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裡的磚雕小課堂之「二十四孝圖」(2)

本文將為大家繼續講解在傳統古建築中磚雕文化——“二十四孝圖”背後的故事。

四合院裡的磚雕小課堂之“二十四孝圖”(2)

棄官尋母

棄官尋母

寓意: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後,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終於在陝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

四合院裡的磚雕小課堂之“二十四孝圖”(2)

嘗糞憂心

嘗糞憂心

寓意: 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

四合院裡的磚雕小課堂之“二十四孝圖”(2)

恣蚊飽血

恣蚊飽血

寓意: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四合院裡的磚雕小課堂之“二十四孝圖”(2)

哭竹生筍

哭竹生筍

寓意: 孟宗,字恭武,三國時吳國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裡,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後來他官至司空。

四合院裡的磚雕小課堂之“二十四孝圖”(2)

扇枕溫衾

扇枕溫衾

寓意: 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蓆;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少年時即博通經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香”。安帝(107-125年)時任魏郡(今屬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災,黃香盡其所有賑濟災民。

四合院裡的磚雕小課堂之“二十四孝圖”(2)

滌親溺器

滌親溺器

寓意: 黃庭堅,北宋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詩人、書法家。雖身居高位,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馬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

四合院裡的磚雕小課堂之“二十四孝圖”(2)

扼虎救父

扼虎救父

寓意: 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隻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掉了。

四合院裡的磚雕小課堂之“二十四孝圖”(2)

刻木事親

刻木事親

寓意: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沁陽一帶)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今天的磚雕小課堂就到這了

剩下八個“二十四孝”圖的內容將於下次發佈~

如果您喜歡中國傳統建築

後期我們將持續為您帶來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