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鄉土藍田|五十年前我是一個兵

武文|鄉土藍田|五十年前我是一個兵

五十年前我是一個兵

圖文|武文

人生有許多東西可以輕而易舉地忘掉,但五十年前我當兵的生活,永遠珍藏。


武文|鄉土藍田|五十年前我是一個兵

入伍的黑白相,後修復彩色

1968年初,我在藍田縣城脫下了滿是蝨子的農民衣服,穿上了一身綠裝,從事了三年的軍旅生涯。

第一頓飯,香噴噴的白饃,我連吃了6個;第一次洗澡,不小心滑了一跤,高個子摔得好重。

我們的任務是守護寶成鐵路的橋樑和洞子。山區有好多三線建設的廠子,因而敵情很複雜,曾多次發生敵特破壞活動。當時還是動亂年月,為了防止槍支被派別哄搶,我帶領全班手持棍棒站崗。

部隊的戰友情十分濃厚。吃罷晚飯後,三三兩兩,要麼上山坡給豬拔草,要麼去河邊走走,相互談心。有時候不注意,你的床單就被人洗了;早上醒來了,有人把洗臉水打好了;這我昨天晚上沒被叫起上哨,又是他人替我了;如果有病了,會有人把〝病號飯〞端到了床前。

不幾個月,每連抽一人參加汽車培訓,這是太令人興奮的事。結果大夫說我有痔瘡,那就回可愛的連隊。我在車站聯糸,坐上了油罐車,答應在車站停一分鐘。快進站時,我便提著揹包走到最下邊一個臺梯上,結果可能被扳道叉拌了下去,呻呤中被一個農民發現,把我背送到了連部。要不然可能被過往的車輛壓死,又是晚上。這是我人生第二次大難。

一年後,換防到了蘭州市。我被調到了全連有名的〝老大難〞四班任班長。這是首長對我的信任和期望。趁著部隊開展的〝小評論〞活動,我發動戰友們討論: 〝難道落後帽子就在我們手中傳遞下去嗎〞、〝我們比別人差了什麼〞等。同時,我一一與戰友談心,做一人一事工作。結果,士氣上去了,軍事訓練成績也上去了,終於被評為〞四好班〞,轟動全連!

接著,我又去江蘇海門縣接兵,去甘肅天祝煤礦〝支左〞。海門縣海拔很低,地面幾尺下就是水,交通、貨運一半是靠水路。令人尷尬的是解手。一個長長的木箱體,上邊十幾個圓洞洞,冬天又冰,我們都不習慣。一次下鄉中,我在一個三角路口解大便,那半圓型的草棚不是背向小路而是正向,對面來了一位婦女,趕緊提褲子轉身以防誤會。

三年中,我先後參加了師、團通訊報道學習班,寫了13篇文章,僅有《楊保堂捨己救人》一篇被《人民軍隊》刋登。不過,還挺榮耀的,文章被列為了連史!

1969年,建國二十大慶,我們參加團班長培訓班的一百多人,受命參加蘭州市二十大慶國徽方隊。半個月的緊張訓練,每天正步走,兩腿痠痛。那天,我們緊握五六式衝鋒槍,雄糾糾、氣昴昴,走得特別整齊有勁,展示瞭解放軍風彩。

快要復員了,首長們最關心的是老兵穩定。我盡心做好班組的傳幫帶,其中化解了一位青海戰土幾年來未被評上一次〝五好士兵〞而產生的危險,受到了連指導員的肯定。

武文|鄉土藍田|五十年前我是一個兵

《復員證照片》

人生有時候是機遇。就在我們快復員時,長慶油田被發現列為重要資源項目,經國務院、中央軍81號文件批准,從蘭州軍區轉業3萬名軍人支援油田。當我們摘下〝一顆紅星、兩面紅旗〞時,當團、營、連的首長們送上火車時,我們依依不捨,首長和大家一起哭著。

再見,溫暖的家!

長慶,我們來啦!

2018/08/01於濮陽

武文|鄉土藍田|五十年前我是一個兵

鄉土藍田特邀作者;武文【原名:武印堂】1949年生,1968年入伍,1971年轉業油田,初中半途,後當兵扛槍,轉業油田。曾就讀於藍田縣北關中學1964年初六七丙班 。 故鄉 :輞川鎮山底村山上隊 , 退休現住河南省濮陽市。愛好寫文章,被各類報刊、電臺、電視臺刋用數百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