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炯:如果說法律是我的情人,刑事辯護就是我最愛的那一個

開篇語

2018年7月4日至7日,為期年餘的抱住導師營首期畢業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江平校長出席典禮並寄語畢業的青年律師們,他祝願大家在律師崗位上做出更大的成績。

導師營開辦一年多來,導師與學員踏遍中國,到過彩雲之南,攜手克服原始叢林的幽深莫測;去過大漠以北,共同遊學新疆戈壁的雄奇壯闊……莫少平、錢列陽、張青松、楊照東四大導師傾囊相授,孜孜不倦。四大戰隊一路堅持,風雨不改。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如今畢業,同學們不僅分別交上閃亮的成績單,而且已將滿滿的收穫——具體的刑辯技藝、師生間的交融碰撞、導師們執著而智慧的執業理念,轉化為對工作、對事業甚至是對人生的重新思考和再次籌劃。

7月25日起,抱住陸續推出導師營一期學員們的職業感悟以及最新藍圖。

☉ 本文長約6200字,閱讀需時12分鐘

蔡炯:如果說法律是我的情人,刑事辯護就是我最愛的那一個

— 蔡炯 —

江蘇普悅律師事務所律師

瘦瘦高高的身材,鼻樑上一副砝琅眼鏡,清新而溫暖的笑容,乍看起來,一個青年老師,或者讀書人的模樣。

其實也沒錯,他是一名熱愛讀書的律師,經史子集,涉獵廣泛,尤以《論語》《道德經》《莊子》等為最愛。

他們家孩子有誦讀經典書籍的習慣,他說,作為家長要起帶頭作用,也就“迫不得已”地每天讀了起來。

在他的影響下,他所在的抱住導師營張青松營的學員們,也興起了誦讀古典經籍的風尚,甚至偶爾還要在群裡比拼一把。

林語堂說,愛讀書的人,靈魂和容顏都會優雅起來。他在讀書的時候,也會有著很多的思考,甚至是跟自己的律師專業密切地結合起來。

當談起青年律師最重要的素養時,他引用了莊子《養生主》中的一段話:“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用我們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很危險,那怎麼辦呢?就要像莊子所講的庖丁那樣,把一頭牛殺好,要殺得爐火純青,殺得出神入化。

他覺得,做事情需要目標明確、方法正確,然後堅持不懈。

在辦理任何一個案件時,不論標的大小,還是案情難易程度;不論是委託案件,還是法律援助案件,他都全力以赴。他認為,律師只有把每一個案件都當成大案要案,才能真正站在當事人的立場上,急當事人所急,想當事人所想,為當事人提供最好的問題解決方案。因為,這些案件在律師職業生涯當中,可能只是一個普通的案件,但對當事人來說,可能是一輩子、一家人的大事。

在為一個塵肺病人(二期)討要勞動權益時,雖然作為法律援助律師,他與當事人會見了幾十次。通過多番拉鋸戰,最終,幫當事人成功認定為職業病,認定為工傷,並拿到30多萬的賠償款。

他並沒有感覺到疲累,更沒有感覺到法援的不對等性,相反,通過辦理這些案件,他認為,不是他幫了別人,而是別人幫助了他自己——“從他們身上,我也能夠汲取一些力量,給我一些成長,知道他們生活的不易,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

而在辦理另一類典型的法律援助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後,他的心情同樣是沉重的。為了剖析青少年犯罪主要原因,很多案件他都要做一些總結——法律因素以外,他們為什麼會走到這裡?多年多個案件梳理下來,他發現,一個走上犯罪道路的小朋友,背後可能就有一個不幸的家庭。為此,他也開始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什麼樣的教育更符合人性、更符合人生成長的規律?

付出總是有回報的,作為一名縣級市的青年律師,去年,他在江蘇省法律援助基金會成立十週年之際被評為江蘇省法律援助“突出貢獻獎”。

去年,他又獲評無錫市優秀青年律師。在上臺領獎時,他身後的大屏幕上寫著這樣一句話:如果說法律是我的情人,那刑事辯護就是我最愛的那一個。

他是蔡炯,江蘇無錫人,江蘇普悅律師事務所律師。

蔡炯:如果說法律是我的情人,刑事辯護就是我最愛的那一個

抱住訪談

“法援案件,對社會問題認識更深刻”

抱住:蔡律,恭喜你上個月獲得了江蘇省法律援助“突出貢獻獎”,獲得這個獎,是因為日常優秀的工作,還是因為某一個具體的案例?

蔡炯:謝謝。當時是報了承辦的法律援助案例和律師執業經歷。拿了這個獎, 高興之餘也有些慚愧,其實我不一定有其他律師做的那麼好,只是做了一些普普通通的案件,而且這個背後也有團隊律師的默默付出,他們做了很多的工作。

抱住:有沒有印象深刻的案件,很可能是依據之一的?

蔡炯:其中有一個工傷職業病的案例,我的感受非常深,也上報了。這個當事人是從外地來我們江陰打工,家裡經濟狀況很不好,因為工作原因,他得了塵肺病,二期,這種病很難治癒。當時我印象中好像是通過他的一個老鄉找到我,希望我能夠代理這個案子。我記得到我事務所見面基本上都是破衣、破褲、破鞋。因為看他經濟比較困難,我就聯繫了我們江陰市法律援助中心,希望能夠給他提供法律援助。在這種勞動糾紛中,要認定為職業病,認定為工傷,最後拿到賠償款,是非常困難的。在幫他打官司的過程中,我們見面不下幾十次,我從中也學到了很多東西,同時對他們的生活、他們的經歷,有了一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他們很不容易。

抱住:這個當事人後來被認定為工傷了?有沒有拿到賠償款?

蔡炯:被認定為工傷了。最後拿到三十幾萬元的賠償款,他本人也感到非常出乎意料。

抱住: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你的努力。

蔡炯:這個案件取得這麼理想的結果,也要感謝相關部門依法秉公處理。

抱住:很多人對於法律援助有一個不太正確的認識,說法援律師就是為了應付差事,你還能夠得到“突出貢獻獎”,那是非常敬業的。請問你怎麼看法律援助工作?

蔡炯:民眾有這麼一種看法,很正常。因為,市場經濟講究等價交換嘛。法律援助,律師為受援人提供法律上的幫助,純粹是單方面的付出,作為受援人,不用支付律師費,在常人看來,這不符合正常的等價交換原則,是吧?當然,也有法律援助基金,它會給律師提供一點象徵性的補償費用。 這是一個。第二個呢,法律援助案件整體上來講應該分為兩類,一類是未成年人、聾盲啞人的案件。第二類就是經濟上比較貧困的當事人,他們希望得到律師的幫助,但是又沒有支付律師費的能力。對於這兩類案件,我個人的感受和體會是蠻深的。

抱住:具體都有哪些?

蔡炯:因為辦理了未成年人案件,我開始瞭解教育,尤其小時候的教育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的重要性,開始關注、瞭解和思考我們到底該如何來做教育?

因為辦理家庭貧困受援人的一些案件,讓我感受、體味到他們的生活、經歷與艱辛。

所有這些,對我和我的家庭都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所以說,從這個角度而言,與其說是我在幫助受援人,不如說是他們在幫助我,法律援助給我帶來的收穫遠遠大於付出。

抱住:仁者愛人,蔡律師很有悲憫之心,非常關注社會、人文問題。

蔡炯:過獎了。也是因為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才讓我開始慢慢有了些瞭解、思考和體味。我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項《憲法》權利,而實現這項《憲法》權利的途徑之一應當包括:在每一個人需要律師幫助的時候,都能得到律師專業的法律服務。尤其是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因為刑事案件關乎的是每一個人的財產、自由、尊嚴和生命。

抱住:我們前陣子採訪的浙江靖霖律師事務所主任徐宗新也說過,“法援興則刑辯興”,結合你辦的案件,你覺得應該怎麼理解這句話?

蔡炯:非常認同徐律師的這句話。我的理解是,目前我們國家一年的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大概是130萬左右,量非常大,但真正有律師辯護的僅有30%左右,70%的案件約90萬名被告人都沒有律師的辯護。

現在國家提倡刑事辯護全覆蓋,律師要全面介入到刑事辯護領域,這樣律師就有更多參與刑事辯護的機會。一個律師,如果認真地做好法律援助案件,不僅可以切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而且能更加充分地發揮刑事辯護律師的作用。同時,在辦案過程中,有更多機會、更多頻次的去跟公、檢、法交流、對話,可以更好、更快地促進法律職業共同體的形成。不僅如此,還可以讓更多的當事人、律師等群體感受到我們國家的法治狀況,可以有更多的機會,通過更多頻次的辦理具體案件,推動法治的進步。

抱住:除了這個法律援助突出貢獻獎,你有沒有獲得其他獎項?

蔡炯:2013年,中國法學會主辦的刑事辯護高峰論壇上,獲評“優秀刑事辯護律師”,一篇關於受賄案件的論文得了一等獎。其他的像我們無錫市委、市政府頒發的“普法先進個人”,無錫律協、司法局評出的無錫市優秀青年律師獎項,無錫市最美志願者等。

抱住:獲獎不少。

蔡炯:都是過去式。

蔡炯:如果說法律是我的情人,刑事辯護就是我最愛的那一個

厭數學、愛自由,走上律師道路

抱住:請問你是怎麼走上法律之路的?

蔡炯:我從2001年開始學習法律,後來參加了司法考試,2006年通過後,2007年進入律師事務所實習,2008年5月開始正式執業。在這段期間也參加一些培訓班,直到2017年3月份開始參加抱住導師營。

抱住:你當年為什麼想著要學法律呢?

蔡炯:主要是基於兩大原因,第一個,我討厭數學(大笑),我是一個比較偏科的學生,學法律可以讓我遠離數學。第二個,我小時候看港臺劇,感覺那裡面的律師帶著假髮,穿著律師袍,幾番唇槍舌戰,就可以讓一個人無罪釋放,覺得好厲害。大概是基於這兩個朦朦朧朧的原因,在當時就朦朦朧朧的選擇了法律。

抱住:讀了法律,還有法官、檢察官等職業選擇,你為什麼就選擇了律師?

蔡炯:我畢業的時候,一些親戚朋友也有建議我考公檢法這些部門。但我覺得律師這個職業可能更適合我。第一個,時間上比較自由,就是辦案以外的時間比較自由,可以自由支配。不過做了律師之後,其實發現並不是那麼自由(笑),尤其是遇到一些重大、突發案件的時候。第二個,除了時間上的自由以外,還有思想和表達上的自由。

蔡炯:如果說法律是我的情人,刑事辯護就是我最愛的那一個

蔡炯與導師張青松

青年律師最重要的素質是,腳踏實地的堅持

抱住:作為青年律師,正是業務能力和個人修為長足進步的時候,你覺得律師最重要的素質有哪些?

蔡炯:找到對自己、對他人有意義的事情,找到自己熱愛的專業、你感興趣的點,然後在這個點上,堅持不懈。我覺得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這樣,認定一個方向,認定一個點,方法正確,然後堅持不懈。

而且人生有限。我們看莊子在《養生主》裡面講,怎麼養生?文章一開始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識是無限的,用我們這種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就很危險。那怎麼辦呢?

然後他就講到,要像庖丁解牛那樣,一輩子就幹一件事,幹嘛?殺牛。你把這頭牛殺好,你把殺牛這個技術練得爐火純青。就是,因為人的生命、精力太有限了,所以我們得把精力集中在某一個點上,集中在殺牛上,然後在殺牛這件事上持續不斷的精進、努力。

最後,《養生主》最後一段、最後一句話講:“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就是我們肉體的生命消失了,但是在“殺牛”的過程中,在做人做事的過程中,那個做人做事體現出來的精神,會永遠一直流傳下去,這才是真正的養生。

抱住:蔡律很愛讀書啊,是受你們導師營裡發動的共同讀書倡議影響的,還是你一直有讀書的習慣?

蔡炯:我平時讀一些書,也是“迫不得已”(笑)。因為我們家小朋友很小就開始誦讀,他們讀《論語》,讀《老子》,讀《莊子》、讀《孟子》、讀《易經》……因為大人要以身作則、要起帶頭作用,我也就“假裝”在讀,就這樣讀的(笑)。後來,我們營的兄弟姐妹們,知道誦讀的好處,知道我們家有這個誦讀的習慣後,他們有些人也開始讀。

抱住:噢,原來是蔡律師引領的。

蔡炯:我們的班長禹劍鋒跟我講,他說他現在已經讀了46遍老子的《道德經》了,等他讀完100遍的時候,來我老家。

抱住:你們張青松營非常活躍,同學之間相處特別融洽,你們之間今後有沒有合作辦案的計劃?

蔡炯:肯定會有,我們同學在深圳、貴州、武漢、山西、廣州的都有,只要有案件在那邊,我覺得這種合作的機會肯定是非常大的。因為大家都彼此瞭解,互相熟悉,有了這個基礎之後,大家合作、交流起來肯定會非常的順暢。

蔡炯:如果說法律是我的情人,刑事辯護就是我最愛的那一個

“每一個案件,律師都應該把它當成大案要案”

抱住:可不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你印象比較深的大案要案?

蔡炯:我覺得作為律師來講,辦的每一個案件都應該把它當作大案要案,不管標的大小,還是難易複雜程度。因為對我們來講,每一個案件可能都只是我們律師職業生涯中的一個普通案件,但對委託人來講,可能他一輩子就打那麼一個官司,而那一個官司就足以讓他本人、家庭深陷恐懼,是吧?尤其是刑事案件。所以,我覺得從這個角度而言,每一個案件,律師都應該把它當成大案要案,都應該盡心盡力把它做好。

蔡炯:如果說法律是我的情人,刑事辯護就是我最愛的那一個

在抱住導師營,不僅收穫刑事辯護理念、技術更有人生經歷和經驗

抱住:你2008年開始執業至今,接近10年了,在當地都是小有名氣了,為什麼還要選擇學習,選擇抱住導師營?

蔡炯:我之所以選擇抱住導師營,應該說有很多原因。其中第一個,當然是因為張青松老師。

抱住:哦,有什麼淵源嗎?

蔡炯:2013年,我到北京參加中國法學會主辦的刑事辯護高峰論壇時,當時中央政法委的黃太雲老師介紹了北京尚權所的一些情況,說是我們全國第一家專業從事刑事辯護的律師事務所。隨後我就去參觀了尚權所,當時張青松老師在律師事務所,我們有過一段簡短的交流。

我現在還記得他當時穿的是一件藏青色棉襖,談話、交流平實、隨和、幽默。後來我也聽了張老師的一些關於刑事辯護的講座,瞭解了他的一些人生經歷。知道他獨自一個人從一個小縣城來到北京這個大都市,代理了劉曉慶案件等一系列大案要案,這樣一路打拼成京城名狀。後來在2006年,放棄高收入的經濟案件不做,創辦了全國第一家專業從事刑事辯護律師事務所,成為中國刑事辯護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現在經過10多年的發展,已然成了我國專業刑事辯護律師事務所的引領者與標杆。現在尚權這麼健康、穩健地發展,能夠在全國法律界有這麼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非常不容易。所以說,可能是基於這一點,看到張青松老師出任抱住導師營導師,同時也基於自己對刑事辯護的興趣,就報名了。

第二個,是由於全國刑事辯護大環境的變化。尤其是2013年新的《刑事訴訟法》實施以後,包括最近兩年庭審實質化的司法改革,讓我希望出來看一下、瞭解一下,我們中國目前前沿的一些刑事辯護理念、方向、辯護技能和刑事辯護團隊的發展,看看刑事辯護在往什麼樣的一個方向在走。

同時,也是想出來多交些朋友,多學習、多取經。

抱住:蔡律師已經敏銳地在做準備了。

蔡炯:多瞭解一些情況,總是好的。

抱住:你在抱住導師營張青松營學習一年時間,感覺都有哪些收穫?

蔡炯:我想第一個是師生之間的情誼,同學之間的友誼。我們和張青松老師,同學們之間,相處得特別融洽,感覺就像一下子回到了學校,感受到了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那種純真的情誼。

除此以外,當然還有刑事辯護的一些理念、技術,因為我們有一些刑事辯護的私密課程,導師會把自己這麼多年辦理案件長期積累下來的一些心得、技術、經驗跟我們分享。

我想更重要的是一些為人處事方面的體驗。

目前為止,我們面對面授課、活動五次,五次為期不短的接觸,我們和導師們一起學習、生活。到雲南、到深圳,到北京,還有到新疆。尤其是新疆,我們前後18天,期間,我們不僅交流刑事辯護的理念、技能,還從日常生活當中,從導師們的言行舉止當中,體會和體味到導師們之所以這麼優秀的原因。

我覺得一個人之所以在某一個領域能夠做成頂尖級的水平,一定是有原因的。這些原因不僅僅是法庭經驗的積累,更是日常生活中如何為人處事的一種累積。

我跟您講個故事,2017年9月抱住導師營組織了新疆之行。在導師營課程和遊學活動結束之後,我們和張青松老師繼續在新疆遊玩。我們10個人,兩輛車,繼續玩了一個多星期。有一天,我們開車來到一個小縣城。因為新疆地域遼闊,大家開了一天車、坐了一天車,玩了一天,都挺累的。我記得,我們到達酒店已經是傍晚,天快黑了,大家因為非常疲憊,都在房間裡休息了。過了一會兒,微信群裡說,張老師剛才出去轉了一圈,找了飯店,買了酒,今天是中秋節,師母給大家準備了月餅,過會大家一起過中秋。想想看,這是一種什麼感覺?就是,中秋節,大家都背井離鄉,一天下來都很累、不想動的時候,竟然出去給大家找好了飯店、買了酒和月餅,說一起過中秋節。這是一種什麼感覺?

這種為人處事的細膩、這種人情味,感受、體味很深。所以,2017年的中秋節,於我們而言,別有一番意味。

去年五四青年節前夕,我們無錫律協和共青團舉辦優秀青年律師表彰大會,我們無錫律協工作人員問我:蔡律師,您要上臺領獎,需要提供30個字以內的自我介紹。我當時想到了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姆斯的那句“法律,我們的情人”。我就把這句話改了一下:“如果說法律是我的情人,那刑事辯護就是我最愛的那一個”。

抱住:看得出來,你對人生,對生活、對律師的職業,都是很愛思考的,也是有雄心壯志的人,那你有沒有覺得江陰比較小,已經裝不下你了(笑)?

蔡炯:哈哈哈……沒有沒有。

蔡炯:如果說法律是我的情人,刑事辯護就是我最愛的那一個

特別申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抱住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佈後30日內與抱住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