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GPU Turbo,華爲這是要做手機中的英偉達呀!

說起華為的GPU Turbo功能已經發布有段時間了,但其實關於這項技術,華為官方我們並不能查到相關的詳細技術說明,對外呢,華為的餘承東也只是稱其為“很嚇人的技術”,所以關於這項技術,我們只能知道它的名字,關於它到底有哪些能力,我們也只能知道一個大概,那就是,它可以提高手機的遊戲性能,難道事情就真的這麼簡單嗎?

有人說,GPU Turbo就像是PC顯卡中的驅動程序,喜歡玩PC單機遊戲的都知道,通過更新顯卡驅動,可以提高顯卡的遊戲性能,但是GPU Turbo有著的驅動的表,卻跟驅動的裡不同,因為GPU Turbo是一種單獨的技術,其與系統的更新是相互區分的,要說GPU Turbo的厲害之處,或許就在於其可擴展性。

關於GPU Turbo,華為這是要做手機中的英偉達呀!

目前GPU Turbo的最大應用可能就在遊戲了,所以很容易讓我們以為這就是華為特意開發的一款“驅動”,但是並非如此,遊戲只是一個開始,既然叫做GPU Turbo,那自然就是與圖形處理有關的技術,所以未來的AR、VR等應用,都可以利用上GT技術,目前一些手機中的相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AR能力,但還顯得很粗糙,通過利用GT技術進行AR、VR應用的開發,則會讓開發更加低成本和高效。

所以GT技術更像是一個開發者文檔,通過與GT技術進行適配,就可以讓自己的遊戲、自己的應用運行起來更加流暢,這對於開發者來說何樂而不為呢?如果沒有GT技術,那麼對於像遊戲這樣的應用,則更多的是要依賴更高端的SOC芯片,那麼那些中低端的手機怎麼辦呢?畢竟像遊戲和未來的AR、VR應用,使用者主要是年輕人,隨著高端手機的價格逐年上漲,勢必中低端手機將會逐漸成為年輕人的首選。

關於GPU Turbo,華為這是要做手機中的英偉達呀!

所以華為這是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繼續提高海思麒麟處理器中GPU的性能,另一方面通過GPU Turbo技術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通過這種軟硬結合的方式,成為手機中的“顯卡”霸主,就像電腦界的英偉達。其實去年華為就推出了一個耀星計劃,通過投入10億元,來扶持相關的開發者,讓更多的開發者加入華為的陣營,早在2016年,就有30多萬的開發者加入了華為的開發者聯盟,並從中獲利約28億元。

這次GPU Turbo如此低調,似乎就印證了網絡流傳的那句:悶頭賺大錢。對於開發者來說,GT技術或許會是他們的搖錢樹,利用GT技術,開發者可以開發出更出色的APP應用,同時這些應用也支撐了華為的內容生態建設,彼此之間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讓開發者有錢賺,華為則獲得了一個生態。

關於GPU Turbo,華為這是要做手機中的英偉達呀!

得生態者得天下,當年諾基亞之所以如此的昌盛,不就是因為其海量豐富的生態應用嗎?當年的英特爾為什麼要與微軟組成WINTel聯盟,不也是為了形成X86生態嗎?那麼大家對於華為的未來有什麼看法嗎?

關於GPU Turbo,華為這是要做手機中的英偉達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