歸,其實也要一分為二的來看待他們。

十幾萬出過留學鍍個金,回來就牛了?那還得看能力!

那些舉止得體、敢於擔當、善於協作、較好相處的海歸,其實也應該卸下個人的仇富心理,與他們坦誠相待。只不過這一類海歸的數量,在現實中並不多見。

至於那些喜歡到處炫(Zhuang)耀(B)、自以為是、目中無人的所謂海歸,

就真的連一丁點起碼的尊重都不應該給他

雖然爹有錢不是錯,但爹沒教怎麼做人的話,那就活該吃點苦頭了。

十幾萬出過留學鍍個金,回來就牛了?那還得看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