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貸網:P2P備案大限恐延期 網貸「標荒」現象嚴重

據網貸專項整治小組要求,2018年6月完成轄區內主要P2P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時至今日,各家平臺已經在備案工作中竭盡全力,然而,網貸平臺驗收合格並備案的實際操作還是遇到不少棘手問題,恐難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備案工作可能延長期限。

截止目前,還沒有任何官方信息顯示,全國範圍內有備案成功的案例。有平臺就表示,大額存量業務是其備案成功的阻礙。此前紅嶺周世平坦言,平臺備案的唯一障礙就是原有的大額存量資產不合規,如何處置這些存量資產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網貸平臺難逃優勝劣汰的競爭局面,備案雖有可能延期,但最終還是會確認結果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備案工作還未落實,網貸行業又出現“標荒”現象,鬧得投資人資金站崗問題嚴重,紛紛抱怨平臺為何無標可投。

其實,網貸行業“標荒”現象已經不是首次發生,今年可能略為嚴重。互貸網研究院發現,在網貸之家發佈的《P2P網貸行業2018年2月月報》中顯示,2月網貸成交量為1690.04億元,環比1月下降18.83%,創近一年月成交量新低。

成交量大幅下降,並不是大量投資資金的退出,而是投資人無標可投,資金站崗嚴重。

近期這一“標荒”現象的出現,究其原因,我們不難將其與備案合規整治掛鉤。面對嚴格的備案條件,大多平臺為了整改處置不合規業務,對超限額、現金貸等影響合規的資產標的也更加謹慎。在備案工作的關鍵時期,平臺資產業務審核更加嚴格,防止出現影響備案進程的事故。

針對現階段“標荒”,互貸網研究院認為,投資人應稍安勿躁,理性分析各種原因,合理安排個人投資理財。而網貸平臺嚴審資產,控制標的金額不僅是對投資人資金安全的負責,也是為了平臺更加平穩度過關鍵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