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識丨「拜」和「揖」不是一回事

長知識丨“拜”和“揖”不是一回事

“拜”和“揖”不是一回事

有人說,《三國演義》插曲“這一拜,春風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映祭臺”是不準確的,因為在桃園三結義中,劉關張是跪不是拜。這就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因為古時候所謂的拜,其實就是跪。

《說文解字》曰:“跪,拜也。”也就是說,古人的跪,就是用來行拜禮的。要想知道跪與拜的關係,這裡不能不說到“坐”。

我們知道,古人都是席地而坐。坐與跪乍看起來一樣,其實有著本質的區別。所謂坐,就是兩膝著地,兩腳背朝下,臀部落在腳踵上。當然坐的姿勢也非常講究,“虛坐盡後,食坐盡前”。“盡後”就是儘量讓身體坐後一點,以示對他人的尊重和謙恭;“盡前”,就是儘量將身體往前挪,以免飲食汙染坐席而對人不敬。

跪就不同了。雖然也是兩膝著地,但要挺直身子,臀不能沾腳跟,以示莊重。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於是相如前進瓿,因跪請秦王。”這裡的跪就是跪拜之姿。

至於“揖”,只不過是拱手禮,它是不必下跪的。《史記·高祖本紀》:“酈生不拜,長揖。”《漢書·周勃傳》:“(天子)至中營,將軍亞夫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這說明揖和拜是有明顯區別的,拜比揖的禮節重,拜要下跪,而揖不必下跪,最常見的揖禮就是孔子畫像中的姿勢。

古人的拜是非常講究的,我們現在通常說的“三叩九拜”中的“九拜”,就是古人九種拜的禮節。這九種拜分別是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兇拜、奇拜、褒拜、肅拜。其中除了女性用的肅拜不跪外,其餘八種拜都要下跪。稽首是拜禮之中最隆重的一種禮儀,一般用在君臣之間。先跪下,再拜手,然後手至地,首亦至地。我們在今天的古裝影視劇中看到的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對皇帝所行之禮就是此禮。頓首是喪事之拜中最為重要的禮節。一般是先跪拜手,然後手至地,首也叩地。頓首與稽首不同之處在於,稽首頭至於地而不叩,頓首頭至於地而叩。

當然最常用的跪拜禮就是“空首”禮,這種禮下跪後兩手拱合,俯頭至手與心平,因為頭不至地而至手,故稱為“空首”,也叫“拜手”,簡稱“拜”。有時為了表示更加尊重,要行兩次空首禮,稱“再拜”。《儀禮·大射禮》:“公降一等,小臣正辭。賓升再拜稽首,公答再拜。”這裡的“公答再拜”,就是指答拜兩次空首禮。所以,“再拜”,不僅是兩次跪拜禮的泛稱,也是兩次空首禮的特稱。

由此看出,拜和揖不但輕重不同,用的場合也大相徑庭。“拜”禮多用於下級對上級,如臣下對君王;而“揖”禮多用於平輩之間,有時也用在與陌生人打交道時。

長知識丨“拜”和“揖”不是一回事

“作揖”是件很講究的事兒

作揖即抱拳拱手,抱拳為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拱手則抱拳在胸前微微晃動,不能過烈過高。施於平輩,這叫“吉拜”,如果右手抱左手,則為“喪拜”。

據《周禮》記載,作揖有土揖、時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時揖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稍向上舉,特揖是一個個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級分別作揖,旁三揖是對眾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還有長揖,即拱手高舉,自上而下行禮。

根據《周禮·秋官·司儀》的詮釋,“土揖庶姓,時揖異姓,天揖同姓。”

作揖有時也能表示倨傲,比如《漢書》中“酈生不拜,長揖”,表示酈生對劉邦很不服氣。

古代婦女行禮方式與男子有很大區別,唐宋時期民間白話小說有相關記載,婦女相見行禮,往往是口稱“萬福”。這種禮節要求兩手鬆松抱拳重疊(右手覆左手)在胸前右下側上下移動,同時略作鞠躬的姿勢。這種禮在京津地區,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依然保存,在年節、祝壽等莊重場合使用。

清代學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說,古代女子也行作揖禮,即“左手在內,右手在外,是謂尚右手。女拜如是,女之吉拜如是,喪拜反是。”但是,根據唐宋以後白話小說,並不支持此種說法。以宋代小說《錯斬崔寧》為例,男女相見,男方“深深作揖”,女方則“還了萬福”。這說明,當時男女已各行其禮。

清代滿族男子向人請安時,所行禮叫“打千兒”,即左膝前屈,右腿後彎,上體稍向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種介於作揖、下跪之間的禮節,《紅樓夢》第八回中買辦錢華就向寶玉“打千兒”,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一些滿族僱工向東家請安,依然行此禮。

滿族婦女的行禮方式與男子也不相同,是雙手扶在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很多人認為京劇《四郎探母》中,鐵鏡公主所行之禮即為此禮。

中華禮儀源遠流長,在繼承傳統文化時,應慎重行事,不能憑空臆造。

◎本文原載於《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劉紹義),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