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是围城,测测你和方鸿渐有多像?

《围城》作为钱钟书先生的一部不朽的人生巨作,在一发表便被誉为新的《儒林外史》,以旧中国中上层的知识分子的不堪生活合经历做为描写对象,用以幽默犀利ji的手法来对其社会以及人物阶层进行讽刺,这本重要的文学作品在2000年被拍成了影视作品,由陈道明,吕丽萍等主演进行了二次创作,但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成书,都离不开那句精髓:“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围城》中的方鸿渐是该作品重要的人物,之所以着重强调他,也是因为他的性格,他的思想格局以及人生结局是大多数人的 一个生活写实,怒其不争,却也哀其不幸。

生活处处是围城,测测你和方鸿渐有多像?

方鸿渐家境一般,但也算个书香体面人家,才华不出众,有一肚子用不到的大杂学,但不庸俗甚至相处起来还有点有趣,相貌在书中虽没有明说但能惹得几个女子为其倾心说明还算得上一表人才。但就是这样一个家境不低,相貌不丑,品味不俗,性格不坏的男青年却没有大志和上进,出国留洋的几年浑浑噩噩地连个大学文凭都没有拿下来;没有气概和胆识,在去三闾大学的途中所遇到的困难一件都帮不上忙,只会跟着瞎起哄;没有责任和果敢,面对几段感情都不敢直接面对,反倒逃避懦弱,惹得一身骚;没有格局和气魄,没有顺利拿到毕业证的他最后买了个假文凭回国,欺骗大众也欺骗自己,厌恶世俗却只能随波逐流,心怀理想却只知自怨自艾。他是善良真诚的,却也是懦弱无能的,他的人生是“精彩”的也是悲惨的,他的身上折射着社会上部分人的影子。

生活处处是围城,测测你和方鸿渐有多像?

方鸿渐的感情是一座“围城”,在四个女人之间纠结徘徊但始终没有得偿所愿。一是在回国的船上和鲍小姐之间的鱼水之欢,鲍小姐是一位行为放荡开放不知羞耻但又极具东方女性独特魅力的女人,方鸿渐那时候心里虽怪鲍小姐行为不检,但却也觉得兴奋,耳鬓厮磨地与她在船上渡过了一段沉沦且将被世人所诟病的“婚外情”,船开到岸此情也随着鲍小姐未婚夫的到来戛然而止。二是在回国后与苏文纨,苏文纨的家世,长相,学历均不逊于方鸿渐,且此人尖酸刻薄,高傲无比,但是他喜欢方鸿渐是真的,即使在同船的过程中目睹了关于方鸿渐与鲍小姐的一系列不堪事件。方鸿渐在得知苏文纨的心意后没有及时保持与她之间的距离,没有用最直接勇敢地去拒绝她,最后在唐晓芙的出现之下才下定决心用懦弱的方式写信给苏小姐表明无意。三是他爱上了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苏文纨在被方鸿渐拒绝后选择了报复方鸿渐,她将方鸿渐与鲍小姐的事告诉了唐晓芙,最后这段感情也无疾而终,方鸿渐对这份最纯真的感情的期待在一场大雨中被彻底浇灭。四是和他的妻子孙柔嘉,两人在三闾大学的路上同行所识,她俩在一起后的生活平淡如水,或许方鸿渐本就不喜欢她的这个妻子,只能说刚开始并不讨厌罢了,后来两人在一次又一次的争吵中越走越远,直至悲惨地结束这段并没有什么色彩的婚姻。方鸿渐的感情从开始的寂寞虚假到真心实意,从纯真破灭到最后的平淡无奇,从平淡无奇到结局的分崩离析,他在感情的围城里来来往往,疲惫压抑,却始终没有走出去。

生活处处是围城,测测你和方鸿渐有多像?

方鸿渐的事业是一座“围城”。他从国外求学归来时花前造了一张假文凭来敷衍父母大众,为自己挣得一张“洋学生”的脸皮,“仿佛学问不是学问,只有被别人知道的学问才是学问”,回国后他的“伪丈人”给他安排了银行工作,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与周家关系破裂也随之失去了他的第一个工作。随之在赵辛楣的介绍下接到了三闾大学的大学教授任职通知,后因各种相干或不相干的原因结束了他的教书生涯,第三份职业是在上海报馆,工资还抵不过孙柔嘉在她姑妈那挣多,被妻子瞧不起。这一切都与他自身的“无能”密不可分,他想要认真地做好自己的每一份工作,奈何他挣不脱世俗的枷锁和社会关系的复杂,现实是残酷的,他的一生都像一只懦弱的“寄生虫”,等着别人为他铺好路,等着别人为他解决好一切事情,就连对待感情他都拿不出一分一毫的坚毅和勇敢,但是他也好面子甚至有点自命清高,他永远想不出所有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所以只能在工作的“围城”中固步自封,在现实的打击中一步步将自己的人生激情一一熄灭,他走不出自己所封建起来的“围城”,也走不出那座渴望被认可支持的“围城”。

用赵辛楣的话来描述方鸿渐:“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