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大帝:一個在軍事上比之拿破崙毫不遜色的人

腓特烈從小深受他母親的影響,對文學、音樂、哲學等等比較文藝的東西非常感興趣。但他的父親卻是一個性格粗野,有暴力傾向的人,且極其討厭文學藝術之類的東西。因此當他看著他兒子天天都在寫寫文章、吹吹笛子等東西,都忍不住對其破口大罵,有時甚至拳腳相向。

腓特烈成年之後,終於受不了他父親的家庭暴力,準備了一個脫離他父親的計劃,但很不幸的是,計劃失敗了,被他父親一氣之下投入了監獄中。一年後,他父親念及骨肉親情將其釋放出來,出獄後的腓特烈變得比較成熟了,他在搞文藝的同時,也經常性的出入軍營,觀看軍事演習,漸漸的對軍事也感興趣起來。其實仔細想想,他父親的教育方式雖說有點出暴,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腓特烈畢竟是未來的國王,如果他只懂文藝,而不懂政治軍事的話,那麼對這個國家來說會有很大的危害(參考一下中國的南唐後主李煜和宋徽宗趙佶就知道了)。

腓特烈大帝:一個在軍事上比之拿破崙毫不遜色的人

1740年,腓特烈的父親去世後,當時二十八歲的他成功登上王位。此時,普魯士的軍事力量號稱歐洲第四,但腓特烈總覺得不夠,因為周邊有法、奧、俄三個強鄰虎視眈眈。為此他不惜把國家的大部分收入都砸入軍隊中,全力更新軍事裝備,提高士兵戰鬥力。他還親自發明瞭一種新的戰術——斜線式戰術,後來這種戰術在戰場上效果顯著,被歐洲各國紛紛效仿。

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改革後,為了試一下改革後的效果,腓特烈需要找一個國家來練練手。腓特烈想了一下,決定找奧地利來練練手,因為此時奧地利的新國君剛即位沒多久,而且還是個女國君,正好欺負一下。於是乎,1740年12月,腓特烈親率普魯士軍隊悍然入侵奧地利,雖說奧地利軍隊人多勢眾,但其單個士兵的素質遠不及普君,在加上新上任的奧地利女王不懂軍事。因此,奧地利軍隊被腓特烈打得稀里嘩啦的。1745年,奧地利不得不割地求和,將帝國富饒的西里西亞省割讓給普魯士。自此之後,腓特烈被普魯士人吹捧為腓特烈大帝。

腓特烈大帝:一個在軍事上比之拿破崙毫不遜色的人

腓特烈在打敗了奧地利之後,暫時不想打仗了,想要先發展一下經濟,同時不完繼續進行軍事訓練和軍事改革。但被狠揍一頓的奧地利女王可不想就這麼算了,她開始積極的俄國和法國,準備聯合起來群毆普魯士,搞的腓特烈整天坐立不安。

1756年,腓特烈決定先發制人,親率大軍突襲奧地利的盟國薩克森,揭開了七年戰爭的序幕。腓特烈手中的軍隊數量雖然遠不及奧法俄三國聯軍,但憑藉著他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也能夠力戰群雄。腓特烈先於1957年5月迅速擊潰了薩克森並打敗了前來支援的奧地利軍隊,然後便借勢攻入奧地利本土,在布拉格一戰中重創了奧軍。同年十一月,腓特烈通過擺了一個“螃蟹陣”,大敗了兵力超過自己一倍的法奧聯軍。同年十二月的勒登之戰中,腓特烈成功的忽悠了奧地利名將道恩元帥,並再一次擊敗了奧軍,這一戰被拿破崙是軍事上的經典之戰。後來又於1758年5月,在措恩多夫戰役中狠狠的修理了自以為是的俄國軍隊。

腓特烈大帝:一個在軍事上比之拿破崙毫不遜色的人

可是任憑腓特烈的軍事指揮才能再高超,畢竟也是一虎難敵群狼,雙拳難敵四手。漸漸的普魯士的經濟越來越支撐不住了,兵源也漸漸枯竭了,仗也因此越來越難打,越大越崩潰,最後連首都柏林也淪陷了。腓特烈絕望的連毒藥都準備好了,可奇蹟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出現了。1762年,俄國女皇去世,新上任的沙皇彼得三世是腓特烈的鐵桿粉絲。他即位後便立即撤出俄軍,轉而與普魯士結盟。腓特烈再次振作起來,指揮著普軍連敗奧軍,最終於1763年結束了戰爭。

腓特烈大帝可以說是歐洲的一個大戰術家,跟拿破崙比起來是毫不遜色的。在腓特烈之前是沒有戰役學這個學科,腓特烈借鑑並融合了古斯塔夫二世、杜倫尼、薩克斯等名將在軍事上的探索與嘗試,並將其在理論上進行總結,形成了戰役學這一學科。腓特烈所確立一些作戰準則,直接指導了拿破崙。可以說,在戰役指揮方面,腓特烈大帝是拿破崙的啟蒙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