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了500年玉環古老的延繩釣「復活」,釣帶又要重上市民餐桌了

7月31日,從舟山市沈家門漁港傳來喜訊,玉環市民主漁業專業合作社所屬浙玉漁11159帶魚單船延繩釣漁船該航次喜獲豐收,從7月24日至7月30日,捕獲“釣帶”80擔(一擔50公斤),產值20萬元!

延繩釣在浙江玉環獨有入選非遺

“延繩釣作業是一根幹線(也稱緄線)上間隔4米系一根支線,支線末端繫上魚鉤,在海上作業時,一般來回放平行兩排緄線,兩排緄線間距約0.5海里,緄線長度一共有14海里長的距離,緄線放完後開始起釣,然後循環往復進行作業。”說起延繩釣,合作社老總劉敏強如數家珍。

傳承了500年玉環古老的延繩釣“復活”,釣帶又要重上市民餐桌了

劉敏強手持“釣帶”

玉環延繩釣是海洋捕撈作業中一種古老的作業方式。據有關史書記載,明嘉靖年間由福建崇武漁民引入坎門,至今已有500年曆史。這一技藝主要分佈在坎門早年的釣艚岙、教場頭、車首頭、岙仔底、同安坑、花岩礁、裡岙、黃門等地。

其實,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延繩釣作業是玉環當地最重要的作業方式之一。

受木質漁船船齡老影響,2014年10月,玉環最後一艘母子釣漁船被拆解。

傳承了500年玉環古老的延繩釣“復活”,釣帶又要重上市民餐桌了

面對這一窘境,玉環市海洋與漁業部門積極引導當地漁民,發展新型的以“釣帶”、“釣鰻”為主要漁獲物的鋼質單船釣漁船。

2011年7月,玉環市民主漁業專業合作社組織漁民發展鋼質單船延繩釣,由台州船舶設計公司提供船型圖紙,溫嶺市松門一家船廠開始建造單船釣漁船,並於當年年底前後下水試釣。緄線、釣鉤、起緄機等漁具直接從韓國進口。

延繩釣作業漁獲物選擇性強,上鉤的均是大帶魚、大鰻魚,是典型的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作業方式,所以不受禁漁期的限制。此外,新型鋼質單船釣又能克服母子釣漁船船員人數多,勞動強度大,作業時小舢板抗風力差等致命的弱點。

傳承了500年玉環古老的延繩釣“復活”,釣帶又要重上市民餐桌了

玉環延繩釣可謂“願者上鉤”

但是單船延繩釣和母子釣作業還是有區別的,漁船下水後,他們進行了三個航次的試航試捕,由於單船釣漁船釣帶魚,完全處於磨合摸索階段,產量並不理想。技術上與韓國人相比,相差很大,加上單船釣的魚線價格昂貴,損耗巨大;釣鉤、魚線、籃筐、浮子等生產工具,都依賴進口等種種原因,單船釣漁船釣帶魚這種模式不得不叫停。之後嘗試單船釣漁船釣鰻魚獲得成功,經濟效益也不錯。

2011年底,玉環延繩釣捕撈技藝正式入選《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延繩釣捕撈技藝被列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的保護對象。

“釣帶”市場潛力巨大,前景看好

據瞭解,近年來,韓國的優質冷凍“釣帶”每公斤高達200元人民幣,大的“釣帶”(四指寬)每公斤500元人民幣。

這個時候,曾經經歷過當年單船釣漁船釣帶魚的漁民又動心了。合作社老總劉敏強與漁民重新謀劃,首先將緄線加粗,將延繩釣懸掛魚鉤的支線間距從2.6米拉長至4米,每筐的魚鉤從106個減少至85個,總的筐數從80筐增加至160筐,這樣一個直接的好處是起緄操作時時間充足,比較從容,避免起緄時手忙腳亂,魚線纏繞,而且總的魚鉤數量也增加了不少。

傳承了500年玉環古老的延繩釣“復活”,釣帶又要重上市民餐桌了

在此基礎上,一改老祖宗傳下來的釣帶魚餌料用帶魚段的傳統,改用日本進口的秋刀魚,按照這樣的設想,合作社下屬浙玉漁11159船率先大膽嘗試,員工也是當年的原班人馬,沒想到一舉成功,員工的操作熟練程度越來越嫻熟,效率大大提高。

除去路上往返以及躲避颱風的時間,從7月3日至30日,三個航次共作業15天,捕獲釣帶205擔,創產值58萬元,日均產值38667元。比起拖蝦漁船日均產值1萬多元,效益差不多翻了兩番!

同時,魚鉤、魚線、緄線等漁具的自行研發也喜獲成功,這樣一來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一時間士氣大振。

傳承了500年玉環古老的延繩釣“復活”,釣帶又要重上市民餐桌了

目前,玉環市共有鋼質單船釣漁船37艘,玉環市民主漁業專業合作社下屬有13艘,已經有6艘從釣鰻魚改為釣帶魚。當地燈塔漁業合作社擁有22艘鋼質單船釣釣鰻漁船,目前已有18艘跟進,改成釣帶作業。

劉敏強相信,只要產品品質好,高價照樣有人買!

“新型鋼質單船釣釣帶魚,只要在儲存保鮮上下足功夫,‘釣帶’價格的提升空間很大,經濟效益將非常可觀,目前我們所屬漁船靠泊沈家門漁港,批發價每公斤才50多元!”劉敏強說:“我們正在考慮與專業海上冷藏船合作,提高“釣帶”的鮮度。同時與當地的水產加工企業共同開發“釣帶”深加工,實現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將“釣帶”產業做大。”

眼下,劉敏強和他的團隊正忙著籌劃釣帶的品牌、保鮮、包裝和商標,爭取當地海洋與漁業部門的支持,竭力打響“中國東海帶魚之鄉”的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