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運營」如何構建電商產品運營的認知體系?

「電商運營」如何構建電商產品運營的認知體系?

一、如何做好電商產品

首先我來解答一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如何做好電商產品。

電商是門檻最低的產品,為什麼這麼說呢,電商主要解決的是買賣的需求,日 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買賣的需求和行為,不論線上和線下。淘寶、京東、 亞馬遜……這些網站我們基本都用過。

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用戶。但是大致都知道電商產品會提供哪些服務,例如訂單、商品、物流等等。作為一個普通的消費者來說,電商產品、流程,我們也能說出個 123,因為自己熟悉啊,那所以說電商產品的門檻最低,那大家入門起來也比較容易點。

同時呢,電商也是複雜度最高的產品。你就算問一個工作時間超過十年的電商產品經理,他很大可能也不能跟你講清楚電商產品的一整套邏輯和框架。

1. 電商產品的特點

電商產品有“多模塊”,“多流程”, “多業務”三個特點。

多模塊,主要是指商品從倉庫到用戶手中要經過漫長的系統迴路。

將近一二十個子系統系統模塊,包括訂單商品採購,物流,還有倉儲這些,很多系統都在這個裡面。而要搞清楚這全部的各模塊呢,對於大部分電商產品經理來說是非常有難度的,很多人就只是對一方面比較精通。

多流程,是指除了正向流程外,還有很多逆向流程,例如退貨退款,還有發生的時間節點不一樣,處理邏輯也有區別。

比如說你剛下單就直接取消訂單,或者是倉庫快要發貨的時候你取消訂單,由於訂單流到了不同的地方,他的這個取消訂單的動作導致的相應的庫存的扣點邏輯,還有很多很多的動作,都會引發一系列的操作。這流程是非常複雜的。

多業務,是指不同行業不同品類的商品產品設計,都有一些區別,操作也不 一樣。比如淘寶上賣的這些商品的訂單流程,肯定和這個我們 O2O,一些外賣或者是水果生鮮、餐廳的訂單流程是不一樣的。不同業務的設計上也會有所區別。

大家可以想一下,除了電商,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有哪些產品的這個底層比這個更復雜?應該是找不出來更多的。

2. 電商產品和其它產品的區別

電商產品是需求量最大的產品經理類目,那電商產品到底和其它產品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我們要意識到電商是和實物是密切相關的。這個就決定了這個電商產品和其他的產品是有很多區別的。什麼樣的電商產品最有優勢呢,我覺得可以用京東最開始的廣告詞:多快好省,這四個字來概括。

電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於供應鏈,電商後臺大部分是解決供應鏈的信息化也 就是我們常說的 ERP。前端產品是面子後端產品是裡子。如果想要做好電商產 品,那必須有一個強大的後臺來做支撐。

對於電商產品來說,產品流程、業務邏輯永遠是比業務頁面的美觀度、交互方式更加重要。

做電商產品一定要崇尚實用至上,最重要的是成交。一切沒有成交量的這個動作都是沒有太大的意義的。

我們大部分的客訴呢,都是來自於後臺,例如很久不發貨,退貨審核太慢等等。例如這個按鈕做的不漂亮,這個路徑有點長,其實是很難引起客訴的。

所以我們在做電商後電商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注重流程邏輯,豐富我們這個後臺產品的功能來支撐業務的發展。

我看大家反饋的問題,有同學提到數據,那對於電商產品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數據呢,最關鍵的量化指標就是交易量和客單量。PV 瀏覽量什麼的都是次要的,這和其他的產品有很大的區別。

「電商運營」如何構建電商產品運營的認知體系?

3. 如何入門電商後臺產品的設計

第一點,在於日常的積累

前面我們說到過電商的門檻最低。基本上我們每天都會發生買賣行為,要習慣的思考日常的購物場景,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可能的話呢,經常用流程圖來總結一下。這個可以實際畫出來流程圖或者在自己腦海裡面去思考上下游的各個環節,總結一下自己購物的流程。

再者,學習供應鏈相關的書籍資料,這是非常重要的。

說物流、採購倉庫等,很多同學可能一臉懵逼完全不知道。那這些呢,其實都在供應鏈的這個教材裡面,說不定你還能夠用精益供應鏈的思維來改善你的產品。所以再強調一 遍,做後臺一定要學習供應鏈。

然後就是多看後臺,多研究後臺

我經常聽到一些朋友說不知道後臺頁面怎麼 設計。但是想一想這個門檻其實很低,你開個淘寶店,有贊店,這些都是你研究的第一手材料,而且他們的產品經過這麼多年的迭代,可以說在美觀和產品 邏輯上,已經比大多數的後臺產品要合理得多。

如果你現在不是做電商產品,那你可以嘗試一下自己設計一下某些業務的後臺產品。也可以對照著有贊店啊,淘寶店去總結相應的這個產品邏輯,自己嘗試設計一下。知識永遠是在實踐中獲得的。

4. 如何進階電商後臺產品

首先就是實戰。參與到後臺產品的設計中,在實踐中精進,對產品的思考,在迭代中做總結。

我們的思維,要完成從功能到模塊,從模塊到產品,從產品到產品線的認知躍深,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做產品一定不能侷限在某個模塊之中,這樣的話你會覺得你做的這個會越來越沒有意義,一定要搞清楚他對整個產品,整個產品線都有什麼作用,對用戶來說有什麼作用。一定不能為了做功能而去完成功能去做產品。

然後就是思辨。怎麼叫思辨呢,我們要自己做了之後要不斷的迭代。怎麼迭 代,就是與競品對比去思考它的流程優化與同行產品交流,取長補短,用戶交 流,看看他們到底去哪裡用著不爽,哪裡會有問題。

這些其實很多問題,你是一個人在那兒想是想不出來的,我們要分析不同用戶的需求。如果你認真做過相關的這個產品之後。你會發現商家和普通消費者的需求會有區別,而且不同的消費者,不同的商家,需求點是不一樣的。

二、“點線面體”認知產品

第二部分,我們來聊聊點線面體的思維方式提高產品認知。我們要跳出自己的思維圈層,不能被日常認知所束縛限制思維。

這是我畫的一張產品認知的一個躍升圖。

最開始的新手呢,他的這個產品的認知可能就在功能上面。等他慢慢接手的比較多,他會到模塊,最後到系統,然後是產品線,最後到整個各個不同的產品線合成一個產品體系,然後就從更頂層的這個去認知它的商業模式。這就是戰略,然後就是整個產業。

大部分產品都有個缺點,就是太自我,很容易圈在自己的空間裡。

例如,如果我做訂單的話,那我會覺得我的訂單非常重要,我很難看到這個訂單在整條供 應鏈體系,整條後臺產品線中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位置,怎樣設計訂單更有利 於這個供應鏈在倉庫裡面的這個操作。這個是大部分產品是很難思考到的。

如果我們對整條產品後臺有清晰認知的話,我們會站在更高的角度來思考功能和產品對整個體系的作用,這樣更有利於我們對產品設計的定位。

「電商運營」如何構建電商產品運營的認知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