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故事:飲馬口及其他,岳飛抗金的永恆明證

當年岳飛衛河飲馬

誕生了一處地名

飲馬口延續了近千年

英雄事蹟也傳頌了近千年

飲馬口

不僅僅是一個地名

它由英雄緣起

卻又是岳家軍精忠報國的

永恆明證

01 英雄牽馬來飲水

牌坊街向西不到200米,一個十字路口,平原路、和平大道交叉而成。

這裡就是飲馬口,其實,它的歷史比牌坊街久遠得多。

儘管有些地名、路名換了,有些小區起了洋名,儘管“飲馬口”聽起來有些“土”,但仍然是新鄉城區的一個地標。

新鄉故事:飲馬口及其他,岳飛抗金的永恆明證

它小到只是一個十字路口,它大到是一片區域:和平大道、人民路、新飛大道、衛河所圍成的區域,甚至有人說,南邊能到金穗大道。

與今天的高樓大廈相比,近千年前,這一片區域只不過是縣城邊的兩個村莊(宋王莊、小趙莊)村民的居住區域。

只是那時南宋正與金國作戰,對方主帥就是我們從小就熟悉的金兀朮。他率領30萬金兵衝殺到新鄉,在城內安營紮寨。

南宋名將岳飛率領岳家軍,從八柳渡殺將過來,紮下18個營盤,阻擋著金兀朮前進的步伐,並最終戰勝對方。

岳飛嚴明的軍紀,給老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宋王莊西邊有條南北大道,大道邊是個方圓百畝的大校場,村北緊臨衛河,河水清澈,堤坡較緩,成為人們歇腳、飲馬的地方。

一年夏天,岳飛和戰士來到這裡,老百姓送來了茶水,岳家將士感謝不盡,端起大碗就喝。

新鄉故事:飲馬口及其他,岳飛抗金的永恆明證

岳飛的跟馬侍從張保正在喝水,忽然想起主帥的坐騎還沒有飲水,回頭看,嶽元帥正牽著幾匹馬向北走著。聽說牽馬的人就是嶽元帥,眾鄉親一下圍了上來,爭著去牽馬。岳飛說,大家一起去飲馬。

大家說說笑笑來到衛河堤邊,戰馬一見水,就歡快地飲起來。岳飛站在堤岸,向四周細細看了一遍,稱讚這裡真是一個飲馬的好地方。

隨後,岳飛常常和士兵到這裡飲馬、乘涼,路上,河邊留下了岳飛一行行的腳印……這裡成了小趙莊和宋王莊的鄉親們引以為豪的地方。過了許多年後,兩個莊上的老年人一合計,就把兩村合成一個莊,起名叫“飲馬口”,藉以敬仰在這裡飲過馬的民族英雄岳飛。

飲馬口的來歷,覆上了一層英雄的傳奇色彩。

02 英雄戰場在新鄉

“岳飛生在湯陰,戰在新鄉,葬在杭州。”新鄉市岳飛文化研究會會長嶽庚寅高度概括了岳飛與新鄉的關係。

新鄉故事:飲馬口及其他,岳飛抗金的永恆明證

岳飛在新鄉的戰場,包括了新鄉縣、新鄉城區、延津縣、輝縣市,特別是新鄉城區和輝縣市,更是岳飛作戰的主戰場,現在留下了很多與岳飛抗戰的遺蹟和傳說。

新鄉縣的八柳樹村,原名是八柳渡,是岳飛渡過黃河抗擊金兵開始的地方。1127年9月21日,岳飛率兵欲渡黃河,可船已被金兵搶去。岳飛命人伐河岸邊的柳樹扎筏渡河。岳飛過河之後,就將柳樹筏送給了當地船工。為了紀念岳飛此次渡河,船工就拆了一隻筏,把8棵大柳枝插在了渡口兩邊。沒過幾天,大柳枝就紮根發芽,抽出青絲,慢慢形成的村莊就是八柳樹村了。

新鄉南邊有一溜村莊,一連十八個,名字都帶營,從東向西,分別是店後營、馬小營、臧營、孟營......從南向北數,八里營、劉莊營、任小營、東營......東西一線,南北一線,組成一個十字。當年岳飛在這裡抗金時,紮下的十八座營寨。後來,當地人就把岳飛紮營的十八個村莊名字後面都加個“營”,現在仍然流傳著“小冀到新鄉,一溜十八營”的說法。

新鄉故事:飲馬口及其他,岳飛抗金的永恆明證

此外,臧營村有“東嶽王壘”,孟營村有“西嶽王壘”,孟營村有“岳家軍得勝鼓”,市第十中學院內有“點將臺”,輝縣市石門村、盤上、金章村、嶽村、侯兆川、汙泥河,延津縣祚城、衛輝市的塔崗水庫(過去叫黑龍潭)、滑縣等地,都有岳飛抗金的故事流傳。

岳飛被害後,新鄉人民為了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特意在飲馬口附近(具體位置在今市聯通公司院內西南角)和輝縣市蓋了兩座“嶽忠武穆王”廟(民間稱嶽王廟),內有岳飛的塑像。可惜的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這兩座廟先後被毀。

03 英雄思想正發揚

當我7歲時,我感到我父親是天底下最聰明的人;當我14歲時,我感到我父親是天底下最不通情達理的人;當我21歲時,我忽然發現我父親還是很聰明的。

——馬克·吐溫

兩座嶽王廟被毀,是多少岳家後人心疼的事。

新鄉市岳飛文化研究會會長嶽庚寅這些年來一直在為弘揚岳飛思想而努力。在他看來,岳飛思想的核心是愛國主義,具體表現在“忠、孝、嚴、廉、強”:忠心愛國、孝順老人、嚴於律己、廉潔奉公、自強不息,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

新鄉故事:飲馬口及其他,岳飛抗金的永恆明證

岳飛的愛國、孝順、嚴於律己、自強不息自不多言,單說廉潔方面,他幾乎是做到了極致:皇帝給他個人的賞賜,他全部給了士兵,從不取一文。史書記載:除宣賜金器存留外,餘物盡出貨,以付軍匠,造弓二千張。幕僚提醒“此軍器,當破官錢”,飛曰:“幾個札子乞得,某速欲用,故自為之。”

嶽庚寅認為,新鄉人應該有種使命感,挖掘厚重的歷史文化,傳承岳飛的愛國主義精神。在嶽庚寅的積極推動下,岳家後人準備做一個“精忠報國文化產業園”,把新鄉打造成河南省岳飛思想研究的中心和高地。

儘管嶽王廟還沒有建起來,但是岳飛和“岳母刺字”的雕像已經樹立在市中心的位置了。在東方文化商業步行街內,岳飛跨馬提槍的颯爽英姿讓人肅然起敬。簡練的繁體字生平介紹,呈現了岳飛愛國的一生、英勇的一生。不遠處的“岳母刺字”雕像,則讓人看到了優良家風對後代的深刻影響。

新鄉故事:飲馬口及其他,岳飛抗金的永恆明證

新鄉市對於岳家拳的弘揚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新鄉市岳家拳文化研究會整理、重新出版了《岳家拳》拳譜。如今,新鄉市練岳家拳者甚眾,以張開明、路全繞、路全振、米永清、張連渠、楊萬生、馬永清、祁世功等為代表的眾多岳家拳拳師,正在發揚光大岳家拳,不但在各種比賽中獲獎,而且幾十年來一直在兢兢業業在下一代中普及岳家拳。

鄭州有少林拳,焦作有太極拳,如果新鄉能發揚光大岳家拳,使之成為新鄉市的特色拳種,也將成為新鄉市對外交往的一張亮麗的名片。

04

時光流轉,日月穿梭。

飲馬口及周邊區域也在同時代前進,繁華得看不出舊的模樣。

新鄉故事:飲馬口及其他,岳飛抗金的永恆明證

近千年改變的是容顏,無論是百姓,還是城市;

近千年不變的是名聲,無論是飲馬口,無論是岳飛。

而隨著時間的沉澱,這座敬仰英雄的城市,也將贏得後來英雄的敬仰。

沿路而行,臨河而駐,在瀝青路下,在青草地下,靜心感受,似乎還能看到岳飛牽馬而行的足跡,嗅到了戰馬的氣息,聞到了戰馬飲水的歡叫聲......

【本期執行主編:董文勝 統籌:趙改榮 責編:楊瑞 美編:韓雪 攝影:郭書武 部分圖片由嶽庚寅 祁世功 王曉濛 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