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陽明有多不靠譜你知道嗎?三件事保證你跪服

少年王陽明有多不靠譜你知道嗎?三件事保證你跪服

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中對王陽明給予了高度評價,80後作家呂崢直接就寫了一本書就叫《明朝一哥王陽明》。

今天我們嘮嘮王陽明有多麼的不靠譜。

童年王陽明:說話都不靠譜

王家是世家,據說祖上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王陽明的爺爺叫王倫,王陽明本名叫王守仁,守仁這名字就是他爺爺起的。他爺爺王倫是個讀書人,有著魏晉名士的作派,喜好讀書。

家裡也有點錢,在浙江餘姚那塊那是個大戶人家。趕巧了,讀書人的家庭孩子也爭氣,王倫的兒子,也就是王陽明的父親王華又考中了狀元,到北京做官去了。所以,這老王家在當地也算得上是名門望族。

少年王陽明有多不靠譜你知道嗎?三件事保證你跪服

可是家中也有不幸事,孫子王陽明5歲的時候還不會說話。一天,有一道士從他家門口經過,摸了摸王陽明的腦袋,說了句“好個孩兒,可惜道破”。他爺爺就從《論語》裡找了一段話“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從中選了兩個字“守仁”給他起了個名來破這個不吉利。

他爺爺的意思說這個“好孩兒”我得想辦法守住,守住了仁就守住了道,“道破了”把仁守住就等於守住了道,就叫他“王守仁”吧!可說來更不靠譜的是,自打叫起“王守仁”這名字來,誒!王陽明突然就會說話了。

少年王陽明有多不靠譜你知道嗎?三件事保證你跪服

少年王陽明:咱吹牛能不能低調點?

1481年,王陽明父親王華考上了狀元,去京城做官了。

王華做了狀元之後當了個五品官,其實官位並不大。但是帶著“江南第一才子”的名稱,王華就到詹事府做公務員了。幹什麼工作呢?其實就是皇家的家庭老師,專門負責給太子講聖書的。

雖說這官不大,但養活一家人還是沒問題的,王陽明就跟著父親到了京城。父親給他找了個私塾,讓他接著念四書五經。

少年王陽明有多不靠譜你知道嗎?三件事保證你跪服

有一天閒來無事,他父親就想帶著他出去玩玩。去哪兒呢?到居庸關外看看吧,南方人哪見過草原啊,這個比較稀罕。

過了居庸關,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啊!他父親就跟他講:“當年永樂大帝朱棣五次征戰蒙古,英勇神武差點把蒙古給滅了。只可惜啊!現在啊……不提啦……”王陽明看著王華傷感的樣子吹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牛。

旅遊回來沒幾天,他鄭重其事地走到父親跟前:“我已經決定了!給我幾萬人馬,我願出關為國靖難,討平韃靼!這是我的奏章,你不是經常見皇帝嗎?改天給皇帝看看!”

15歲的王陽明就這麼不靠譜,吹牛直接用奏摺,他敢吹,他爸敢信嗎?

他爸也是無語了——“別鬧了孩子,這可不是玩抖音呢!”

少年王陽明有多不靠譜你知道嗎?三件事保證你跪服

王陽明:洞房花燭夜,騷年打坐歸

父親是當朝狀元,王陽明自然就是“官二代”了,再加上家境殷實,也是一個標準的“富二代”。

自從上次吹牛的事被父親嚴厲呵斥以後,王陽明老實了一陣子。但是不久,他跟他父親說:“我的理想是要當個聖人!”

他父親也是沒辦法,說:“好好好!你先當個男人再說吧!”,於是他父親就把他送回了老家,給他安排了一門婚事。那年,王陽明17歲。

姑娘是江西布政使司參議諸養和的閨女,說來兩家還是表親,王陽明管諸養和叫舅舅,姑娘比王陽明小,自然就是他表妹了。

諸養和這個布政使司參議是個四品官,曾經帶著女兒到北京去找過王陽明的父親,在王家住過,王陽明和表妹也認識。

少年王陽明有多不靠譜你知道嗎?三件事保證你跪服

王陽明就帶了聘禮從浙江餘姚跑到了江西南昌去接親。諸養和也是有頭有臉的人,打算讓新女婿在這住個一年裝載的再回餘姚。

王陽明在南昌城成親那天,諸養和的各路朋友、官員、親戚都到了。親戚朋友吹捧的吹捧,勸酒的勸酒,一會兒把王陽明喝得暈暈忽忽的。

勸酒的一波又一波,王陽明實在頂不住了,就從酒席上逃了出來。

在南昌城逛著逛著就走到了一個名叫“鐵柱宮”的道觀,跟道觀裡一個得道的老道士一聊挺開心,就聊high了。

少年王陽明有多不靠譜你知道嗎?三件事保證你跪服

老道士說:“你打過坐嗎?”

王陽明說:“沒打過!”

老道士說:“奇妙無比啊,要不試試!”

王陽明說:“試試就試試!”

老道士也奇怪,稀裡糊塗把打坐的精要口訣也都教給他了。王陽明這一打坐,入道了。

這一坐坐到了夜過三更。

老丈人諸養和帶一幫家丁四處打聽,終於找到了道觀,把新女婿王陽明滴溜回去了。

少年王陽明有多不靠譜你知道嗎?三件事保證你跪服

這就是聖人王陽明同志頗富傳奇色彩的“洞房花燭夜,騷年打坐歸”的故事,你說這騷年靠譜不靠譜?

做個“剩人”比較容易,做個聖人真難啊!你得做多少不靠譜的事才能入道成聖呢?對不,王陽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