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說說「紅學」中的一筆糊塗帳「1」

站在這個講臺上,非常緊張。一是剛才主持人諸多的過譽之詞使得我不知道她介紹的是誰,又是在週末,大家被她把期望值調了起來,我深怕大家會失望,所以很緊張。第二個,今天上午和貴校的王校長——我們是同行的朋友,在聊天的時候他告訴我,非常機緣巧合,“風則江大講堂”在三年前的十月十八號開講,第一講是他講的,三年過來,第九十九講是我講的。這麼一個重要而有標誌性的日子,這麼一次演講,就增加了我的緊張度。

當然這裡面還有一個最根本的原因——我選的題目很大程度上帶一種冒險的性質。大家都知道,“紅學”最好不要輕易涉足,“紅學”是一個比較可怕的地方。據說當年錢鍾書先生——公認的學貫中西的大家,他自己說有兩個領域不願涉足——當然他是謙虛了——一個是“佛學”,佛學浩如煙海;一個就是“紅學”。他沒有說為什麼,我想跟“紅學”的複雜是有關係的。 “紅學”裡派系林立,是非之多在學術圈子是有名的。還有一點,現在我要講的是一筆糊塗帳,這本身更要冒一點兒險,不免要得罪一些人,希望在座的各位對我保持高度的同情,把今天我可能得罪人的事兒守口如瓶,我這裡拜託了!

說說“紅學”的一筆糊塗帳,我做的PPT的下角有一個老先生抬頭看著“月如鉤”的天空。為什麼我找了這麼一幅畫呢?這是豐子愷的畫。選它有深意存焉。是什麼深意呢?我現在不說,給大家留個懸念。

陳洪:說說“紅學”中的一筆糊塗帳「1」

一、從劉心武說起

我們從劉心武說起。為什麼要從劉心武說起?實際上,從劉心武說起,很大程度上就等於從《百家講壇》說起。如果說要在近五年或者近十年中國人的文化生活中選出三件或者五件熱點事件,我想《百家講壇》肯定名列榜中。

前不久出了一件事情,也屬於文化新聞,由“文化”變成了“武化”,這和《百家講壇》是直接有關的,各位一定都知道。是什麼事情?就是《百家講壇》“學術明星”閻崇年先生在簽名售書的時候,被一個冒充粉絲的人打了一耳光,造成了很大的社會影響。當然,我們說“紅學”,扯不到他那兒去,為什麼要說這個事情呢?就說明《百家講壇》在中國人現在的文化生活裡實在佔有了一個相當重要的地位,也有相當重要的影響。聽說于丹也曾經到貴校來演講,也曾經站在這裡,我想這也是同一個系列的問題。

當年《百家講壇》初辦的時候,都是請誰去講呢?請楊振寧、葉嘉瑩等去講。後來辦不下去了,收視率在中央電視臺連續幾次降到倒數三名內,被亮黃牌,欄目面臨被取消。但是後來《百家講壇》一下子翻身躥紅了,從誰那兒開始?從劉心武。從劉心武的“紅樓夢評論”,一下子《百家講壇》就火了,終於成了中國當下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文化現象。這個文化現象不是我們今天說的重點,但是是一個背景。這個背景我先提出來,大家有點兒印象。隨著我演講的問題的展開,大家可以進行一種思考。

劉心武講《紅樓夢》大紅大紫,這個說法已經是三四年前的事情了。現在選這麼一個題目——“從劉心武說起”,是不是有點明日黃花、過時了呢?三年前我給天津市高校的一個網上人文講堂講過這個題目。當時我做過一個統計,覺得有很多人在關心劉心武。那麼,事情又過了將近兩年,是不是大學生已經不知道劉心武這件事情了呢?所以來之前我就上百度網檢索了一下,出乎我的意料:檢索“劉心武”這一條,0.001秒——這是慣例了——79.3萬個網頁有“劉心武”這個名字;“劉心武 紅樓夢”六個字,36.1萬個網頁,也就是說這個熱度還是相當可以的。

當年,劉心武在《百家講壇》推出了“說紅樓”,之後《百家講壇》立刻成為一個收視率非常高的欄目,但是很快也在紅學界引起了爭論。當時很多紅學家在各種刊物上發表文章來批評劉心武;可是網友們,其中很多是大學生朋友,力挺劉心武,當時辯論得很厲害。中央電視臺也曾由於壓力過大,一度把劉心武的節目給停了。停了若干期之後,一看,支持的聲浪一浪高過一浪,於是又重新開始。這也是很曲折的一個事情。

“擁劉者左袒”,呵呵。當時有什麼理由讓網友支持劉心武呢?三個理由:第一點,趣味性。劉心武講得很好聽。原來的學者講《紅樓夢》——別說講《紅樓夢》了,講任何一個學術題目都很容易把大家講得昏昏欲睡。劉心武一下子讓欄目火了,既然市場評價很好,我們有什麼理由反對他呢?第二點,“草根性”。擁劉者說你們不要把學術變成小圈子的事情,難道只有你有話語權嗎?為什麼劉心武他就沒有話語權呢?劉心武自己也講:“你們為什麼不讓我講話?”這也是很有說服力的。第三點,創新性。“紅學”搞了那麼多年了,說來說去就那麼幾句話,而他的觀點前無古人。政府不是正提倡建設一個“創新型社會”嗎,這很好嘛!

這是事情的來龍去脈。那麼留下的問題是什麼?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留下的問題是:劉心武對於《紅樓夢》的解讀完全不同於五十年以來所有紅學家進行的研究。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再深一步,提到“草根性”問題。過去認為很神聖的學術殿堂,究竟是照過去一樣陽春白雪地辦下去,還是在大眾媒體日益發達的今天應該有一種新的路數呢?再往下說一層,就和大家有關係了,這個話題對於青年學子來說,是不是涉及到如何看待知識、看待學術的問題?這個問題很小,但可以扯得很大,這就是為什麼今天我冒險選了一個“糊塗帳”的話題。

陳洪:說說“紅學”中的一筆糊塗帳「1」

二、劉心武發明了什麼

由於時間長了,在座的多數朋友可能不太記得劉心武發明了什麼東西,我們先介紹劉心武有什麼創新。介紹劉心武之前,我先介紹一下我參與的一項調查,關於《紅樓夢》的調查。兩年前,我們在北方一些高校的大學生中進行過一項調查。這個調查分了好多個子課題,主要就是調查大家對於傳統民族文化的瞭解情況。其中關於《紅樓夢》的課題,總的標題就是:“你對《紅樓》知多少?”

有四個數據我覺得很有意思。第一個,知道《紅樓夢》而且喜歡《紅樓夢》所講說的故事的人,在被調查者中佔49.1%,青年人對《紅樓夢》還是有一些興趣的。第二個數據,坐下來通讀過《紅樓夢》原書的人佔5.7%,很多人可能翻過,但不一定讀得很全,從電視劇、電影裡知道的更多一些。第三個數據,知道劉心武點評、研究《紅樓夢》而且很火這件事情的,佔46.9%。第四個數據,知道劉心武的具體觀點同時對這件事有自己的看法的,佔3.2%。也就是說,《紅樓夢》作為一個話題,還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但是大家術業有專攻,不一定有很多時間瞭解得很具體。

所以在講劉心武的觀點之前,我把我所認識的《紅樓夢》的價值問題先給大家非常簡單地說一下。《紅樓夢》這本書對於今天一般的讀者來說,它有什麼價值?首先,《紅樓夢》在中國傳統民族文化、在中國古代文學當中都是一本集大成的書。這個“集大成”是三個意義上的“集大成”:

第一個意義,它出現在整個中國古典文化發展到了乾嘉時代這個階段。中國傳統文化到了這個時代,本身就是一個集大成的階段。以文學方面而論,無論是詩詞曲還是散文、小說,到這個時候,前面都經過一個很長的發展階段,這個時候的作家有可能吸收和借鑑前面兩千多年人們智慧的結晶。而創作《紅樓夢》,曹雪芹就恰逢其時。在這個意義上說,《紅樓夢》裡所包括的既是中國古典文學優秀傳統的很多方面,也是傳統文化的一個集大成。所以,讀了這本書,可以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很多東西。這就是曹雪芹——他是一個博學的富有天才的人——在這個時代他合乎時代脈搏做的這件事情。

第二個意義,從中國古代小說來說,《紅樓夢》肯定是頂峰之作。在《紅樓夢》之前,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水滸傳》,都不脫當初由話本轉來的痕跡。到了《紅樓夢》,它把小說藝術的方方面面發展到了最高峰。

第三點意義,從社會科學的角度,《紅樓夢》帶有百科全書的性質。當然這個“百科全書”不能說是無所不包,但是它把封建時代的很多東西用具體生動的形象表現出來了,包含著那個時代的很多文化知識,也包含著很多智慧,所以這部書在今天還是非常有價值的一本讀物,對於提高大家的修養也是很重要的一本讀物。

可是《紅樓夢》又有一個特點,就是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可以作多種解讀,作品越豐富、越偉大,解讀的可能性就越多。《紅樓夢》就是這種情況,所以解讀起來可能性非常多。為什麼成為專門的“紅學”?就是由《紅樓夢》的這個特殊性質決定的。

(一)創立“秦學”

前面說的是背景。現在我們就說說劉心武具體發明了什麼。我講的是“‘紅學’的一筆糊塗帳”,假如劉心武在下面坐著,他肯定會不高興,他會說他的研究不是“紅學”。他給他的研究起了一個名字,叫做“秦學”。為什麼叫“秦學”?就是他從秦可卿這個人物入手,作出一個完全不同於前人的解讀。

(二)“秦學”的故事

那麼,“秦學”是什麼?劉心武從《紅樓夢》的字縫裡看進去,看到有許多隱而未彰的東西。作者藏在字縫裡,藏在紙的背面,沒有說出來,但是留下蛛絲馬跡被他看到了。他就像老吏斷案一樣,把各種蛛絲馬跡收集起來,經過剖析,組織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他認為這是《紅樓夢》的真故事。

陳洪:說說“紅學”中的一筆糊塗帳「1」

這故事是什麼呢?大家看過電視劇《雍正王朝》吧?《雍正王朝》這個故事的大部分時段,有一個人一直在影響著事情的進展,就是廢太子胤礽。這是康熙朝很有意思的一個事情,但也是中國封建王朝的一種普遍問題。什麼問題呢?就是儲君問題。康熙在位的時間太長了,61年,那麼,他的接班人處在一個接班的、候補的位置要幾十年。這個位置太難坐了。所以胤礽做太子,兩度被廢,廢掉了又扶起來,又被廢掉了。也就是說,康熙朝中後期政治鬥爭的核心就圍繞著胤礽。

那麼,胤礽跟《紅樓夢》有什麼關係呢?劉心武看到了,說《紅樓夢》實際寫的就是胤礽被廢這場政治鬥爭。大家說:“沒看到呀,林妹妹和寶哥哥好像沒什麼搞政治的味道。”這是因為我們的眼不夠亮。劉心武先生說了這件事情的關鍵在於秦可卿。他認為秦可卿就是胤礽的女兒,胤礽在第二次被廢的時候,就像趙氏託孤一樣,讓人把還在襁褓之中的秦可卿偷運出王府,送到了賈府。而賈府的人想到這個太子上次被廢又復起了,這次被廢說不定還會復起,就在這裡押上一寶,就像現在股市跌到最低的時候我們趕快入市,思維方式是一樣的。這不是我講的,當然也不是劉心武講的,但是他的意思就是這樣,說這是政治下注的好時機,所以賈府就收下了這個孤兒。

收下孤兒之後,沒想到這次太子一廢廢到底了,所以秦可卿在賈府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身份。一方面,成為寧府的孫媳婦兒,另一方面,她的身世一直是個謎,大家都搞不清楚。小說說她是從育嬰堂裡抱出來的孤兒。劉心武說哪有這種事情?一個來歷不明的人在這麼一個公侯之家會這麼得寵、成為嫡孫的媳婦,於情理上不合。所以她一定另有來歷,這個來歷就是趙氏孤兒式的託孤。

賈府裡接受託孤的人表現出了非常男子漢的氣派,第一是擔當,即使後來胤礽一蹶不振,他們仍然待她非常好,有一種報恩的心理,擔著血海一樣的干係保護她,同時又對她非常好。以後可能日久生情,又有了其他方面的感情上的糾葛,那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後來小說裡榮府的元春入宮做了妃子。按照劉心武的分析,說這個人不好,她為了邀寵,為了討雍正皇帝的好,把她們家的大秘密出賣了,說“家裡藏了一個欽犯,就是你二哥的孩子在我們家”。雍正半信半疑就開始調查,賈府就有人得到了這個信息,告訴了秦可卿,說“你現在很危險,你自己了斷吧”,所以秦可卿就自殺了,這個事情就成了永久的謎案。

就這一個看起來卿卿我我花前月下的《紅樓夢》裡,隱藏著一個這麼腥風血雨的隱秘的宮廷鬥爭的內幕。這是我們這些遲鈍的人沒發現的,現在劉心武先生髮現了,所以他很自負。第一,是一個創新;第二,形成一個體系。從《紅樓夢》創作的經過、作者的身世到最後文本的解讀,整個一套全新的看法,而且他認為他是自圓其說的。這就是劉心武先生當時在《百家講壇》演講的主要內容。他講了有不到三十講,肯定比我說得豐富得多,如果我都複述的話,那大家直接去聽他的就可以了。核心就是這麼一個東西。現在的問題是他怎麼論證的——他的論證也很豐富,有很多證據。我只能舉例來說。

陳洪:說說“紅學”中的一筆糊塗帳「1」

(三)論證:月亮的故事

我舉個例子,一個例子就是“月亮的故事”,所以我一開始講“糊塗帳”時,那張PPT圖片裡有一個人在望月,靜夜思,看著月亮有無限的遐想。劉心武證明《紅樓夢》就是影射著胤礽太子被廢的政治事件,一個根本性的論據就是說《紅樓夢》裡很多地方寫到了月亮。寫到月亮能說明什麼呢?他說因為在傳統文化里君主的象徵是太陽,太子、儲君的象徵就是月亮。寫了這麼多月亮,可見寫的是和太子有關。

當然,後來就有學者質疑了,說你得拿出證據來,你有什麼證據說古人都是用月亮比喻太子呢?比如寫月亮最多的就是李白了,“床前明月光”,總不能說他想起太子了吧。想起太子的恩澤?不太可能。東坡的《水調歌頭》好像和太子也沒有關係。“你說有關係沒關係,你舉出例子來,只要舉得稍微多一點,我們就相信你!”劉心武好像也舉不出來,有點想當然。

但是他也有些具體的證據,他的一本書《紅樓望月》就是從“月亮”意象解讀《紅樓夢》的。其中有一條證據,是他翻了很多書,翻出的這麼一條證據。這證據是說廢太子很有文采,有一次康熙皇帝南巡,太子接駕——當時還不是廢太子,是太子——並擬了一副對聯,康熙皇帝御筆書寫賜給了太子。這個對聯是“樓中飲興因明月,江上詩情為晚霞”。

為什麼這個就和《紅樓夢》有關呢?他認為《紅樓夢》裡有一副對聯,裡邊也寫到了月亮和霞,可見是隱指上述太子的對聯。《紅樓夢》裡的對聯在哪裡?林黛玉在初入賈府的時候,處處小心,打量環境,看到大堂上掛著一副對聯是“座上珠璣昭日月,堂前黼黻煥煙霞”。他說林黛玉進賈府印象最深的這幅聯,上聯就有一個“月”字,下聯有個“霞”字,巧了,太子當年作的這個聯也是上聯有個“月”、下聯有個“霞”,可見曹是為了懷念太子而寫了這個聯。這個邏輯繞了很多圈,實際上其中有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先說“樓中飲興因明月”,這個聯確實有,也確實是康熙寫給太子的,沒錯。但是這個聯不是太子所作,是兩句唐詩。康熙把兩句唐詩寫完賜給了太子,並不是太子自己作過這麼一副對聯。

第二個問題,即使是太子自己作的,裡面說了明月,也不能證明明月本身象徵太子,這中間好像沒有邏輯聯繫。

第三個問題是最根本的——難道因為《紅樓夢》的對聯裡有了個“月”和“霞”,那麼所有“月”和“霞”的聯都和它有關係嗎?古人作詩、作對子有很多類書,有點像我們今天的考試指導手冊之類,日對月、雨對風、大陸對長空……這種東西很多,“月”和“霞”相對也是此類一個很普通的小技巧而已。在歷史上想找出月和霞相對的對子,大概可以找出很多來,不能因為《紅樓夢》裡有一副對聯,前面有“月”字、後面有“霞”字,就說是懷念太子,這種邏輯好像太牽強了。

這是一個例子。

他很多例子都是這樣。你要說他沒有證據,他也有證據:確實有過一副對聯和太子有關係,這對聯裡有個“月”字、有個“霞”字,《紅樓夢》裡恰好也有一副對聯裡有個“月”字、有個“霞”字;接下去是推論了——可見這副對聯就是影射那副對聯,可見用了這副對聯就是懷念和那副對聯有關的太子,可見月亮就和太子有關。這是多重的邏輯,可是每一重邏輯都頂多是或然,沒有一個是充分的理由。多重或然之後幾率還有多少,不用我來說。

陳洪:說說“紅學”中的一筆糊塗帳「1」

(四)論證:藥方的故事

再舉一個例子,也是很關鍵的:怎麼能夠證明秦可卿是因為宮廷裡的事情被逼自殺的呢?劉心武從《紅樓夢》的字縫裡也讀出了一個理由來,什麼理由?《紅樓夢》裡寫秦可卿病重了,後來給她請了一個太醫開了一個藥方子。這個藥方吃下去之後,沒說怎麼樣,下一回裡秦可卿就死了。他說藥方是關鍵。

是什麼藥方呢?這藥方很簡單,五味中藥,各位如果對中醫藥有研究的話,就會看出來這個藥方是最普通的藥方——人參、白朮、雲苓、熟地、當歸。我本人對中醫藥略知一二,中醫裡最一般的補藥叫“四君子湯”,“四君子湯”就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雲苓”就是雲南出的茯苓,這是四個最常用的補藥。再加上四味,其中就有熟地、當歸,叫“八珍湯”,再加上兩味叫“十全大補湯”、“十全大補丸”,這是中藥裡最一般的。不要一看這藥方子就覺得曹雪芹在中醫藥方面如何,我覺得他可能不如我,但是我們倆沒切磋過。

這個藥方子很一般,就是“減味八珍湯”。因為秦可卿身體比較弱,曹雪芹要寫個方子,就寫了個最一般的方子,很一般的事情。但是可能我們大家都偏於愚鈍,沒有看出這裡邊潛藏的東西來。劉心武在他的演講裡說這個藥方子不能這麼讀,讀成五味中藥就錯了,應該從中間切一刀,是前面五個字和後面五個字,前面是“人參白朮雲”,後邊是“苓熟地當歸”。怎麼解釋呢?前面是“人云”,就是有人來說的意思。後面是“苓歸”,就是命令你回姥姥家去吧。回哪兒?就是自殺!“人云苓歸”(人云令歸)——有人帶來了信息,信息裡怎麼說的?命令你了斷!秦可卿的組織紀律很強,一看,就了結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我不是專門挑出他這一類的例子,這基本上代表了他的思路和風格。我也不加什麼進一步的分析,我相信以文理學院學生的素質、智商,這一看就很清楚其中的是非曲直了。(2008年11月根據錄音整理,待續)

陳洪:說說“紅學”中的一筆糊塗帳「1」

陳洪:說說“紅學”中的一筆糊塗帳「1」

作者簡介:陳洪,南開大學“南開講席教授”,原南開大學常務副校長;現任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南開大學跨文化交流研究院院長;兼任教育部中文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教育部學科發展與專業設置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天津市文聯主席;另任加拿大里賈納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多校兼職教授;擔任《文學遺產》、《天津社會科學》等報刊編委,《文學與文化》雜誌主編。主要研究範圍包括中華傳統文化、中國古典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古代小說理論、明清小說、文學與宗教等諸多方面,著作主要有《結緣:文學與宗教》、《中國小說理論史》、《金聖嘆傳》、《六大名著導讀》、《佛教與中國古典文學》、《李贄》、《漫說水滸》、《畫龍點睛》、《淺俗之下的厚重》、《滄海蠡得》、《中國古代小說藝術論發微》、《雪鴻閒輯》、《周易中的人生智慧》、《四大奇書話題》、《中國小說通史》、《中國文學史》、《中國古典文論讀本》、《大學語文》、《諸子百家精編》、《古典詩詞名句鑑賞》等。學術論文主要有《從“林下”進入文本深處——的互文解讀》、《〈紅樓夢〉因果框架簡析》、《論〈紅樓夢〉瘋僧跛道的文化意蘊》 、《〈紅樓夢〉脂批“囫圇語”說的理論意義》 、《與》《〈西遊記〉與全真之緣》、《從孫悟空的名號看 “全真化”環節》、《宗教文字與〈西遊記〉的版本演變》、《牛魔王佛門淵源考論》等數十篇。曾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寶鋼獎、國務院授銜專家等榮譽,入選首批“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論著獲國家及天津市社科成果獎多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