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磁器口「麻花一條街」:陳麻花 傻傻分不清 引起商標權紛爭

知識產權服務平臺

7月2日下午,重慶兩江新區法院知識產權法庭,一起“確認不侵害商標權糾紛”案在此開庭。該案的原告是重慶磁器口“麻花一條街”的諸多商戶,如陳建平麻花、陳守林麻花等,被告為前不久通過微博等發佈商標維權公告的“陳昌銀”麻花。商戶們認為,自己名叫“陳建平陳麻花”“陳守林陳麻花”並未侵害陳昌銀的商標權。

事實上,關於“陳麻花”的商標之爭已經持續多年。這場官司此前已休庭多次,7月2日當天,法庭沒有當庭宣判。

重慶磁器口“麻花一條街”:陳麻花 傻傻分不清 引起商標權紛爭

“陳昌銀”:我們註冊商標了

重慶市沙坪壩區磁器口古鎮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古鎮的名特產之一就是麻花,其中“陳麻花”尤其出名。但隨之而來的商標、字號之爭一直沒有停止。

遊客想購買正宗的“陳麻花”,但10餘家店的招牌都與“陳麻花”有關,不少人都覺得“有點懵”。

據粗略統計,僅在磁器口古鎮正街,就有“陳昌銀麻花”“陳建平麻花”“古鎮陳麻花”“老街陳麻花”等10餘家麻花店,而每家的單價差距並不大。因此,不僅外地遊客,就是重慶本地市民也常常抱怨,招牌雷同讓人難以區分。

重慶磁器口“麻花一條街”:陳麻花 傻傻分不清 引起商標權紛爭

據瞭解,“陳昌銀”在2007年將自己的“磁器口陳麻花經營部”註銷,成立了“重慶市磁器口陳麻花食品有限公司”。該公司成了重慶第一家麻花公司。陳麻花公司的總經理楊學武曾表示,該公司在近期又成功註冊了“磁器口陳麻花”和“陳麻花”商標。截至目前,公司共擁有30類、35類、40類的“陳昌銀”“磁器口陳麻花”“古鎮陳麻花”“陳麻花”等,共計168個註冊商標。

商標註冊成功後,“陳昌銀”麻花開始大面積維權。今年5月17日,該公司的官方微博發佈了一則公告,宣佈對一切侵犯其商標的行為將採取法律手段追究責任。同時,部分商超也在開始下架其他打著“陳麻花”字樣的品牌商品。

重慶磁器口“麻花一條街”:陳麻花 傻傻分不清 引起商標權紛爭

“商標維權耗費了我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從2009年起到現在,光是打官司就已經花費了上百萬元。”楊學武稱,為了“陳麻花”這塊招牌,公司這幾年已經打了9起官司,有勝有敗。“如今,經過公司的申請註冊,‘陳麻花’特指‘陳昌銀麻花’,陳昌銀的‘陳麻花’之名是受到了法律的認可,維權也在情理之中。”

麻花商:我們名譽受損了

“陳昌銀”麻花註冊商標後開始的大面積維權舉措,引起磁器口其他麻花商的不滿。因此,這些麻花商戶們集體狀告“陳昌銀”麻花,案件經過重慶兩江新區知識產權法庭的兩次庭審,仍未槌落定音。

據一位麻花商介紹,前不久“陳昌銀”麻花通過微博、公眾號及發函,向超市及電商平臺稱,其餘“陳麻花”侵害了自己的商標權,但發函後並沒有到法院起訴。“他不告我們,卻給我們造成了銷量下滑、名譽受損等,那麼我們就去告他,要求‘確認不侵害商標權’”。

據瞭解,“確認不侵害商標權”也是麻花商們與“陳昌銀”麻花對簿公堂的案由。一位資深法官表示,這類案件比較少見。從專業角度講,“確認不侵害商標權”又被稱為知識產權不侵權確認之訴,要求法院確認實體法律關係。用在本案中,就是麻花商戶要確認自己並沒有侵害“陳昌銀”麻花的知識產權,需要法院給予裁決。

從開庭的雙方答辯要點來看,判定“不侵權”的主要焦點有兩個:一是“陳麻花”是否為商品的通用名稱;二是麻花商戶們是否在“陳昌銀陳麻花”申請為註冊商標之前,實際使用了“陳麻花”這一商標。

麻花商戶們認為,“陳麻花”就是一個通用名稱,是姓氏加食品名稱的通用稱謂;“陳昌銀”麻花一方則認為,“陳麻花”並非通用名稱,而是特指陳昌銀麻花,其餘的陳麻花都是對陳昌銀的仿冒。何況自己已成功註冊商標,就更應該享有特指的權利。

“此類商標是遭到‘陳昌銀’及其代理人的搶注,且並非以實際使用為目的,意圖就是獨佔所有商戶共有的資源,並以商標專用權為手段,打擊同業者。”有麻花商戶稱。

“這次‘不侵害商標權’的訴訟是磁器口麻花商戶們的集體行為。”一位麻花商說,“我們其他麻花商戶都希望大家能攜手,走地理標誌商標之路,將‘磁器口麻花’做大做強。”

商標、字號是一種無形資產,同類產品中“老字號”的競爭力尤為凸顯。從事品牌營銷策劃多年的魏偉告訴記者,近些年來,關於商標之爭的案例層出不窮,為獲得商標,不少企業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這說明一個能得到認同的商標可以給企業帶來巨大收益,使其在競爭中佔據主動。就“陳麻花”商標之爭事件來看,他們爭的是消費者對“陳麻花”招牌的認同感和多年來形成的知名度。

至於是否成立“確認不侵權”,記者查閱了商標法。其中規定,“商標註冊人申請商標註冊前,他人已經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先於商標註冊人使用與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的,註冊商標專用權人無權禁止該使用人在原使用範圍內繼續使用該商標,但可以要求其附加適當區別標識。”而原告商戶是否先於商標註冊人使用,還需法院予以認定。

在磁器口管委會一位不願具名的工作人員看來,此次“陳麻花”商標之爭或許會給“磁器口麻花”帶來發展契機。他告訴記者,以前,麻花企業或個體商戶,為搶佔市場,存在惡性競爭的情況,使“磁器口麻花”品牌價值提升的進程十分緩慢。“此次商標之爭從某種程度上來看,說明商戶們認識到了字號、品牌的重要性。不論結果如何,‘磁器口麻花’很可能迎來整合發展的機遇。”

那麼,能否將磁器口所有的“陳麻花”擰成一塊抱團發展?磁器口管委會產業與市場營銷處負責人在“陳昌銀”麻花成功註冊商標前曾表示,10餘家麻花商家都是合法存在的,政府職能部門不會干涉其如何發展。但如出現惡性競爭情況,將按法律相關規定予以干涉和制止。“我們只能為‘陳麻花’的發展提供好的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