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諾獎得主的衰老研究:這7個因素跟長壽息息相關

一份诺奖得主的衰老研究:这7个因素跟长寿息息相关

針對衰老,全球科學家做過無數研究。2009年,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將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一組對衰老研究做出重要貢獻的學者。

一份诺奖得主的衰老研究:这7个因素跟长寿息息相关

該獎得主之一、美國加利福尼亞舊金山大學教授伊麗莎白·布萊克本根據其研究成果,總結了7個長壽秘訣。《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專家為你逐一解讀。

受訪專家

中國科學院心理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李娟

布萊克本解釋,處於人體DNA末端的端粒長短,可直接反映生命的長度。當端粒縮短時,身體細胞就會老化,進而影響壽命。

  • 現在,越來越多研究證明,端粒變短與一系列可導致壽命縮短的疾病有關,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免疫系統受損等。


  • 儘管隨著年齡增長,每個人的DNA末端端粒都會變短,但通過後天努力可以改變其縮短速度,即延緩變老的節奏,進而延長健康壽命。


  • 布萊克本提到的後天努力包括均衡飲食、堅持運動、充足睡眠等,但她特別強調,心理對端粒長度的影響非常明顯。

積極面對壓力

處於慢性壓力中的時間越長、強度越大,端粒就會越短。

布萊克本曾指導過一項研究,以孤獨症患兒母親,或患有其他慢性病孩子的母親為對象。結果發現,將壓力看作挑戰的母親,相比抗壓能力弱者,端粒更長。

一份诺奖得主的衰老研究:这7个因素跟长寿息息相关

中國科學院心理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中國老年學會老年心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娟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採訪時說,在大部分有關長壽的心理學研究中,樂觀積極的態度都被看作是最重要的一項

而能夠積極面對壓力,也是生活態度樂觀的體現之一。通常情況下,樂觀外向的人會比消極性格者更長壽。這種性格雖然多源於天生,但後天也可以培養。

“對老人來說,最關鍵是有個認識衰老的正確態度。”李娟說,曾有人做過一項對比試驗,讓兩組老人分別看鶴髮童顏、老當益壯的資料,以及垂暮之年、年老體衰的內容,一段時間後,兩組老人展示出完全不同的生活態度。

前者相信衰老雖不能逆轉,但只要積極應對,仍能享受美好生活;後者認為,老化不可避免,老了就會變得沒用。這說明,多給老人正面引導,有助塑造積極態度。

此外,老年人還應學會一些應對壓力事件的方法。“老年人面臨的壓力源通常有3個,一是來自社會支持系統,如婆媳關係、隔代教育等;二是因為身體健康程度較差;三是經濟壓力。”

李娟建議,就第一種情況而言,一旦遭遇類似事件,老人需提醒自己,先倒數10秒再說話,彆著急生氣;努力深呼吸,平復心情;轉移注意力,出門緩緩。

生活目標明確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艾森克有一個著名的八階段論,其中提到老年階段面臨的兩種極端心理是完滿和絕望。

一份诺奖得主的衰老研究:这7个因素跟长寿息息相关

李娟認為,從成年開始就設定一個生活目標

,即便不是多麼“高大上”,但只要是清晰且明確的,能夠為之努力,就可以激發生命活力。

比如,在人生的各階段,都有獲取新知識的慾望,或致力於積極回饋社會等,年老時就更容易有完滿感。

“一些老人認為年老後就需要被照顧,另一些老人則認為自己還有能力給社會做貢獻。”李娟說,與前者比,後者明顯有更明確的生活目標,他們的壽命也相對更長。

伴侶關係長期穩定

  • 2013年一項針對298名65~74歲成年人的研究發現,有幸福伴侶的人,端粒更長


  • 2016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詹姆斯博士的研究也顯示,對老年人而言,夫妻恩愛能有效降低死亡風險

一份诺奖得主的衰老研究:这7个因素跟长寿息息相关

該研究認為,除伴侶外,與其他親人的關係也對長壽也有重要影響。

比如,感覺到家庭合睦的老人未來5年的死亡風險為6%,而感到家庭關係不好的老人,未來5年的死亡風險會上升到14%。

優質的社交關係

布萊克本說,被忽視、被霸凌、被歧視等都會影響端粒長度,且這種作用是長期的。

一份诺奖得主的衰老研究:这7个因素跟长寿息息相关

反之,親密的社群關係會減緩端粒的縮短過程,有益健康

李娟說,關於社交關係對長壽影響的研究有很多。比如,澳大利亞一項研究發現,社交廣泛的人比缺少朋友的人平均多活10年。

堅持練習冥想

這是一種簡單實用的心理保健法,通過冥想可以放鬆神經,達到減壓作用

一項針對老痴患者家庭所做的研究發現,每天冥想12分鐘,堅持2個月,即可改善端粒健康狀況。

一份诺奖得主的衰老研究:这7个因素跟长寿息息相关

李娟補充說,放鬆神經只是冥想的第一層作用,它還有助增強對注意力的調控能力,並在此基礎上提升正面情緒。“我們正在做一項‘慈悲冥想’訓練,這甚至能提升一個人的共情能力,讓人變得更有愛心。”

助人為樂

中國人相信因果效應、善惡有報。在國外,也有不少研究在探討助人為樂的好處。

一份诺奖得主的衰老研究:这7个因素跟长寿息息相关

2013年的一項研究稱,經過5年的觀察訪問證明,幫助過他人的參與者相比很少幫助他人的,死亡率更低

。李娟說,愛的能力是可以培養的,從做小事開始,慢慢地就可能將其變成一種習慣。

經濟無憂

金錢很難買到感情,但它可“買到”長端粒。2013年針對婚姻和友誼的研究同時發現,高收入與長端粒之間存在相關性。

一份诺奖得主的衰老研究:这7个因素跟长寿息息相关

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是因為賺錢能給人安全感,緩解部分壓力

李娟告訴記者,他們在我國農村所做的一些調研也發現了類似現象,即經濟是基礎,經濟存在重大問題的老人,壓力更大,也更易抑鬱;反之,身心健康狀況都相對更好。“對促進健康長壽來說,解決經濟壓力相當於雪中送炭,其他因素則類似錦上添花。”

外在努力對端粒長度的正面影響多久能見效?布萊克本說,有些努力的效果能在幾個月內看到,但真正的改變是個長期過程,也許需要1~10年,但它給健康壽命帶來的積極變化是顯而易見的。

近期熱門文章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合作垂詢

010-65363786

010-653637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